从盐泽兼人说开去
先生过世已十五年,而我认识先生尚不满三年。先生于我不止是声优,也不止是偶像,而是那个令人向往的时代如飞鸟般远去的缩影。
认识先生之后,无可回避地要反复面对死这件事。听着他的声音,觉得似乎还在那里,就在那里;一面又意识到其实早已不在了,在我知道他的名字以前就永远离开了。再也没有新的动态,有的只是越来越少人知晓的落寞。
死是怎样一回事呢?先生去世时我才几岁,在先生活着的时候我还什么都不知道,对待生与死的个中差别是无从谈起的。然而这却改变了我长久以来的看法:关于人死后的思考。
我们以前常常笑那些艺术家,说死了以后才出名就算遗作再值钱又有什么用处?
照这个说法,仿佛人生一切的价值意义在死亡的那一瞬间就画上了句点。但实际并不是这样,他们留下的是足以抵抗时间、生死的作品;历久而弥新,任凭光阴流转都还是能准确地击中人的心脏,绝不会失色的事物。当后人因为接触到这样的作品而喜欢上了隔世的艺术家,这是怎样一种奇妙的机缘呢?
因此也就产生了这样的奢望,假如能够做出些什么,假如能够在死后还被人喜欢、不至忘却,这是多么难得的一件事!
在妈妈对我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传承家产的时候,我想的却是人不必非有后代,钱对死者有何意义?但是那些不可用钱来衡量的事物与名声却是重要的,没有作品遗世就好像没有活过。因为遗产或多或少任谁都有,只有作品真真实实地镌刻着你的烙印,是确实属于你的、包含着你存活过的独有的轨迹。死时若只有财产遗留于世,一个曾经活生生的人和一张遗嘱有什么分别呢?和没有活过又有什么分别呢?
不知道我妈是受了什么电视剧的影响才会喜欢说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平淡淡普通地度过一生就好。我心里回答:不,这不可以。
只有一次的生命,却用来过普通的生活。如果我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我就可以把普通看作是幸福。
但我知道!知道这个世界上有过好得令人梦寐以求的事情,有过创作者与自己喜欢的人合作完成作品的真实的梦境。当我发现这种事确实存在,而不是痴人说梦;便意识到如果不去追逐哪怕是剩下的幻影,人生的一切就只是灰白。活五十岁也好,八十岁也好,如果没有在追逐他的路上,就等同于原地踏步:而人生的分量不是以长短来衡量的。
那个时代,那个飞速远去的,令人神往的时代。存在着难能可贵的杰出创作者、演绎者,他们汇集到一起,合作完成了各种经典作品的那样一个时代。
今已没落。
就算粉丝一如既往的狂热,当红者在整个圈内如日中天,像当年那样的作品也已成绝响。再看不到那样的人共同合作,即使能聚起大致的同一批人也不再有能力做成当年那般,崇尚着这类作品的粉丝群体在众多年轻漫迷中俨然成为少数。因此深陷平庸的泥潭也是大势所趋,无可逆转,无可挽回。
毕竟无需讨论现在的“神作”与当年的神作有多大差距,而新生代要用多久才能仰望前辈早早达到的高度。这虽是脸大拉仇恨的话,也是不争的事实。
当时的创作者、演绎者还有我们未必知道名字的staff们所注重的方面是现在人鲜有注意的,而能够领略到这种制作方精心的安排的读者观众群体也和现在崇尚只要呆萌逗比软就可以嚎叫打滚的人们有所不同。想到这里,孤独感不禁油然而生。
如果你同人谈到一样你认为优秀之极的事物,而与你相差并不大的那人竟不明白到底优秀在哪里,当他寻找着他所追求的萌之要素与华丽表面终无所得继而将作品识作一片空白,这时你就深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
你无法用任何解释去说清这种在你看来显而易见的实力差距,这是在今天叫人听不懂也没必要说的话。只希求着眼前一时的人气红火,而对未来没有任何企图的人,追求不同自然结果不同。所以要说什么一生推不过过时便忘的粉丝,这并非粉丝的责任,作品本身没有好到能让人一生推的地步。
上美术作品鉴赏入门的老师说,他真好奇为什么以前的画家总是并没有学多少年数就很快成才,而现在的人却学很久也不开窍?
老师呀,和现在这些人一样的画家哪个时代没有呢?无非是过去是平庸的多数画家全部都消失在时间的洪流里啦!你连他们曾经存在的假设都没有想过,时间这把砍刀残酷至此。
因而对于能够从容地伫立在流水光阴里的作品、人与事心神向往。难以寻找到有共同见解之人的孤独也可欣然接受。透过地上飘散零落的片羽,想像那只时代的飞鸟曾是怎样的面貌,拾起他的羽毛,似还留有夕阳般的余温。
人不能决定自己出生在何时何地,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与自己钟爱的人和事相遇,经历、见识过那个时代固然好,岁月蹉跎、阴阳两隔才知晓自己活在曾有他的世界也并不晚。
那么,不论十五年过去,还是五十年过去,先生的粉丝不会对先生有一丝一毫的淡忘。聆听先生声音而受到的启发,向往那个时代而又落于那时代之末的做梦般的幸运与痛苦,也必如火种一般,不日燎原。
2015.5.10
先生过世已十五年,而我认识先生尚不满三年。先生于我不止是声优,也不止是偶像,而是那个令人向往的时代如飞鸟般远去的缩影。
认识先生之后,无可回避地要反复面对死这件事。听着他的声音,觉得似乎还在那里,就在那里;一面又意识到其实早已不在了,在我知道他的名字以前就永远离开了。再也没有新的动态,有的只是越来越少人知晓的落寞。
死是怎样一回事呢?先生去世时我才几岁,在先生活着的时候我还什么都不知道,对待生与死的个中差别是无从谈起的。然而这却改变了我长久以来的看法:关于人死后的思考。
我们以前常常笑那些艺术家,说死了以后才出名就算遗作再值钱又有什么用处?
照这个说法,仿佛人生一切的价值意义在死亡的那一瞬间就画上了句点。但实际并不是这样,他们留下的是足以抵抗时间、生死的作品;历久而弥新,任凭光阴流转都还是能准确地击中人的心脏,绝不会失色的事物。当后人因为接触到这样的作品而喜欢上了隔世的艺术家,这是怎样一种奇妙的机缘呢?
因此也就产生了这样的奢望,假如能够做出些什么,假如能够在死后还被人喜欢、不至忘却,这是多么难得的一件事!
在妈妈对我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传承家产的时候,我想的却是人不必非有后代,钱对死者有何意义?但是那些不可用钱来衡量的事物与名声却是重要的,没有作品遗世就好像没有活过。因为遗产或多或少任谁都有,只有作品真真实实地镌刻着你的烙印,是确实属于你的、包含着你存活过的独有的轨迹。死时若只有财产遗留于世,一个曾经活生生的人和一张遗嘱有什么分别呢?和没有活过又有什么分别呢?
不知道我妈是受了什么电视剧的影响才会喜欢说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平淡淡普通地度过一生就好。我心里回答:不,这不可以。
只有一次的生命,却用来过普通的生活。如果我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我就可以把普通看作是幸福。
但我知道!知道这个世界上有过好得令人梦寐以求的事情,有过创作者与自己喜欢的人合作完成作品的真实的梦境。当我发现这种事确实存在,而不是痴人说梦;便意识到如果不去追逐哪怕是剩下的幻影,人生的一切就只是灰白。活五十岁也好,八十岁也好,如果没有在追逐他的路上,就等同于原地踏步:而人生的分量不是以长短来衡量的。
那个时代,那个飞速远去的,令人神往的时代。存在着难能可贵的杰出创作者、演绎者,他们汇集到一起,合作完成了各种经典作品的那样一个时代。
今已没落。
就算粉丝一如既往的狂热,当红者在整个圈内如日中天,像当年那样的作品也已成绝响。再看不到那样的人共同合作,即使能聚起大致的同一批人也不再有能力做成当年那般,崇尚着这类作品的粉丝群体在众多年轻漫迷中俨然成为少数。因此深陷平庸的泥潭也是大势所趋,无可逆转,无可挽回。
毕竟无需讨论现在的“神作”与当年的神作有多大差距,而新生代要用多久才能仰望前辈早早达到的高度。这虽是脸大拉仇恨的话,也是不争的事实。
当时的创作者、演绎者还有我们未必知道名字的staff们所注重的方面是现在人鲜有注意的,而能够领略到这种制作方精心的安排的读者观众群体也和现在崇尚只要呆萌逗比软就可以嚎叫打滚的人们有所不同。想到这里,孤独感不禁油然而生。
如果你同人谈到一样你认为优秀之极的事物,而与你相差并不大的那人竟不明白到底优秀在哪里,当他寻找着他所追求的萌之要素与华丽表面终无所得继而将作品识作一片空白,这时你就深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
你无法用任何解释去说清这种在你看来显而易见的实力差距,这是在今天叫人听不懂也没必要说的话。只希求着眼前一时的人气红火,而对未来没有任何企图的人,追求不同自然结果不同。所以要说什么一生推不过过时便忘的粉丝,这并非粉丝的责任,作品本身没有好到能让人一生推的地步。
上美术作品鉴赏入门的老师说,他真好奇为什么以前的画家总是并没有学多少年数就很快成才,而现在的人却学很久也不开窍?
老师呀,和现在这些人一样的画家哪个时代没有呢?无非是过去是平庸的多数画家全部都消失在时间的洪流里啦!你连他们曾经存在的假设都没有想过,时间这把砍刀残酷至此。
因而对于能够从容地伫立在流水光阴里的作品、人与事心神向往。难以寻找到有共同见解之人的孤独也可欣然接受。透过地上飘散零落的片羽,想像那只时代的飞鸟曾是怎样的面貌,拾起他的羽毛,似还留有夕阳般的余温。
人不能决定自己出生在何时何地,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与自己钟爱的人和事相遇,经历、见识过那个时代固然好,岁月蹉跎、阴阳两隔才知晓自己活在曾有他的世界也并不晚。
那么,不论十五年过去,还是五十年过去,先生的粉丝不会对先生有一丝一毫的淡忘。聆听先生声音而受到的启发,向往那个时代而又落于那时代之末的做梦般的幸运与痛苦,也必如火种一般,不日燎原。
2015.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