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无尘居汉服社吧 关注:4贴子:169
〘褌〙 kūn 也做 巾军 (手机打不出本字)。有裆的短裤,原长度及膝,后有长至脚者。一般贴身穿著,外覆裳,裙。劳作之人亦单独穿著。
汉史游《急就篇》:“襜褕袷复褶袴褌。”唐彦师古注:“合裆谓之褌,最亲身者也。”
刘熙《释名·释衣服》:“褌,贯也。贯两脚上系腰中也。”
宋高承《事物纪原·褌》:“《宝录》曰:西戎以皮为之,夏后氏以来用绢,长至於膝;汉晋名犊鼻,北齐则与袴长短相似,而省犊鼻之名。”


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15-06-02 22:53
回复
    #汉服春秋●三宝#】自然三宝:阳光、空气、水。说话三宝:您好、请、谢谢。 处世三宝:谦虚、礼貌、赞叹。 修养三宝:安静、慈祥、沉稳。 家庭三宝:欢喜、幽默、体贴。 齐家三宝:和气、和乐、和平。 饮食三宝:均衡、节制、感恩。 健康三宝:步行、少欲、气和。遂溪三宝:红糖、红米、红彩头。


    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15-06-02 22:58
    回复
      #汉服春秋●咏和亲#】关月夜悬青冢镜,寒云秋薄汉宫罗;君王莫信和亲策,生得胡雏虏更多。--【唐●苏郁】


      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15-06-02 22:58
      回复
        #汉服春秋●华夏传承#】传承有两个基本要素缺一不可:一是血统,二是文化。于是,华夏汉族就同样有两个要素缺一不可:一是炎黄血统,二是认可华夏文化,认可炎黄先祖。血统为父系传承,华夏汉人以姓氏传承,血统相当稳定。即便历史上屡次受周边诸多胡族侵略抢劫,也不影响汉人血统的传承。


        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15-06-02 23:06
        回复
          #汉服春秋●古代民间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叫食时或蚤食;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叫晡时。由于照明困难,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所以早饭不能太早,晚饭不能太晚,每日两餐正是同这种生活习惯相适应的。时至今日北方农村在农闲季节仍然保持每日两餐的习惯。


          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15-06-02 23:07
          回复
            #汉服春秋●微博老祖#】苏轼被称“微博之祖” ,到哪儿都爱写上一段。据《东坡志林》所载,他随手记下来的几十个字,最多百十来字,都富有高情,潇洒无以名状。苏东坡游到哪写到哪。《游沙湖》:求医于庞安常,疾愈,同游沙湖,作歌“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随意惊艳 。


            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15-06-04 21:58
            回复
              #汉服春秋●宰相#】宰,在周朝掌管祭祀时宰杀牛羊,平时也兼厨子,是周天子的私人仆从。大秦一统,化家为国,宰成为管理天下之职,是为宰相。西汉初年,非列侯不得为宰相,这一职位一直被功臣集团把持。汉武帝改弦更张,儒生公孙弘以经术为宰相,此后此一职位渐渐为文士所把持。


              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15-06-04 21:59
              回复
                #汉服春秋●魏晋风度#】一般理解为当时的名士风度,实际上指的是在中国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人格精神与生活方式的统一体。包括哲学思辨/人格境界/文学创作/审美追求等方面。从时间上来说指的是魏晋时代到刘宋时代以士族、名士为主体的生命体验,她以竹林七贤中阮籍/嵇康和晋宋时期诗人陶渊明为代表人物


                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15-06-08 06:51
                回复
                  #汉服春秋●零录取率的考试#】西元747年,杜甫/高适等一大批当时杰出的士子参加唐玄宗为选拔人才而设的#制举考试#。当时担任主考官的是李林甫,他是当朝宰相,但却是个嫉贤妒能的小人,对于朝中百官才能和功业在自己之上或者官位要超过自己的人,一律铲除殆尽。结果参加制举考试的人,没有一个被录取


                  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15-06-09 21:33
                  回复
                    #汉服春秋●芒种#】当太阳到达黄经75°时为芒种。芒是指有芒作物成熟并收割;种是指谷黍作物播种。芒种前后,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阴雨/潮湿/闷热,导致物品发霉,此段时间称之为霉雨季节。由于天气炎热,蚊虫孳生,容易传染疾病,故五月又称百毒之月。芒种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来自Android客户端47楼2015-06-09 21:40
                    回复
                      #汉服春秋●墨家#】鼻祖:墨子。代表作:《墨子》,墨家在战国时代半分天下。墨家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但又主张非命,强调靠自身强力从事。


                      来自Android客户端48楼2015-06-09 21:41
                      回复
                        #汉服春秋●按指为契#】比四大发明更伟大的发现。战国时代,指纹识别就已应用于侦察破案;唐朝契约,法律就规定要加盖指纹--按指为契。没想到千年以后的1880年传到欧洲时,竟引起西方科学家的惊叹。当时,全世界都缺乏怎么认定身份的手段,没想到中国的指纹技术会如此简单、准确来区分出人与人的不同


                        来自Android客户端49楼2015-06-09 21:41
                        回复
                          #汉服春秋●大汉#】大,尊之之词。在蒙元之前的典籍就已有将汉称为大汉的记载了。比如: 汉朝●司马相如《封禅文》:“大汉之德,逢涌原泉。”汉朝●班固《封燕然山铭》:“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 ”


                          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15-06-09 21:46
                          回复
                            [图片]
                            #汉服春秋●神州文字史#】良渚发现5000年前文字,中国文字史前推1000多年。浙江良渚文化遗址考古有重大发现,在出土器物上发现大量刻画符号和部分原始文字,专家论证为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原始文字,这表明在5000年前,良渚先民就开始使用文字。这些刻画符号将中国的文字史向前推了1000多年。


                            来自Android客户端51楼2015-06-11 05:56
                            回复
                              #汉服春秋●铜臭#】东汉时,一名叫崔烈的人,用五百万钱买了个司徒官职。由于司徒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是掌握军政大权、辅助皇帝的最高长官,所以,人们虽对崔烈的丑行议论纷纷,但当着他的面谁也不敢谈及此事。一天崔烈问儿子崔钧:人们对我当上三公有何议论?崔钧据实相告:论者嫌其铜臭!


                              来自Android客户端55楼2015-06-19 06: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