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复馆授课传承儒家思想,开坛论道弘扬国学精神。 5月 24日,西府横渠书院复馆暨雍州国学馆开坛仪式在凤翔县城大观庙巷雍城传统文化传承会馆举行。北宋大儒张载二十七世孙张崇谦向参加仪式的 50余位嘉宾做了首堂国学讲座,这标志着创办距今 397年的西府横渠书院在闭馆 57年后正式复馆授课。
张载( 1020年— 1077年),字子厚,北宋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理学支脉关学的创始人,世称“横渠先生”。明万历四十六年( 1618年),凤翔知府沈自彰仰慕关学,见府地凤翔有张载祠、辖地眉县有张载墓,却没有张载后裔看护,颇为遗憾。几经打听,得知直隶滦州(今河北滦县)有一支张载后裔,遂经报请批准,迎接张载十四世孙张文运子孙共 6人来到凤翔,并由张文运于当年在横渠书院开坛讲学,省内外名宿大儒郑士范、贺瑞麟、牛蓝川、张果斋、张立斋、李穆轩等都曾在此授课。从 1618年创办至 1958年闭馆,西府横渠书院开馆长达 340年,与西安关中书院并称“陕西两大书院”。
复馆当天,记者在大观庙巷巷口看到,印有“恭贺西府横渠书院复馆暨雍州国学馆开坛”字样的拱门格外醒目,拱门旁的“西府横渠书院简介”引得许多路人驻足围观。雍城传统文化传承会馆内,树立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校训,悬挂着“学贵心悟守旧无功”的张载名言。上午 9时,张载二十七世孙张崇谦为先祖像上香敬拜,并根据自己数年来游学收获,向到场的 50余位嘉宾开讲第一堂课《国学概论》。陕西孔子学院、香港孔子学院、中华横渠宗亲会等国内 20余家学术单位均发来贺电,陕西师范大学马列主义学院教授、陕西孔子学会会长刘学智表示,如今,以国学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迎来发展良机,西府横渠书院复馆将推动国学文化在西府地区的传承和发展。据悉,西府横渠书院采取义务办学的形式,将开设蒙学诵经班、成人国粹班、精英特训班和女德班,并定期邀请省内外知名文化学者开坛授课。本报记者 祝嘉 张帆
张载( 1020年— 1077年),字子厚,北宋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理学支脉关学的创始人,世称“横渠先生”。明万历四十六年( 1618年),凤翔知府沈自彰仰慕关学,见府地凤翔有张载祠、辖地眉县有张载墓,却没有张载后裔看护,颇为遗憾。几经打听,得知直隶滦州(今河北滦县)有一支张载后裔,遂经报请批准,迎接张载十四世孙张文运子孙共 6人来到凤翔,并由张文运于当年在横渠书院开坛讲学,省内外名宿大儒郑士范、贺瑞麟、牛蓝川、张果斋、张立斋、李穆轩等都曾在此授课。从 1618年创办至 1958年闭馆,西府横渠书院开馆长达 340年,与西安关中书院并称“陕西两大书院”。
复馆当天,记者在大观庙巷巷口看到,印有“恭贺西府横渠书院复馆暨雍州国学馆开坛”字样的拱门格外醒目,拱门旁的“西府横渠书院简介”引得许多路人驻足围观。雍城传统文化传承会馆内,树立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校训,悬挂着“学贵心悟守旧无功”的张载名言。上午 9时,张载二十七世孙张崇谦为先祖像上香敬拜,并根据自己数年来游学收获,向到场的 50余位嘉宾开讲第一堂课《国学概论》。陕西孔子学院、香港孔子学院、中华横渠宗亲会等国内 20余家学术单位均发来贺电,陕西师范大学马列主义学院教授、陕西孔子学会会长刘学智表示,如今,以国学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迎来发展良机,西府横渠书院复馆将推动国学文化在西府地区的传承和发展。据悉,西府横渠书院采取义务办学的形式,将开设蒙学诵经班、成人国粹班、精英特训班和女德班,并定期邀请省内外知名文化学者开坛授课。本报记者 祝嘉 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