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人端着乞讨用的碗,哆哆嗦嗦地从口袋里掏出5元钱,放进募捐箱,念叨了一句:“为灾区人民……”这些天,南京各界人士纷纷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捐物,这其中,有多位平日在街头乞讨度日的老人们的爱心。
据南京市江宁区东新南路募捐点的工作人员回忆,15日中午12点,一名约60岁的老人来到了募捐点,他头发花白,穿一件打满补丁的蓝色衣服,衣服下摆已破烂,脚上穿一双破烂的凉鞋,手中还拿着一个讨饭碗。
“我们放了好多宣传牌,上面有灾区的一些图片。”老人端着碗,在宣传牌前止步,看了一会,哆哆嗦嗦地从口袋里掏出5元钱,放进募捐箱,念叨了一句,“为灾区人民……”工作人员愣住了,还没反应过来,老人已经离开,“他好像很累的样子,步履蹒跚,看着他的背影,我就想哭。”
本以为这就是捐款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谁料,下午3点,老人再一次出现,这次,他掏出了100元,塞进了募捐箱。“这次可把我们惊呆了!”工作人员赶紧拉住老人问情况,老人才解释,“我上午就想多捐一点,但钱太零碎了……”老人的普通话很不标准,费了很多口舌后,工作人员才明白,老人本想多捐一点钱,但身上全是讨来的一毛两毛还有一些硬币,不好意思拿出来,特地利用中午到银行将全部零钱兑换出一张一百元。老人一直唠叨说:“灾区的人比我更困难,他们的生命都受到威胁,不容易啊!”
无独有偶,在南京市鼓楼区山西路募捐点,记者目击了另一位捐款的乞讨老人。一位穿着破烂的老人,推着自己的轮椅,颤巍巍地来到募捐点,从脚下的小铁皮桶中扒出一大把零钱,一元的、五元的,一股脑儿塞到募捐箱中,又颤巍巍地推着轮椅走了……
乞讨老人捐完钱,又重回街头乞讨,可能仍会遇到异样的眼光,可能依然遭遇嫌弃,但这一刻,奉献爱心不分彼此,同胞有难,任何国人当义不容辞伸出援助之手。在这些乞讨老人站在那里,依然是一个大写的“人”。
据南京市江宁区东新南路募捐点的工作人员回忆,15日中午12点,一名约60岁的老人来到了募捐点,他头发花白,穿一件打满补丁的蓝色衣服,衣服下摆已破烂,脚上穿一双破烂的凉鞋,手中还拿着一个讨饭碗。
“我们放了好多宣传牌,上面有灾区的一些图片。”老人端着碗,在宣传牌前止步,看了一会,哆哆嗦嗦地从口袋里掏出5元钱,放进募捐箱,念叨了一句,“为灾区人民……”工作人员愣住了,还没反应过来,老人已经离开,“他好像很累的样子,步履蹒跚,看着他的背影,我就想哭。”
本以为这就是捐款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谁料,下午3点,老人再一次出现,这次,他掏出了100元,塞进了募捐箱。“这次可把我们惊呆了!”工作人员赶紧拉住老人问情况,老人才解释,“我上午就想多捐一点,但钱太零碎了……”老人的普通话很不标准,费了很多口舌后,工作人员才明白,老人本想多捐一点钱,但身上全是讨来的一毛两毛还有一些硬币,不好意思拿出来,特地利用中午到银行将全部零钱兑换出一张一百元。老人一直唠叨说:“灾区的人比我更困难,他们的生命都受到威胁,不容易啊!”
无独有偶,在南京市鼓楼区山西路募捐点,记者目击了另一位捐款的乞讨老人。一位穿着破烂的老人,推着自己的轮椅,颤巍巍地来到募捐点,从脚下的小铁皮桶中扒出一大把零钱,一元的、五元的,一股脑儿塞到募捐箱中,又颤巍巍地推着轮椅走了……
乞讨老人捐完钱,又重回街头乞讨,可能仍会遇到异样的眼光,可能依然遭遇嫌弃,但这一刻,奉献爱心不分彼此,同胞有难,任何国人当义不容辞伸出援助之手。在这些乞讨老人站在那里,依然是一个大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