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谷禅师,出家的法名「法会」,又号「云谷」。祖籍浙江省嘉善县胥山镇,俗姓怀,出生于公元一五00年(明孝宗弘治十三年)。幼年便看破红尘,立志出家。投在本乡大云寺一个老和尚座下,剃度为僧。起初他仅在寺中学习赶经忏、放焰口。
因此,他常这样想:「既然出了家,应该以了生死大事偏重,又何必为一日三餐赶什么经忏呢?」
所以,在十九岁这一年。便决心到各处去参访善知识。不久,他受了三坛大戒,听说天台宗有「小止观法门」这本书,他便努力精研,学习止观法门。
当时有一位法舟禅师,承袭了宋代大慧宗昊禅师的遗风,在本县的天宁寺闭关修行,他便去参访问道。法舟禅师说:「止观的要诀,不着于身心气息,内外都要放得下。而你所修行的方法。落于下乘,那里是祖师西来的脉意呢?学佛必定要以明心见性(开悟)为主。」
云谷禅师听了,感动得难以自持地请求指教,法舟禅师教他切实去参「念佛者是谁」?叫他当下发露「疑情」。他便依着指示,不分日夜地参究,连吃饭睡觉的时间也常常想不起来了。有一天正在吃饭,吃完了饭也不知自己已吃完,还按着空碗扒饭,因此手里的碗,忽然不小心摔到地上。
因地一声,猛然打破黑桶,彷佛大梦初醒一样。他再向法舟禅师请教他的境界,便得到法舟禅师的印证了!接着下来,他便读禅宗大书「宗镜录」。对「三界唯心」的真理已彻底地觉悟,自此以后,所有佛经与佛法真义,历代禅宗祖师的公案,都清楚得如同旧识。到此时,他便隐遁到佛教大丛林里,做一些「煮饭挑水」出劳力的仆役工作。来磨炼自己。
因此,他常这样想:「既然出了家,应该以了生死大事偏重,又何必为一日三餐赶什么经忏呢?」
所以,在十九岁这一年。便决心到各处去参访善知识。不久,他受了三坛大戒,听说天台宗有「小止观法门」这本书,他便努力精研,学习止观法门。
当时有一位法舟禅师,承袭了宋代大慧宗昊禅师的遗风,在本县的天宁寺闭关修行,他便去参访问道。法舟禅师说:「止观的要诀,不着于身心气息,内外都要放得下。而你所修行的方法。落于下乘,那里是祖师西来的脉意呢?学佛必定要以明心见性(开悟)为主。」
云谷禅师听了,感动得难以自持地请求指教,法舟禅师教他切实去参「念佛者是谁」?叫他当下发露「疑情」。他便依着指示,不分日夜地参究,连吃饭睡觉的时间也常常想不起来了。有一天正在吃饭,吃完了饭也不知自己已吃完,还按着空碗扒饭,因此手里的碗,忽然不小心摔到地上。
因地一声,猛然打破黑桶,彷佛大梦初醒一样。他再向法舟禅师请教他的境界,便得到法舟禅师的印证了!接着下来,他便读禅宗大书「宗镜录」。对「三界唯心」的真理已彻底地觉悟,自此以后,所有佛经与佛法真义,历代禅宗祖师的公案,都清楚得如同旧识。到此时,他便隐遁到佛教大丛林里,做一些「煮饭挑水」出劳力的仆役工作。来磨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