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国内外学者从基础和临床医学的观察研究结果发现,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而是引发三叉神经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②硬膜鞘,硬膜带或骨性压迫:此类压迫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其压迫的主要原因是因岩骨抬高,骨孔狭窄和岩上窦变异等原因而致三叉神经痛。
岩骨角的抬高多为先天性,一般右侧多于左侧,1937年Lee发现岩骨角可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并发现右侧明显高于左侧,半月节及后根受包裹它的硬膜鞘及岩上窦的压迫,在通过硬膜孔或翘起的岩骨脊处形成角扭曲,使后根受压引起三叉神经痛。
Malis(1976)描述前床突至岩骨尖有跨于三叉神经根上的纤维,岩骨上升时,可影响三叉神经根,但难以解释为何95%的病例第一支不受累。
Garder对13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和200个正常人的颅底测量,发现患者组中齿状突的位置,比同龄的对照组为高,颅底宽度亦比同龄对照组狭窄,检查了130例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两侧岩骨嵴高度,在岩骨嵴稍高的一侧,发病率高3倍。
学者们对神经受压者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发现三叉神经无论干,节或根部受压,在受压的局部神经纤维均发生脱髓鞘改变。
②硬膜鞘,硬膜带或骨性压迫:此类压迫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其压迫的主要原因是因岩骨抬高,骨孔狭窄和岩上窦变异等原因而致三叉神经痛。
岩骨角的抬高多为先天性,一般右侧多于左侧,1937年Lee发现岩骨角可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并发现右侧明显高于左侧,半月节及后根受包裹它的硬膜鞘及岩上窦的压迫,在通过硬膜孔或翘起的岩骨脊处形成角扭曲,使后根受压引起三叉神经痛。
Malis(1976)描述前床突至岩骨尖有跨于三叉神经根上的纤维,岩骨上升时,可影响三叉神经根,但难以解释为何95%的病例第一支不受累。
Garder对13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和200个正常人的颅底测量,发现患者组中齿状突的位置,比同龄的对照组为高,颅底宽度亦比同龄对照组狭窄,检查了130例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两侧岩骨嵴高度,在岩骨嵴稍高的一侧,发病率高3倍。
学者们对神经受压者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发现三叉神经无论干,节或根部受压,在受压的局部神经纤维均发生脱髓鞘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