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tminster的改良.
杂 事 表 过, 该 来 谈 正 事 了,Westminster最 早 应 该 在 1980 或1981 年 就 推 出 了, 因 为 1982 年 就拿到日本Stereo Sound大奖。早期的Westminster箱体没有现在那麼豪华漂亮,调整高音与低音补偿的方式还是以旋钮转动的,而且是木制旋钮。后来改为Westminster HE(Hard Edge硬 悬边),此时调整高音与低音补偿的方式已经改为跟现在一样的螺丝插入方式。过了不久,它的内部配线采用van den Hul线材。到了 2006 年庆祝Tannoy 80 周年纪念时,又推出了Westminster Royal SE。到底SE系列与HE有什麼不同呢?第一、内部连接低频分频网路的配线改为AcroLink 6N铜线,连接高频分频网路的配线则使用4N纯银线。第二、分音器改良了。有关Westminster的发展史,请读者阅读附录Tannoy原厂的回函。
.
二音路纯号角同轴喇叭.
话说回头,我们该来解释「二音路纯号角同轴喇叭」这个新鲜的名词了。表面上看,Westminster Royal SE这个15吋双同轴单体是一个高音单体藏在15吋低音单体中央位置,这与一般的同轴单体没多大差别。实际上完全不是这回事,请您仔细看双同轴单体的解剖附图。这个高音单体是个压缩式单体,在铝合金振膜前面有一个导波器,这个导波器看起来好像郁金香的花朵,所以称为Tulip Waveguide。Tannoy另有一种导波器类似胡椒瓶的形状,称为PepperPot WaveGuide(Westminster Royal SE采用这种)。导波器的作用顾名思义就是要让被振膜挤出来的空气很顺畅的流过号角的喉部。您看,说到号角了,请注意看装置导波器那个喉部,它的形状是不是号角型呢?光是那麼短的号角还不够,您再往前看,那整个15吋低音单体的锥盆形状是不是延续著高音号角的形状呢?现在您可以了解,这个藏在15吋低音单体中央位置的压缩高音单体其实是装上号角的,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号角高音」。
.
加上背载折叠式号角.
再来看这个15吋低音单体,它的锥盆是用纸抄成的,由於它同时承担著「高音号角」与「中、低音振膜」的任务,所以它的锥盆弧度、硬度、厚度、重量、内部阻尼特性等都必须特别讲究,不像一般低音单体振膜那麼简单。咦?总编不是说这是「纯号角」喇叭吗?既然是纯号角,这个低音单体怎麼没有常见的号角装在单体前面呢?这个15吋低音单体有装上号角,不过并不是装在单体前面,而是装在单体背面,那是背载折叠式号角(Rear Folded Horn)设计的箱体。
.
为什麼要将号角装在单体背面(也就是箱体里面)呢?原因很简单,Westminster Royal SE的频宽可以下沈到18Hz(-6dB),如果要让号角低音再生那麼低的频率,它的号角开口势必大得吓人,真这样做,Westminster Royal SE的外型肯定看起来像怪胎。如果将号角折叠起来藏在箱体内,这样它的外型看起来就会是正常典雅的漂亮喇叭,不是吗?
.
Westminster Royal SE就是这麼一对采用一支压缩式高音加上前号角,以及一支15吋锥盆中、低音加上背载折叠式号角的二音路喇叭。而且,这对二音路号角喇叭还设计成同轴式,即使到今天,都还没有第二家能做出这种同轴号角喇叭(Avantgarde Solo虽然也是同轴设计,但没有箱体,又采用主动式,这是完全不同的设计)。您说,这到底是老科技还是新科技?
.
老实说,许多人一直以为Tannoy的双同轴单体是落伍的老掉牙技术,连带也认为Tannoy的这类经典喇叭也是跟不上时代的设计,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归根究底,我认为Dual Concentric双同轴这个名词害了它。如果当初就注册为Dual Concentric Horn双同轴号角,这样就炫了。当然,Tannoy采用双同轴单体的型号并非都是背载折叠式号角设计,非背载折叠式号角设计者当然就不能称为「双同轴号角」喇叭了。其实,Westminster Royal SE的箱体并非只有背载折叠式号角那麼简单,它在箱体正面还设计了一个垂直号角造型,用以衔接低音单体振膜的号角形状,这种前面、箱体里面都有号角的设计,Tannoy称之为Compound Horn。对了,您知道背载折叠式号角的出口在哪里吗?就在左右二边的斜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