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吧 关注:25,217贴子:168,312
  • 15回复贴,共1

【转】梦与生活的牵连——林徽因和她的诗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江苏1楼2015-07-20 14:00回复
    在中国的现代的文化界中,有一位多少带一些“文艺复兴色彩”的伟大女性,她是载入史册的建筑家,而她业余偶尔为之,并不着力的文学创作,同样写就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富有创造性的重要一页。


    IP属地:江苏2楼2015-07-20 14:02
    回复
      现在,当我穿越近百年的光阴,穿越这些年人们对她的诸多戏说与赞美,翻开她的诗作,无意中与她老照片上明亮的双眸对视时,分明是强大而直接的美震慑了我。这美并非只来自貌,而是神,淡淡的色彩,深邃的微笑。我想,果然,诗若其人。


      IP属地:江苏3楼2015-07-20 14:03
      回复
        是的,在这里,我眼中的她只是一个脱去了光环、美丽而柔弱的诗人。一个把建筑、设计、小说、散文献给祖国与社会,而单把诗歌留给自己的诗人——林徽因。
        她的诗是独特的,她不喜欢别人称她为“新月派诗人”,她提笔写诗的时候,新月派也确实已经风流云散。她早期的作品的风格和文笔中,的确受到了挚友徐志摩的某种影响,但林徽因从来不屑于模仿,她的个人特色越来越明显。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5-07-20 14:04
        收起回复
          她的想象新奇,擅用比喻,诗歌体式多样,这自然是受到了外国诗歌流派的影响,正如她为数不多但自成一体的小说,如那首《一首桃花》:
          桃花,
          那一树的嫣红,
          像是春说的一句话:
          朵朵露凝的娇艳,
          是一些
          玲珑的字眼,
          一瓣瓣的光致,
          又是些柔的匀的吐息;
          ……


          IP属地:江苏7楼2015-07-20 14:13
          回复
            全篇用比喻,将桃花的色彩形态比作话语、字眼、吐息,使读它时感官和色彩上仿佛都受到了刺激,非常活泼而生动,具有很强的艺术美感。
            林徽因的诗歌吸收了东西方文化的诸多精髓,而语言上吸收了北京方言的平白如话。同时,她深爱戏剧、古典建筑、绘画,这些在知识体系和审美能力上支持了她的诗歌创作。而早年所处的半封建大家庭中扭曲的人际关系,长年的病痛,流离奔波,痛失亲人,又给了看似幸运优越的女诗人一些伤感忧郁的深沉气质,这是情感上对她的磨练。这一切,让她的诗更加丰富、神秘、隽永。
            至于建筑师身份对她创作的影响,自然更是潜移默化的。你读“是谁笑成这百层塔高耸,让不知名鸟雀来盘旋?是谁笑成这万千个风铃的转动,从每一层琉璃的檐边摇上云天?”(《深笑》),再看“那上七下八临街的矮楼,半藏着、半挺着,立在街头,瓦覆着它,窗开一条缝,夕阳染红它,如写下古远的梦”(《昆明即景》)——不难发现,这些矮楼、高塔、亭台、楼阁、古寺、栏杆,在女诗人眼中显然是太美妙而富于生命力的,她们成了她诗歌最独特的风景或者背景,她甚至创造了“建筑意”这样一个词语,来与“诗情”、“画意”对照。


            IP属地:江苏8楼2015-07-20 14:13
            回复
              更深层的意义上,她把建筑师的严谨理智、富于想象、擅长空间构建的特别也带入了诗作,所以她的诗,尽管意象是丰富多样的,结构却总是严谨明晰的。
              在邵燕祥的《林徽因的诗》当中,提到了她的诗《六点钟在下午》:
              用什么来点缀
              六点钟在下午?
              六点钟在下午
              点缀在你生命中,
              只有仿佛的灯光,
              褪败的夕阳,窗外
              一张落叶在旋转!
              用什么来陪伴
              六点钟在下午?
              六点钟在下午
              陪伴着你在暮色里闲坐,
              等光走了,影子变换,
              一支烟,为小雨点
              继续着,无所盼望!
              这首被评论界忘却的小诗,有着多么严谨的上下片对称!它是作者自创的两段体格律诗,它就好像林徽因一生中作为建筑家身份所设计的太多精妙的作品一样,匀称漂亮,而在语言上,却是典型的自由新诗。那几个简短的小句子,给我们创造的艺术效果,绝不逊于一篇工笔细绘的文章,这就是诗歌的张力,难以言说,却动人心扉。


              IP属地:江苏9楼2015-07-20 14:13
              回复
                而这个时候,新诗在中国,还那样年轻!
                “新月派”在中国新诗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将探索化为了实实在在在的艺术美感。茅盾在他的《徐志摩论》中说:“圆熟的外形,配着淡到几乎没有内容,而且这淡极了的内容也不外乎感伤的情绪,——青烟似的微哀,神秘的象征的依恋感喟追求”(或者简直没有什么追求);“然而这是一种‘体’,或一‘派’,是我们这错综动乱的社会内某一部人的生活和意识在文艺上的反映。不会徐志摩,做不出这首诗!”同样,我们可以说,不是那个时代,不是那个会画建筑图纸也会写诗,会说英文也爱背古诗的独一无二的林徽因,做不出这样的诗!


                IP属地:江苏10楼2015-07-20 14:14
                回复
                  而从创作心态和状态来看,林徽因的诗歌创作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是私人化的,大多她的诗作记录自己情绪的细微波澜、感情流线的起伏回旋,其中虽也避免不了特殊时代背景笼罩下她的心绪,但那些大多只是影子和零散的碎片罢了。她只是在养病的山间别墅中,在考察古建筑的乡村茅屋中,在家中居闲散时,偶尔提笔写诗,据说常常写成就顺手投入床前的小竹篓,保存下来的诗作,也之有遇到朋友索稿,才交付发表。但正是这样的私人性,让她的创作随意、自然,没有面对读者的压力和刻意,它们浑然天成。
                  譬如这首作于1936年的《八月的忧愁》:
                  黄水塘里游着白鸭,
                  高粱梗油青的刚高过头,
                  这跳动的心怎样安插,
                  田里一窄条路,八月里这忧愁?
                  天是昨夜雨洗过的,山岗
                  照着太阳又留一片影;
                  羊跟着放羊的转进村庄,
                  一大棵树荫下罩着井,又像是心!
                  从没有人说过八月什么话,
                  夏天过去了,也不到秋天。
                  但我望着田垄,土墙上的瓜,
                  仍不明白生活同梦怎样的连牵。
                  读这首诗,仿佛可以看见暂居乡间的女诗人,凝望着眼前的乡村景致那忧伤的双眸,那一刹那,主观隐秘的情感和现实意象碰撞交织,撞出了诗情的火花,然而又牵连着莫名的惘然——生活同梦,怎样的牵连?是诗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追忆罢。而这样的问句收尾,颇有古人意在言外、余韵无穷的风范。


                  IP属地:江苏11楼2015-07-20 14:14
                  回复
                    这不仅又让我们生出更多的联想了。是啊!怎样的牵连?当战火中写作这诗篇的时候,出身高贵的女诗人正遭受着病痛和失去亲人、颠沛流离生活的折磨,她和丈夫梁思成曾经靠变卖衣物维持生计,她虽然有叹,但那是哀而不伤的歌,事实上她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在建筑、艺术上的探索和努力,她柔弱的双肩是坚韧的,她美丽哀伤的诗作中,不是无病呻吟,更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它们是有硬骨有灵魂的——因为那些情感,都是生活的反射,是一个活泼而旺盛、纯真而自由的灵魂最自然的抒发!


                    IP属地:江苏12楼2015-07-20 14:14
                    回复
                      林徽因的梦和生活,事业和诗篇,命运与创作,有着太多牵连,而这些牵连或连着血肉,或虚妄飘渺,我在这里用一只拙笔,难以尽述,然而正是它们,共同赋予了属于林徽因其人其诗的美感。多少年过去了,她仍然是一个传奇,她的出身名门,她的学贯中西,她的敏锐,她女性的热情感性,科学家的冷静理性,她在诸多艺术门类上留下的痕迹,乃至她的爱情婚恋,她的成就,都被人们好奇的戏说传扬,那些故事里的徽因,在人们呼吸的水蒸气里冰冷、闪亮、自顾自的沉静。可她现实中的故事却是永远结束了,她那在文革中遭到破坏的墓碑默默无言,只留下她的后人们在这世上继续着他们家族的光荣书写。
                      照片里的徽因默默含笑,双眸清澈如明前茶,穿越了近百年的历史,继续注视着她深爱的这个博大有趣的世界。
                      也许,真正的林徽因,不老于诗中。


                      IP属地:江苏13楼2015-07-20 14:15
                      回复
                        作者的话:
                        过去,中国近代的女人,我独爱宋庆龄,爱她的卓绝、优雅和坚韧。对于林徽因,除了初见她照片的惊艳和看她生平的感叹,别无其它。至于她的诗,老实说,除了《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几乎都是昨晚才第一次读。然而,昨晚我更确实知道了她人生的坎坷,她支撑着瘦弱的身体一刻不停的进行着建筑考量、教学,她也曾穷困潦倒,避难在四川的乡间,病魔缠身,她的人生不只有美丽的传奇,反而更多的是坚持。
                        而她的文学创作只是副业,更多的时候,她在做着啦啦队,在一旁鼓舞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到这项事业——看她的故事,常常能读到她邀请素未谋面的青年作家来家中面谈的情景,刚开始我只是惊讶,后来渐渐发现,这个女人,仿佛比别人拥有更多的热力和精神,她对一切都感兴趣,她对许多人都怀着同情和友善,她对这个世界满怀希望和好奇,永远如孩童般纯净天真,测量古建筑、画画、写诗,她只是做着自己钟爱的事业,一不留神就都有了成就。
                        她不孤高,她爱微笑,她聪慧灵敏,她长得极美。她周身的气质和外貌是那样和谐优美,了解了她早年的背景和个性,我们不难知道她为什么如此,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她还是只有一个,无法复制,难以超越。
                        是她告诉我,一个伟大女性的美是无尽的。女人的所谓“成功”,比起男人,拥有更多诗意的可能,也将博得更多感动与折服。
                        大概以后,我会常常想起她。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楼2015-07-20 14:16
                        回复
                          林徽因算是诗以人传


                          IP属地:北京来自iPad15楼2015-07-21 02:17
                          回复
                            徽因的诗总是暖暖的,一句“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道出多少人的内心吖


                            16楼2015-08-07 09:2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