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异吧 关注:2,480,239贴子:32,279,843

【图文】搜罗中国的鬼神精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5-08-09 12:59回复
    这个贴是科普贴,想看所谓真实故事的咱吧有不少。可以查到图的我都会尽量上图,有故事我会尽量上故事。楼主随查随更,不定时更新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8-09 13:02
    收起回复
      前排


      IP属地:重庆3楼2015-08-09 13:03
      收起回复
        好热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8-09 13:12
        收起回复
          阿紫,狐精,东汉末年,武士王灵孝守卫西海(今内蒙古西北居沿海附近)。一只千年老狐狸化作美女出现在屋子角落。她自称阿紫,连叫几声,把王灵孝引诱去,到她家与她同床共枕。西海守将发觉王灵孝无故逃走,就把他的妻子抓来查问,才知道事情很奇怪,疑是给妖怪摄去。守将立即带几十名骑兵,牵着猎犬到城外搜索,终于荒山野坟间找到了王灵孝。他的形状已经很像狐狸,不懂人语,只是呼叫“阿紫”。把他扶回家十几天才苏醒过来。出自《搜神记》。


          6楼2015-08-09 13:14
          收起回复
            阿紫,又是紫姑神的别称,出自《太平广记》。汉族民间传说中的司厕之神,又作子姑、厕姑、茅姑、坑姑、坑三姑娘等。六朝时已有信仰。名为厕神,但紫姑并非主厕事,而是能先知。所以,汉族民间多以箕帚、草木或筷子,着衣簪花,请神降附。妇女们就把自己的心事向其诉说,或代自己未出嫁的女儿祈祷。每当元宵节的时候,居家妇女便要迎厕神。节前的一天,邓粪箕一只,饰以钗环,簪以花朵,另用银钗一只插箕口,放在坑厕侧设供。同时,另设供案,点烛焚香,让小辈对它行礼。


            7楼2015-08-09 13:23
            收起回复
              楼主快更: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5-08-09 13:24
              收起回复
                前排!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5-08-09 13:24
                收起回复
                  这就没了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5-08-09 13:25
                  收起回复
                    獓因,是一种食人怪兽,样子像牛,色白,长着四只角,身上的毛很长,就像披在身上防雨的蓑衣一样。出自《山海经·西山经》。


                    11楼2015-08-09 13:31
                    收起回复
                      媪,还有一种说法指的是地神,地媪或者媪神。出自《汉书·礼乐志》《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等。山海经上的媪图片没有搜到,看了半天都是错的= =。


                      13楼2015-08-09 13:50
                      收起回复
                        做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08-09 13:51
                        回复
                          巴蛇,据说体长达到180米、头部蓝色、身体黑色,又名修蛇。巴蛇居住在洞庭湖一带,吞吃过往的动物,据说它曾经生吞了一头大象,过了3年才把骨架吐出来。由于修蛇也袭击人类,所以黄帝派遣后羿前往斩杀,后羿首先用箭射中了巴蛇,然后一直追赶它到遥远的西方、将其斩为两段。它的尸体变成了一座山丘,现称为巴陵。出自《山海经·海内南经》。
                          洞庭是苗蛮集团活动的重要区域。东夷族的首领和传说中的神人后羿在这里杀死修蛇,可能暗示了上古时期东夷集团与苗蛮集团的一次冲突,苗蛮集团中可能有一个以大蛇为图腾的氏族或部落,被东夷打败了。但苗蛮集团的人们崇拜大蛇的风习未改,并且长期怀念修蛇氏族、部落的死难者,留下了有关巴蛇的传说:巴蛇的骨头堆成了一座山,这就是巴陵。
                          后来的楚国正位于苗蛮故地,楚人继承了苗蛮的许多文化内容。战国时期,屈原在《楚辞·天问》中问道:“一蛇吞象,厥大何如?”这个蛇就是巴蛇。后来,在当地仍保持崇蛇风俗的情况下,还为巴蛇修了墓、建了庙。有趣的是,《淮南子》中的修蛇,是危害人民的怪蛇。而巴蛇的传说中没有讲它的罪孽,这是因为,《淮南子》是在东夷故地淮南写成的,这个地区长期流传着修蛇作恶的故事,认为它被斩罪有应得。而苗蛮地区产生的巴蛇传说,由于当地人的情感而没有多讲它的过错(吞象不是大错,讲吞象主要是表现巴蛇的巨大)。所以,修蛇故事和巴蛇故事讲的虽然都是羿斩蛇于洞庭,是一回事,但两个故事流传的地区不同,表现的感情也不相同。东夷和苗蛮两大集团斗争的痕迹,经历了两三千年的岁月,在西汉时的《淮南子》和后来的巴蛇冢、巴蛇庙等方面还要显露出来。从修蛇和巴蛇的故事中,我们推测苗蛮集团的图腾中应该有大蛇,可能是蟒蛇一类。
                          马倡议认为《山海经》中《北山经》《北次三经》中的长蛇和大蛇都是巴蛇一类的。


                          15楼2015-08-09 14:13
                          收起回复
                            查资料好费劲,出去吃饭了,回来更。


                            18楼2015-08-09 14:4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