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半岛古为百越南交之地,是距离我国古代文化摇篮和政治中心的黄河流域相当遥远的南部边境地区。秦以前,半岛上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古越族人。
古越族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有不同的称呼。秦以前叫“百越”,秦时叫“西瓯”“驼越”,汉时叫“乌浒”“俚”,三国时叫“僚”,晋时叫“俍”,唐时“俚”“僚”并称,宋时称僮、称侗、称黎等等。
近代称呼就更复杂,仅壮族就有10种不同的称呼。有自称pou4 tsu:ŋ6或pou4 su:ŋ6的(布壮或布僮,pou4译作“布”或“部”),有自称bu6 dai2是(可译“布台”),有自称pou4 lau2的( 布察),有自称kun2 tho3的(kun2是人),等等。建国后才统一称僮,后改称为壮。
古越族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有不同的称呼。秦以前叫“百越”,秦时叫“西瓯”“驼越”,汉时叫“乌浒”“俚”,三国时叫“僚”,晋时叫“俍”,唐时“俚”“僚”并称,宋时称僮、称侗、称黎等等。
近代称呼就更复杂,仅壮族就有10种不同的称呼。有自称pou4 tsu:ŋ6或pou4 su:ŋ6的(布壮或布僮,pou4译作“布”或“部”),有自称bu6 dai2是(可译“布台”),有自称pou4 lau2的( 布察),有自称kun2 tho3的(kun2是人),等等。建国后才统一称僮,后改称为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