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人走过千万里,从没觉得孤独。开始觉得孤独,那是到长安之后的事了。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座长安城。我花了一辈子,才弄清楚自己其实从没到过那里。
这个歌唱的很绵长,余音袅袅的感觉,让人沉沉陷入思考。
——经历了重重磨难之后到达理想的彼岸,然后发现理想还是理想,彼岸依然在坚如磐石地现实着。那么你该怎么办?
处在那个宁静平和的小村庄时,驿动不安而又满怀希望;踏上追逐梦想的行程时,百般艰苦又殷切期盼;抵达期盼了多年的彼岸时,涌上的却是一番番惊慌失措。原来……这里并没有我的殿堂,这也不是我曾经追求的终点。到底曾经的理想过于粉饰,还是我在寻访的路上迷乱了方向,抑或是理想终究是不能化为现实的?
也许是我经历过身在长安的进与退,所以格外触动心弦。一遍遍地单曲循环着,好好思考着自己人生的下一步到底该走在哪儿。只是……我选择了留在长安,因为如今的我不是个有魄力的人,懒散、怯懦、贪恋着长安城暖软的风。
能身处歌着诗三百的长安,不能说没经过努力。那些挑灯夜战的时刻,别人看不到的。可这里跟我曾经想过的差得太多。刚刚开始那些日子,多少次我对着这座城市的重重地夜色扪心自问:你真的愿意留在这里吗?你愿意把如同自来水般的日子一天天重复吗?你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可慢慢的,一天天地磨合,一天天地适应,一天天的碌碌无为,这样的问题我越来越少问自己。
我敬佩跌倒了能爬起来的人,我更仰慕身在道路宽阔的时候却毅然转向的人。不是谁都能无视曾经的艰难,不是谁都能不屑旁人的艳慕,也不是谁有勇气在不见长安后,再去跌跌撞撞地开拓另一条路。我不行,我相信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行。
很多年前,我说自己是人间四月天,向自己承诺承诺我会散发光芒,会让周围的人感受到我的光彩,也会不断地充实自己。
今天,我在寡淡乏味的办公室里,翻看了自己四五年一篇叫《梦想》文章:有这么一段:“我写一些故事,而不是在这里写一些自己无关痛痒的小儿女心思。把我的爱和恨都化做一个个名字,然后像养自己的孩子一样,一点点培育他们,在他们的故事里写。赐予他们容貌,教会他们为人处事,赋予他们性格和命运,把我想得到却得不到的东西,让他们得到;把我想说又不敢说的话,让他们说出来;把我想经历却没有经历的故事,让他们完成;也让我体会过、拥有过的、失去过的感觉让他们也来一一品味 。我用我心头的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