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侃吧,仅供参考。
第一点,我认为对市场摸底调研是首要任务,而落后地区往往这方面意识不强,做什么很多都是拍脑袋决定难于符合市场实际情况。而调研摸底也不是简单的上街做个“大家喜欢吃什么西餐”这类,调研是为经营服务的,经营产品的市场定位,受众范围等决定了工作中发力的点。以西餐的饮食方式和高雅的概念,决定了会偏离常规传统的酒场,婚庆宴请。受众偏向具有相对消费能力和尝鲜的群体,这包括白领,行政人员,私营业主,高收入和年轻人及部分学生群体。受众群体的人均消费指标分层分级,但不能过度向下延伸,有可能降低消费兴趣流失客户,毕竟就餐体验和概念上占有比重。
第二点,经营管理。涉及到经营成本,管理效率等。对于成本不是简单的购买原材料更低价,过于低价的原材料势必影响菜品口味和体验。这里管理占有成本非常大的比重,菜品的标准化执行对成本的控制应该很重要,而且能极大的提高工作人员的效率,这类似于工厂流水线与之前的工作效率对比,最终成品的合格率也决定了菜品口味一致性,不然一次一种口味,那就会有时好有是差,影响就餐体验。标准化执行对后期的成本核算也很有帮助,一切都清晰明了,并得到很多有用的第一手数据,从后端消耗直接分析前端消费群体,不仅明白消费能力还能对客户群体划分,菜品质量的变动及菜品受欢迎程度加以分析改进。
第三点,服务水准。做生意的都明白这点,但真正能做到好的不多,而一个店的美誉度绝对离不开服务。这个是软实力,不是能直接转化为现钱盈利的,所以很多店难以重视,而这是很短视的。尤其对于供应消费能力稍高端的群体。服务上,一个很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海底捞,几乎是服务业的标杆,光从服务上就能吸引并稳定大量客户。海底捞的优质服务不仅体现在了常规上的态度好还表现在服务的主动性上,想到并做到客人所想之前。
一个消费能力足够的个体,所认识的圈子一般都具有相似消费能力,一旦菜品和服务上让其不满意甚至愤怒,那将可能流失其圈子内的大部分消费客户。而县城的消费群体本来就不多,这种流失的伤害很严重。
以上只是简单的聊几点不全面,至于重要的地理位置,菜品的选择,以及适应具体市场推出的对应餐饮组合等等都需要投资者更细致的考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