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后期发展诡异很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在于二三两部的生硬转变......尤其孝贤从腹黑恶毒+背黑锅的人设直接洗成了略小心眼+背黑锅,导致的最直接结果有两个:
①皇帝对孝贤那绵绵不尽的思念之情让人无法理解→大家现在回顾一二两部照样感觉孝贤是毒后,根本没法理解皇帝那莫名其妙而且病态的怀念思恋。真的孝贤其实可是直接设定成背各种黑锅的贤后然后被皇帝刺激死啊。这样后期怎么还会那么让人惆怅纠结无法理解。
②如懿后期各种狠不下心不愿意对令妃和孩子下手看起来极作→如懿对皇帝的心意是一方面原因,但显然更大一部分原因是她害死【无辜的】琅嬅的永琏。然而,我们在阅读第二部甚至在回顾第二部时依然会觉得如懿做的这件事大快人心,只是因为琅嬅始终洗不白让人恶心的毒后形象。试想,如果一二部琅嬅没有什么【大阿哥挺不过风寒没了命】之类的各种恶毒想法,哪怕她稍微贤德一点点,如懿的愧疚无法心安都会让人理解,起码不会显得罹患不作死就不会死综合症。
自然了,其实如懿传一些不合乎逻辑的地方并不少,但孝贤的人设始终是让我不解的。如果她是一个背黑锅的但真正是个贤后的人,后期无论是皇帝还是如懿的剧情都会合理的多;如果她是一个完全的毒后,后面的剧情也会按照一二部的路线发展,也不会让人觉得转变颇大;如果她真的要做一个又腹黑又背黑锅的贤后......算了我始终觉得这条路是唯一行不通的因为前后描写还是太诡异了......除非一二部一开始就做足了铺垫......别弄得第三部看起来就像随便拉了一个金玉妍一点铺垫暗示都没有。
以上。不喜勿喷啊。


①皇帝对孝贤那绵绵不尽的思念之情让人无法理解→大家现在回顾一二两部照样感觉孝贤是毒后,根本没法理解皇帝那莫名其妙而且病态的怀念思恋。真的孝贤其实可是直接设定成背各种黑锅的贤后然后被皇帝刺激死啊。这样后期怎么还会那么让人惆怅纠结无法理解。
②如懿后期各种狠不下心不愿意对令妃和孩子下手看起来极作→如懿对皇帝的心意是一方面原因,但显然更大一部分原因是她害死【无辜的】琅嬅的永琏。然而,我们在阅读第二部甚至在回顾第二部时依然会觉得如懿做的这件事大快人心,只是因为琅嬅始终洗不白让人恶心的毒后形象。试想,如果一二部琅嬅没有什么【大阿哥挺不过风寒没了命】之类的各种恶毒想法,哪怕她稍微贤德一点点,如懿的愧疚无法心安都会让人理解,起码不会显得罹患不作死就不会死综合症。
自然了,其实如懿传一些不合乎逻辑的地方并不少,但孝贤的人设始终是让我不解的。如果她是一个背黑锅的但真正是个贤后的人,后期无论是皇帝还是如懿的剧情都会合理的多;如果她是一个完全的毒后,后面的剧情也会按照一二部的路线发展,也不会让人觉得转变颇大;如果她真的要做一个又腹黑又背黑锅的贤后......算了我始终觉得这条路是唯一行不通的因为前后描写还是太诡异了......除非一二部一开始就做足了铺垫......别弄得第三部看起来就像随便拉了一个金玉妍一点铺垫暗示都没有。
以上。不喜勿喷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