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声潺潺,小鸟飞累了停栖在落满枯叶的木筏上。木筏缓慢地飘荡,载着小鸟,一同看过很长很美的一段风景。
第三章°秋
小学毕业后,班里大多数学生都到镇上的中学读书,包括卓小木。
秋季在多数诗人的眼里是一个悲伤接近尾声的季节,可对于学生而言,却是一个新的开始。卓小木在开学第一天的自我介绍上告诉大家,她要做一个乐观开朗的姑娘,然后笑得很灿烂。
那个时候她多么希望莫化规就坐在讲台下,抬头望着她,可惜两人在不同的学校。
她的成绩经过正确的努力慢慢变好,唇角的弧度也越来越自然,说的话也不再那么晦涩,每天都笑得很开心,但是还会想象那个像小鸟一样洒脱自由的姑娘在课桌上打瞌睡的画面。
两个星期后莫化规打电话告诉她,她在重点学校过得并不快乐,整天都被束缚,坐在教室里总是听不进去,操场上看着别人奔跑时会想起以前的朋友而无心融入集体。这一回,换作她叫她乐观一点,去交一个好朋友,不要想过去的事,人要向前看才会进步。
作为朋友,她只能这么说,但是心里面还是有点希望她能转到她的学校,那样她依然可以在体育课上和她一同坐于大树底下聊天说话,言笑晏晏。这个想法只能是藏在心里面,她知道莫化规在重点学校将来前途无限,她不能因为私心而拖累了她。
恬静腼腆的姑娘对于一些人和事都较为专心,她不知道对于莫化规来说她究竟占了多少位置,但那一年黑板报下搭在她肩上的手却深深感动了她,她很容易死认一个人,就像孩子在开智之后喜欢每天都跟着父母一样。
那一日放学后她在报名处外面的走廊打扫,看到莫化规的身影时,她毫不犹豫地扔下扫帚,跑过去张开双手抱住了她,她估量不出她是不是太过兴奋太过激动到虚假,也估量不出自己这个格外热情的拥抱是否符合两个人的熟悉程度,她害怕她在莫化规心里仅仅只是朋友,而不是很好的朋友。
如果不打算认真,就不要招惹文静温柔的姑娘,她会当真的。
没有人说了什么,莫化规还是转学了,转到了卓小木班里,上课时,两人总是越过坐在中间的同学互传纸条。当时光冲刷了那时纸上不同的字体后,重新抚摸一遍才看出上面写的没有想的那么复杂,仅仅只是愈发熟悉深刻的友谊。
朋友的关系越好,彼此了解的就越多,卓小木发现很多事对于莫化规而言,都是宛如轻风一拂而过,学习,社交,天赋……她似乎都不怎么在意,总能把事情处理得完美,没有说过谁的坏话,不曾“祸从口中出”,温和地感激别人对她的好,却反而让卓小木觉得她漫不经心。
莫化规和她玩得很好,和别人玩得也很好,不像她一样死死认定一个朋友。
心疑,猜测,难过。卓小木把所有的事都藏在了心里,两个人每天放学一起回家,却从来不提起这件事。
她不像别的女生那样说话幽默风趣,也不喜欢放学后到学校外面疯,很多话她还在学着怎么去说,她只会用眼睛傻傻地关注她认为是值得的那一个人,在意也不说出口。
初一的时候还黏糊糊在一块,后来的两年间,两人座位隔得远了,每天在一起最长的时候,只剩下放学回家在那段只有200米的柏油路上同行,一个人的自行车链子掉了轮胎破了,另一个就自愿下车陪伴走路回家,有时蓝天白云,有时刮风下雨,有时彩霞耀目,就那个样子,走了整整三年。
没有嫉妒,没有背叛,没有吵架,有的只是向着同一个中考目标奋进时的陪伴和竞争中的尊重,不是堕胎青春的极端。而朋友之间所有的猜忌、不满、害怕付出没有得到回报的心酸,在越来越繁忙的学业中渐渐被遗忘,即使某个时刻忽然想起,也只是在心上轻轻掠过,因为很多的事与人同这些心理矛盾比起来,重要得太多了。
我们的故事很简单,没有太多的波折,却始终在上演,细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