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boo吧 关注:16贴子:138
  • 0回复贴,共1

人文学者历来都很难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但如何定义危机呢?如果就人文学者的处境、公众对人文学科的理解而言,也许人文学科一直就处于危机之中。在古罗马时期,学习文法、修辞、逻辑学等西塞罗所说的humanitas(人文学术),是成为律师、进入政府部门的必备条件,与“四书五经”在儒家中国的地位类似。生活在公元4世纪、出生于北非的外省青年奥古斯丁,正是通过学习和教授“七艺”(文法学、修辞学、逻辑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才来到帝国的大城市米兰和首都罗马,进入权贵圈子。如果不是因为他最终放弃了世俗生活、皈依基督教,也许人类历史上会少一位伟大教父,而多一位帝国时期的西塞罗。从古希腊到罗马帝国晚期,各个学派迭出不穷,学说纷呈,门徒广众,相互争论不休,不亚于今日的国际学术讨论,学者们在一些城邦的统治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在中世纪到来后,世俗生活中的人文学术彻底衰落,重现曙光要等到文艺复兴时期。
不过文艺复兴并没有让人文学者重获昔日的地位。当时,平民社会的兴起使得市民阶层产生了许多人文学者,但他们失去了通过自己的技艺进入统治阶层的通道,如果得不到贵族的资助,就会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现代大学建制的产生,给学者们提供了自由研究的空间,但并不能很好地解决他们的生计。Paul Grendler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学》中写到:“教授文法、修辞和写作,薪酬微薄,缺乏尊严”。另一方面,有人认为人文与艺术只属于衣食无忧、品味优雅的贵族。与莎士比亚同时代、著有《剖析抑郁症》的牛津学者Robert Burton在民间文学开始繁盛后抱怨说:“过去,君主、王侯、帝王是唯一的学者,在所有学科都卓尔不群……但那些英雄的时代已然消逝:如今,在这个下贱的时代,缪斯被放逐了。”
到了理性和知识得到颂扬的启蒙时代,学者的待遇依旧没有什么改善。虽然与神学、法学和医学并列为大学的四大学科,但与为国民福祉服务的其他三门上级学科相比,哲学属于下级学科。以至于康德在写于1798年的《系科之争》中要为哲学的地位辩护。而康德本人,众所周知,在当上教授之前生活拮据。虽然曾经有过心仪的对象和成家的打算,却因为担心无力承担家庭的负担而放弃。在那个时代,学者们过上好日子的方式之一,是和一位富有的孀妇结婚。康德之后的德国唯心论大哲人和浪漫派大诗人们,都有过靠给贵族子弟担任家庭教师谋生的经历,一旦失业就不得不回家啃老。


IP属地:山西1楼2015-10-04 22:5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