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端宗吧 关注:23贴子:282
  • 2回复贴,共1

能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传说有好心的岛上居民将自家番薯叶简单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能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传说有好心的岛上居民将自家番薯叶简单烹过献给小皇帝吃,大受赞赏,但这么多人马的饮用水却成了问题,于是在岛上四处打井,要么打不出,要么水是咸的,均无功而返。
失望沮丧之时,岂料在海滩上竟打出三口淡水井,怎不让君臣官兵欣喜若狂!虽说江山渐失,朝廷落难,如丧家之犬,但主从尊卑的等级制度还是要讲的,这三口井被分别命名为“龙井”、“虎井”、“马井”,顾名思义,“龙井”归皇室专用,“虎井”为臣僚所用,士兵和马匹,只能共用“马井”了。数月后,南宋君臣见风声仍紧,遂继续撤退,向西而去,直至崖山海战宋室全军覆没,南宋灭亡,再不曾回到南澳岛。
前人打井,后人享用。岛上有了淡水,引来众多百姓上岛定居,耕田捕鱼,安居乐业,开启了划时代的里程碑。华夏大地也逐渐由割据战乱趋于融合统一,自明至清,南澳岛还成为军事要塞,设总兵府,驻扎军队,防范和打击倭寇盗匪的袭扰。或许是开掘了更多的水源,或许是130平方公里的岛太大,偏隅一侧的三口宋井不重要了,疏于管理,浪沙冲刷,渐渐失去踪迹。清光绪十五年(1890年),有一口井不经意重见天日,经考证,竟是原来最卑贱的“马井”!
端详幸存的这口宋井,它置身细软沙滩,海水近在咫尺,已用水泥石块砌成井台保护起来。井口之下不到一米便是清亮的井水,汲水尝之,不甘微咸,并不好喝,与那一段苦涩的史实何其相似。为何能在海滩打出淡水


1楼2015-10-26 22:24回复
    机动杀人


    2楼2015-11-03 22:08
    回复
      以披坚执锐的“甲骑具装”充当决定性的突击力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常使用的战术。东西魏之间的沙苑之战(537年)是西魏的生死存亡之战。当时东魏军队多达二十万,西魏不足万人。东魏大军主力攻击西魏的“左拒”,左拒面临崩溃的危险。这时候,处于“右拒”的“李弼等率铁骑横击之,绝其军为二队,大破之”。东魏主帅高欢落荒而逃,竟有七万人做了西魏的俘虏。这便是当时重装骑兵战术的一次典型运用。
      在东魏军队集中力量攻击左军时,西魏右军将东魏横截为二,立时导致东魏军队的溃退,西魏转败为胜。据《周书·李弼传》记载,当时横断东魏军队的铁骑只有“麾下六十骑”! 稍后的侯景仅有“铁骑八百余匹”,竟然能够横行江东数年,亦足见“甲骑具装”的威力。这一时期,重骑兵在中国战场上的地位实在是如日中天。


      5楼2015-11-06 11: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