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恐惧症吧 关注:10,393贴子:382,032
  • 14回复贴,共1

森田正马《神经质的实质与治疗》阅读摘录笔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过去所说的神经衰弱症或神经质等疾患,至今依然见解纷纭。对其本质和原因尚有诸多不同的说法。因此,在治疗上也就难有合适的措施。 我提出了“神经质”这一病名,提出了其本质性的条件是疑病素质,而促使症状发展的条件,则是精神交互作用等学说。并根据它们,开始在治疗上找到了着眼点,也取得了一些确确实实的治愈成绩。因此,对以往沿袭下来的在神经症的疾病位置以及分类上,也带来了某些变化。 在本部中,想首先阐述自己的学说,把神经质的发生叙述清楚。然后,就由其实质分化产生的病型进行分类,再对照历来命名的各种各样的神经质,经过取舍选择,列举出与神经质相对立的其他有关病类,借以比较它的性质,从而说明这一疾患所特有的实质。


1楼2015-11-18 10:01回复
    内向型的人偏重于自我内省。因此,对自己躯体方面或精神方面的不快或异常或疾病等感觉,特别注意关心。由于对以上情况的忧虑和担心而形成疑病,具有这种气质的人,常抑郁自卑以自我为中心、或带有那种要当诗人、当哲学家等的倾向。相反,外向型的人,精神常趋向外界,追逐现实,目的明快,有时因勃然而起便忘乎所以,忘记自己,而出现轻率的表现。这种人热恃,具有当军人和政治家的素质。其气质与神经质者截然相反,常因事业上的追求,无暇关注个人身体或疾病等。实际上人们精神生活的圆满周全,生动活泼,全靠这种内向和外向的协调形成的。如果出现大的片面性,便逐步形成一种明显的精神倾向性。


    2楼2015-11-18 10:02
    收起回复
      强迫观念是对个人苦闷、烦恼发生的恐怖。于是,患者进一步对它形成一种预期的感受,自我暗示性地诱发,自己去迎接这种苦恼,并逐步发展和加深。象这样的强迫观念,因为是一种自我判断,所以,在思维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有的是逐渐的,有的则因遇有某种机遇则立即发病。但是,还不会思考的儿童或白痴,却不会产生这种症状。如上所述,神经质的各种症状,在没有身心的疲劳、衰弱及其他并发症的前提下,原本就是属于主观范畴之内、自我知觉的东西,而不是客观的产物。


      3楼2015-11-18 10:02
      回复
        在神经质的所谓精神交互作用,是指因某种感觉偶而引起对它的注意集中和指向,那么,这种感觉就会变得敏锐起来,而这一敏锐的感觉又会越来越吸引注意进一步固定于它。这样一来,感觉与注意彼此促进、交互作用,致使该感觉越发强大起来。对这种精神活动过程,命名为精神交互作用。不过,神经质患者,因存在疑病性素质,而把以上感觉或本验当作病态的异常现象,从而引起了对它们的恐怖或预期不安,由于精神交互怍用,使这种感觉造步加深,逐步强化固定,乃至固定成为长期的症状。


        4楼2015-11-18 10:22
        回复
          例如,当一个人在僻静的山路上行走时,如果突然从草丛中发出一种奇怪的声音,他必然会发生惊恐。这时,倘能镇定下来,止步注视,很快就会平静下来。也可能想“难道能有什么幽灵吗?看看它那真面目原来不就是些干枯了的狗尾草吗!”,但如惊吓不已地突然拔腿奔跑起来,在忘我的迷惘中和自己脚步声的敦促下.必将丧失常态,吓得神魂颠倒。这时发生在主观上的是恐怖感受,客观上也可能会相应地出现心悸加剧、头脑发涨、血脉上涌、手足变冷等躯体现象。当时的这种主观和客观,完全是同一现象的表与里,只是看法上有所不同罢了。对此,如果用“神经纤维”的变化或神经过敏来加以解释的话,那么止步站立与抬腿跑开两种情况间的相背就无法区别。倒不如说是由于当时的外界环境和本人对它的态度才引起了上述生理和心理上的现象,这样说明反倒是一种自然的解释。


          5楼2015-11-18 10:22
          回复
            事实上,之所以如此发病,是因为有此它关系更为重要的其他条件,它就是疑病素质。具有这种情感基础的人,当他看到重症心脏病患者的痛苦时,因为恐怖不安,有的就会产生心悸加剧发作。另外,经过若干时日以后,一旦具备与它容易联系起来的刺激或条件时,由于精神交互作用,如上所进,有的会立即引起发作。倘若这种疑病素质较少,即使存有潜在观念的复合体和惊吓恐怖,因为没有出现精神交互作用,它也只是一种保持原状的单纯惊吓性恐怖,而不会形成神经症症状。


            6楼2015-11-18 10:23
            回复
              以上所说的心悸加剧发作,换一种说法,也可以说只是一种恐怖感受的表现。从根本上讲,所谓恐怖,乃是对自己将要发生灾害的预想,或预感到危险即将降身时产生的一种感受。但是,如果疑病时,致使自己的注意集中指向某一方面时,便会察觉到心悸加剧或血气上涌等,这些再与过去体验过的实际感受联系起来,就能开始引起各种发作。患者一旦经历过第一次发作之后,就会经常受这种发作性恐怖的干扰,无论触及什么感受,同样的发作都会频繁发生。象这种疼痛发作之类的情况,就是以往的疼痛体验作为现实事实再现出来的。梦这种东西就是某种观念、情感或痛苦的体验,在脑海中浮现出来后,照原始状态立即如实地当成是现实来加以感受的。患者的发作也可以比做是这种做梦或幻觉。


              7楼2015-11-18 10:23
              回复
                注意与感觉的交互,越发引起敏感。即便是在事实早已消失之后,由于预期恐怖引起的注意固着状态,这就会只在主观上残留下痛苦的感觉,终于构成习惯性头痛。一旦形成对该固着状态的忧虑,构成一定的症状后,患者就会经常感受到这种固着现象,并封闭在主观意识内部,就象俗说“追鹿猎狮不见山”那样,因为注意经常只是局限在这一点上,就看不到其他。患者不可能离开自己的主观世界,拿他人和自己进行正确的比较,因此也不能给予别人同情。就象饥饿中不能给予他人食物那样,自己因为受恐怖和苦恼困扰,也完全没有顾及他人的余地。因此,患者就变成一个以目我为中心,乞求别人的同情,经常嫉妒他人,忧郁、急躁、易兴奋,终于很难和周围现实的人协调。神经质者这样的忧郁或易受刺激等表现,都是由错误的自我评价判断引起的继发性产物,并不是一开始就特意发生的。例如,具有体质性忧郁的患者,在其素质决定的特发性抑郁心情的基础上,诱发并构成继发性的与此相适应的悲观情绪,神经症者以其悲观情绪为基础,继发性地出现了抑郁。


                8楼2015-11-19 09:25
                回复
                  我认为意识一词,不能解释为能力方面的或活动性质的涵义。因此,我不愿使用意识活动或潜意识的作用等说法。我感到对于意识只能做为一种状态来加以理解。在解释说明精神现象时,对弗洛伊德那种随随便便地以目的论观点只顾顺应着某种趋势加以说明的作法,我感到很不满意。我认为应该拿它作为一种自然现象,经常如实地科学地进行观察记述。现在,在说明关于注意相意识两个问题的时候,首先需要就一般精神现象最简单地阐述一下我个人的见解。


                  9楼2015-11-20 09:58
                  回复
                    我们精神活动的进行过程,是自然的、本能的,沿着适应自我保存所要求的方向流动转换的。就象水往低处流那洋,山谷的流水,或潜入地下、或曲曲折折、或拍击岩石、或积满深渊,但是,最后终于还是要流入大海。所谓感受阈限的构成,是我们在发挥身心机能作用努力向前发展的过程中,根据紧张感的强弱产生的各种差异。因此,对于不同的新鲜刺激或体验,就要有较多的注意,并伴随较强的意识,对于习惯了的平凡的信息,则不要求很多的意识。我摘自兄弟贴吧余光恐怖症吧:http://tieba.baidu.com/p/3990466341


                    10楼2015-11-20 09:59
                    收起回复
                      当注意固定于某一点,而且具有一般紧张状态时,在其固着点的意识最为明确,其周围随着远离的程度逐渐淡化,最后终于到达意识难以覆盖的边缘界限。然而,如果对该固着点的注意力进一步继续加强,将全副精神贯注于此,或者解除精神紧张,处于弛缓状态的时候,就会只注意到此点,而对周围则不甚注意。如果再进一步,甚至连这一点也注意不到,因为受注意的规律性影响,意识状态发生变化,或明或暗,忽显忽消,最后终于使集中注意的自觉性逐渐消失,变成无意识的注意。假如意识的目的性达到极度,则可看作丧失了自己的自觉目的甚或或到自己好象不复存在似的。处在恐怖之中,却又感觉不到什么恐怖;勇气十足,却又感觉不到勇气;虽有信念,却又意识不到自己的判断;虽顿悟透彻,却又意念分离等等。这些都可以用上述注意的原因加以说明。


                      11楼2015-11-23 09:54
                      回复
                        森田药桩泼尿酸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11-24 00:51
                        回复
                          所谓暗示,一方面是运用某种言语或外界的影响,使之获得一种信念;另一方面是使他自己内部产生的感觉或想法,顺势转化为信念,并力求使其信念脱离推理判断,使这种无批判状态直接影响到身心或直接表现在行动上。由自身内部引起的可叫做自我暗示。神经质患者的头重,不眠或强迫观念等症状,原来都是正常人的普通感觉或感想,由于患者自己抱有病态的错误想法,便自我暗示性的,在固着点形成一种信念。也就是当患者将注意固着于此的时候,对周围的注意已不能自由指向和活动,成为一种无意识注意的状态。患者对这种固着点反而执迷不悟,完全相信这些都是事实。然而,这绝对不可能是可以预知的。这是由于自己预先使注意向该处集中倾注,自我暗示性地凭自己的想象产生的。神经质的其他各种发作,也都是由于这种预先恐怖、经自我暗示产生的。坦白地说“完全象做梦一样”,就因为那些印象纯粹是一种主观的假想。


                          13楼2015-11-30 10: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