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神巧克力进行时吧 关注:14,277贴子:184,914

【转】中国动漫发展历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篇文章是2013年的,相当理性的文章。对于那些无脑黑国漫的,就该摁着他们的脑袋让他们好好看看,中国动漫走过了怎样的路。
二楼开始发文。


IP属地:山东1楼2015-12-05 13:46回复
    只有当你了解一切,你才明白,那些顶住恶劣的生存环境,不顾一切坚持创作中国国产优秀动漫的人有多么可爱。谨以此文献给致力于仍坚持在创作中国优秀国产动漫的人们,同时也希望有良知的中国人能继续支持并推进中国国产优秀动漫的创作。
    中国动漫业始于1926年,标志是第一部动画短片《大闹画室》的诞生。《大闹画室》由万氏四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研制成功,影片由长城画片公司出品,片长12分钟。影片情节在今天看来是非常简单,但是第一次从事动画创作的艰难却倍加艰辛,欧美动画技术和资料的封锁,资金的极度缺乏,上百次实验摸索的探究…… 1926年万氏四兄弟终于在上海闸北天通庵路三丰里自己居住的亭子间里研制成功了动画片《大闹画室》。这时仅距离美国动画电影之父Winsor Mccay于1909年制作的世界史上公认的第一部象样的动画短片才十七年

    上一张大闹画室的剧照,1926时候的作品,那个小人今天看来依旧很有神韵


    IP属地:山东2楼2015-12-05 13:47
    回复
      1997年10月7日,97岁高龄的万籁鸣安静地离开人世。在老人的墓碑上没有墓志铭,墓碑设计成一卷展开的电影胶片,一座云遮雾绕的花果山,跃出了人见人爱的孙大圣,大圣手搭凉棚,四处眺望。这位中国动画事业的创始人在走过将近一个世纪的岁月后长眠,在他的身边还有那个能够上天入地、神通广大的孙悟空的陪伴。向万爷爷致敬

      1935年,万氏兄弟推出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而这距离世界史上第一部有声动画由商业动画之父华特·迪士尼(Walt Disney)于1928年创作的《威利汽船》才七年。
      万氏兄弟的真正伟大之作当属他们在1941年完成的80分钟动画长片《铁扇公主》,也创下当时亚洲地区第一部长动画片的纪录。这距离迪士尼1937年创作出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仅相隔五年。这是在欧美动画技术封锁、资料设备相对缺乏、国家因战乱动荡不安的背景下创作的,创作过程之艰难不言自明。


      IP属地:山东3楼2015-12-05 13:47
      回复
        1946年在东北解放区的兴山镇,开始了建国前的动画制作。1947,1948年制作了新中国最早的两部动画《皇帝梦》(1947)、《瓮中捉鳖》(1948),为建国后的动画制作奠定了基础。
        1947年的《皇帝梦》是新中国的第一部木偶片。
        《瓮中捉鳖》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动画片。作为一个历史迷,这部动画的历史背景是在东北解放战争时期。运动了相对夸张手法,辛辣地嘲讽了蒋介石与人民做对,必将失败的下场。影片动画设计新颖、动作性强、节奏明快,具有相当高的艺术造诣。
        1949年建国后,中国动画片的创作和生产呈现以下特点:在题材上,用童话的故事服务于少年儿童,拍摄了《小猫钓鱼》(1952)等;风格上,踏上民族化的道路,1955年靳夕、尤磊导演的木偶电影《神笔马良》和1956年动画短片《骄傲的将军》。
        同时在技术上,由黑白片向彩色片转化,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1953)、第一部彩色传统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1955)。1956年《骄傲的将军》开创了中国“民族风格”动画片的先河,在中国动漫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IP属地:山东5楼2015-12-05 13:49
        回复
          在这里有必要介绍下1955年靳夕、尤磊导演的木偶电影《神笔马良》,《神笔马良》是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中国美术片,更是百年中国在国际上获奖最多的一部影片,该片国内获文化部1949年至1955年影片编剧一等金质奖章。国际获意大利第八届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节八至十二岁儿童文艺影片一等奖、南斯拉夫第一届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节优秀儿童电影奖、叙利亚第三届大马士革国际博览会电影节短片银质一等奖章、波兰第三届华沙国际儿童片电影节特别优秀奖、第二届加拿大斯特拉福纪念莎士比亚国际电影节奖状等。


          IP属地:山东6楼2015-12-05 13:50
          回复
            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建立,使中国有了第一家独立摄制美术片的专业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中国动漫发展史上的功勋是无法抹灭的。自此以后,中国动画产量上升,在艺术上和技术质量上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自此以后,中国动画产量上升,在艺术上和技术质量上都达到了空前的平,不少影片在国际电影节获奖,形成了被世界公认的中国动画学派。
            在1957年-1966年期间,这一时期,生产出享誉世界的经典大片《大闹天宫》(上下集,1961、1964)。新片种不断问世:1958年,第一部中国风格的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试制成功;1960年,创作出第一部折纸片《聪明的鸭子》;1961年,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诞生,为世界动画影坛增添了最能代表华夏风范的新片种;1963年,又拍出水墨动画片《牧笛》,用水墨表现人物、家畜和山水,扩大了水墨动画片的表现领域。此外,题材多样化,也是这一时期动画片生产的一大特点。同时,作为国内漫画的主要表现形式—连环画也风靡一时。这一段时期是中国动漫极其辉煌的一段黄金时期。


            IP属地:山东7楼2015-12-05 13:50
            回复
              这种繁荣很快被文化大浩劫打破,十年的文化浩劫使得刚刚繁华的中国动画事业陷入低谷,虽然期间72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率先恢复生产到1976年文化大浩劫结束为止仍摄制动画片17部,但是都是以描写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思想斗争,歌颂工农兵为内容。
              文革开始后,一切神仙鬼怪都成了遭批判的对象,《大闹天宫》被完全否定。当时绘制的原作——原画、动画、赛璐珞版有相当一部分被损毁。 创作者们也逃不过“文革”一劫,导演万籁鸣被隔离审查,副导演唐澄、主创严定宪等人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改造。
              毫无疑问,文化大浩劫使得中国文化艺术受到严重破坏,艺术家人人自危。中国动画陷入最黑暗的十年,其中有一些动画师由于难以忍受作为阶级斗争被批斗的对象而离开自己热爱的动画事业。而这个时期的日本已经开始了动漫产业的崛起,1966年38岁的手冢治虫以日本首部彩色电视卡通《森林大帝》荣获电视记者协会奖特别奖,成立[虫制作商事]并担任社长,创办[COM]漫画杂志培养各式各样的创作漫画新秀,该志并开始连载《火鸟》长篇巨作。


              IP属地:山东9楼2015-12-05 13:52
              回复
                在这里有必要提一下1988年的《山水情》,《山水情》号称中国近二三十年中国动画之最。
                《山水情》被公认为水墨动画至今无人超越的典范,其诗一样的气质、幽远清淡的画面已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作为二十世纪最后一部获取国际奖的动画片,其堪称中国水墨画的巅峰之作。
                这似乎是二十世纪中国动画的最后一部佳作了,然后这依旧挽回不了中国动漫的颓势,从《山水情》之后的一二十年时间之后,中国动漫已经以一去不复返的姿态往往下坡路狂奔不止了。《山水情》之后若干年时间,中国动画在国际上再也难以获得那么多的奖项了。从此以后,精工细作的动画制作走向衰落,在外国动画产业化模式的冲击之下,中国动画一度陷入以代工为主的模式。


                IP属地:山东11楼2015-12-05 13:52
                回复
                  借此插入阐述下日本动漫在这个阶段的发展,在八十年代初期,有一个现象是动画的加工业开始出现。由于电视动画片的需求量急增造成了从美国开始70年代的制作成本开始上升,欧美需要寻找成本更低的生产地区,于是找到日本。平心而论,日本可以算得上优秀的学生。日本动画技术从美国借过来这一说法也是有些根据的。日本随着美国从而开始做出自己的民族特色动画,从帮美国加工到自己形成一个独特的样式。早期日本动画和美国动画有很明显的差异。其中最显著的一个差异就是美国动画片是讲究动作的流畅性,那么在技术上需要相当多的动画张数来完成。比如说5分钟动画他要做5000张到10000张,张数越多动作越细化,成本也就越高。
                  而日本的动画片静止的画面较多、比较漂亮,画工极好,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特点其实是颇受中国万氏兄弟等动画的影响。相较而言,早期日本动态的画面不多,早期日本20分钟的动画片最少的只有1500张,明显差异很多。这点我们可以从日本早期动画《聪明的一休》、《森林大帝》、《铁臂阿童木》等中看到。
                  后来台湾也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基地。台湾的宏广早在上世纪70年代曾经是亚洲最大的动画加工基地。宏广公司曾经到过1000多人这样的规模。然后承揽了美国相当多的重要客户的加工制作。然后美国在韩国也找到了它所要的加工点。在上世纪80年代将这样的加工转移到中国,开始在深圳这里出现了许多动画加工厂。但是这样的制作没有知识产权,没有品牌,在中国只是一个环节,中国也无法从中获取任何技术资料。


                  IP属地:山东14楼2015-12-05 13:53
                  回复
                    第四, 广电总局的限制。平心而论,如果把中国动漫长达二十年的低落全部推给广电总局是极不负责任的做法。但是中国动漫长达二十年的低落却绝对与广电总局脱离不了关系。先给大家上个冷笑话。
                    有一天广电总局带番茄西瓜和草莓上街,在一个路口番茄被车子压了,广电总局说:“哈哈哈!番茄酱!” 又到了一个路口,西瓜被撞了,广电总局说:“哈哈哈!西瓜汁!” 到了第三个路口,广电总局被车子压死了,草莓说:“哈哈哈!人渣!”
                    言归正传,中国电视电影动漫事业落后世界先进水平不止几十年,这些至少有一大部分是归功于中国广电总局在其上面的贡献。中国广电总局九十年代之后对题材的限制、剧情的门槛等使得本来情形就极为危急的中国动漫雪上加霜。思想上的僵化使得中国动漫的题材枯燥乏味,充满说教,其内容不是历史故事就是神话传说,要么就是变相说教片。
                    同时资金上的缺乏使的中国动漫只是粗制滥造。其实我国并不乏有天赋,有才干的动漫创造者,可是作品却无论如何也过不了关,带性感色情的被驳回,带血腥暴力的被驳回,凭空想象的被驳回,缺乏教育意义的被驳回,让人无奈的是带点起伏跌荡的爱情色彩的都会被驳回,致使很多有希望的国产动漫策划还没见到阳光就被扼杀在了摇篮中了,在这种严格的审核制度下,究竟还有几部作品能过的了国家文化部这道关,于是也只剩下一些说教片了,乃至于对大部分中国人而言产生了中国动画片所限制的受众仍然是十岁以下儿童的观念。
                    《玩具总动员》的导演拉塞特说:“我们做的,不仅仅是传统的画面,还有内涵。最感兴趣的是情感,最主题的主题也就是故事的情感。而且,我们希望公众,不仅是孩子得到享受。”伯德在一旁补充道:“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只是给孩子作,但后来我们意识到这个方向不对。对于皮克斯来说,每一部新片都是一种进步”。思虑于此,我们是不是应该做些反思与启示。


                    IP属地:山东16楼2015-12-05 13:54
                    收起回复
                      第五,中国动漫产业链形成的滞后。其实,中国动漫产业链直至二十一世纪初一直无法形成,甚至在90年代还被视为洪水猛兽而受到限制。
                      与此同时,国外动画片如《米老鼠和唐老鸭》、《变形金刚》以及许许多多的日本动画片动漫产业链早已形成,周边产品开发也早已成熟。
                      相较而言,近几年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产业链形成应该算是相对比较成功的,对于周边产品开发也有进展,不过此时已经是2005年才有中国第一条动漫产业链的形成。
                      对于此,我想说些关于《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评论,首先,《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受众的确是偏向低龄儿童的,有一些人对其指责,我觉得是不太必要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受众面是较为清晰的,定位也是很准确的,本来就不是给十几岁以上的青少年看的,又何必过分指责呢。


                      IP属地:山东17楼2015-12-05 13:55
                      收起回复
                        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06年以后,中国动漫开始突围。国产动漫的萎靡有多么严重的后果已经引起了政府和一些有理想有热血的中国青年的注意。正如国家文化部所说,发展国产动漫是文化部的当务之急。06年之后,中央政府已经开始着手扶持中国动漫产业,同时推进民营动漫产业的发展。电脑动画和网络媒体动画飞速发展。
                        在这期间网络上涌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动漫作品,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李献计历险记》《茗记》系列等; 动画系列片《哐哐日记》《我叫MT》《十万个冷笑话》等。同时也有些制作公司推出了许多优秀的动画短片 《秦时明月》《侠岚》《钢羽》《星游记》等,动画电影《风云决》《大鱼.海堂》《魁拔》《藏獒多吉》《天籁》等。
                        然而中国动漫市场这二十几年来始终被日漫所占据,许多被公认为国产佳作的动漫被群众们高喊“火影万岁”“ 柯南无敌”“海贼王道”的呼声所淹没,从而消失在茫茫动漫界中。


                        IP属地:山东19楼2015-12-05 13:56
                        回复
                          其实我想说的是,你不知道中国动漫史就是一部奋斗史,是中国多少代漫画家动画制作家用贫困来堆砌起来的。
                          从最初的《铁扇公主》、《大闹天宫》到《魁拔》、《秦时明月》是中国多少代漫画家对抗恶劣的环境体制和贫困生活,用自己的理想和热血堆砌起来的一条路啊。
                          中国动漫界的惨淡,中国漫画家的境遇的悲惨相信看过动漫的人都知道中国动漫的市场有多么艰难,但是就算于此,仍然有那么些漫画家,动漫工作人员,历尽艰辛,依然艰辛,坚持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坚持走了下来,才有了今天啊。
                          中国动漫人员的生存环境之恶劣与日本相比天壤之别啊。但是偏偏就是有那么些人坚持下来了,留在中国,只是希望致力于自己做最好的国产动漫啊。
                          饺克力的《打,打个大西瓜》,是“饺克力”花了3年半的时间制作这个16分钟的动画。三年半期间,饺克力过的生活跟生活在空间站似的,三点一线:客厅、卧室、厕所,这3年内他几乎没有关注过外界的事情,一个人花三年时光的坚持的理想懂得吗?《魁拔》青青树动画8人编剧团队,前期筹备历时4年,绘制3年,中国最严谨的玄幻动画之一,投资四千万,最终票房收入才不足一百万。《秦时明月》从最初开创团队三十四个人到第一部完工的时候走了只剩下十个员工仍在坚持。
                          同时也是由于资金问题,《弦乐梦影》夭折,《大鱼.海棠》跳票,《天籁》跳票,《魁拔》第一部亏损巨大,但是仍然偏偏有那么些人坚持下来了,仍然在为中国创作优秀动漫而奋斗。如果你不了解,你永远不知道中国动漫人是在一种怎么样的恶劣环境下用什么样的热血和激情去创作属于中国的动漫。


                          IP属地:山东20楼2015-12-05 13:57
                          回复
                            如果对于这些优秀的国产作品如果你仍然只是嗤之以鼻或者说妄加评论和黑化是多么不负责任。你知道你所谓的一句“远没有日漫好看,都是抄袭日漫,有很强的日式风格还不如看日漫”等等一系列话是对于那些用贫穷来支撑中国动漫理想的人的一种侮辱么。你一边指责着中国动漫的颓废,又在当头棒喝这些用理想和青春热血支撑起来的国产优秀动漫时候,请问你的心境究竟又是如何呢?
                            不可否认,日漫确实相对强大。但是我相信日本的手冢治虫受中国动画影响创造出来日本动漫行业的巅峰,而那个时候的日本国民一定不会对于因手冢治虫学习了中国的动画风格而进行无端批评谩骂。
                            这里谈到了一个出自齐白石老人的一句经典“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个信条才是真正应该成为中国动漫生存与否的一条检验标准。我们的确应该坚决抵制那些只会简单抄袭或者直接恶搞日本动漫的作品,比如《忍者龟赴火焰山》,《七龙珠与圣斗士》与《葫芦娃大战黑条军》这些赤裸裸的抄袭与恶搞等。但是像《魁拔》、《钢羽》、《弦月梦影》等这些优秀作品,无一不凝结着中国动漫制作人的热血和理想,作为一个有稍微良知的中国人,你们怎么忍心无端黑化和谩骂。
                            只有当你了解一切,你才明白,那些顶住恶劣的生存环境,不顾一切坚持创作中国国产优秀动漫的人有多么可爱。谨以此文献给致力于仍坚持在创作中国优秀国产动漫的人们,同时也希望有良知的中国人能继续支持并推进中国国产优秀动漫的创作 。
                            如果现在有人一定要大喊:“没有激情,没有创新,中国动漫已死!”
                            我会跟他说:“突围,涅盘!中国动漫,必有崛起之日!”


                            IP属地:山东21楼2015-12-05 14:00
                            回复
                              国漫必将崛起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5-12-05 14:0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