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名奥友述2008奥运往事 期盼北京申冬奥成功
1月29日下午,由北京冬奥申委组织的“再次出发:奥友助力申冬奥故事汇”活动在鸟巢召开。故事汇活动中,十位参与2008年奥运会的工作人员一一讲述他们的奥运故事、奥运情结和申冬奥期待。
十名“奥友”中,有北京奥组委各部门负责人,也有奥运志愿者。回忆起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奥友们感慨万千,对往日辉煌追忆的同时,更多的是对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期待。其中,一位年长的“将军志愿者”陈廷军是少将军衔,以特聘专家身份担任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四年,让他意犹未尽,大声坦言“我期盼圆我一个冬奥梦”。
“最大的愿望是睡觉”
回忆起2008年奥运会期间的工作场景,夏扬情绪高涨,“那时候10天休息10小时,也没觉得累”。夏扬2006年10月加入奥组委,2008年时,负责安保指挥中心证件小组的管理工作。
夏扬说,2008年开幕式之前的十天内,工作压力很大,生怕出现一点差错,“证件不能出问题!”,而细致入微的工作需要时间打磨。8月2号最后一次演练,那十天内有三四天基本没睡,后面几天每天也只休息一两个小时,因此十天的休息时间加起来也就10个小时。
夏扬回忆,开幕式结束以后,大家都说去看一看现场,当时的他却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睡觉”。同时,从奥运会倒计时600多天起,夏扬就坚持每天记工作日记,“而开幕式前几天的日记,都是后来补记的”。
“一生可能就一次机会吧”
曾在奥组委信息中心、新闻宣传部任职的庄园说,得知申奥成功的消息后,很自豪,“当时在莫斯科申奥的很多工作人员都哭了”;而当得知自己可以加入奥组委工作时,她更激动,“第一次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联系在一起,一生可能也就这么一次机会吧!”
庄园介绍,几年前的一个8月她接到来自奥组委的电话说,“奥组委考试你的表现不错,你愿意来吗?”庄园丝毫没有犹豫地回答我当然愿意,任何时间都可以。
庄园描述着那时的心情,此前等考试结果已经很久了,那个消息就像“一种铺天盖地的幸福包裹着我”,那是自豪感、荣誉感。
【同题问答】
你对冬奥会有什么期待?
新京报:你对冬奥会有什么期待?准备做些什么?
赵东鸣(原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部长):希望冬奥会不仅是中国又一次大赛事,更是促进中国体育事业和文化发展的契机。我们一直在做申冬奥的工作,我个人也会做好各项管理和准备工作。
海振文(曾在北京奥组委体育部项目处、器材处等工作):申办冬奥会不管成不成功,希望通过申冬奥的气氛,能带动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我会做好本职工作,组织冬季体育项目,推动冬季项目的发展。
曲怀(原北京奥组委秘书行政部工作人员):希望全民都能参与运动,走进户外(微博)运动的场地,参与最重要。崇礼、北京搞的冬奥活动,我会积极参与;从奥运、城市的文化、经济建设发展角度向身边的人讲解。
夏扬(原奥组委秘书行政部、场馆管理部工作人员):希望冰雪运动不局限于东北等区域,希望国家通过申冬奥,把冰雪运动普及起来,全民冬奥。希望申办成功后,我能继续加入,冲在冬奥会最前面。
庄园(原奥组委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工人体育馆团队运行秘书长):期待能促进京津冀的发展,也再培养一批奥运人才。如果奥申委需要我,我还是会义不容辞地去。
饶杰(原信息中心、奥林匹克大家庭饭店团队工作人员):期待申冬奥成功,这不仅是国际性的体育活动,也能带动京张等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冬季项目的发展。作为广告传媒公司的从业人员助力宣传冬奥,并用以前对奥运的了解,更好地为申冬奥服务。
耿诺(原奥组委宣传部新闻处工作人员):希望申奥成功,我也坚定地相信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我自己在坚持做一件事,因为北京空气不好,一年多了,尽量不自驾车出行。
陈延军(原奥组委专家身份志愿者):我希望圆了我既参加夏奥会、又参加冬奥会的梦想。我69岁了,但还会继续为冬奥会做志愿工作。
武晓南(国家体育场(鸟巢)总经理):我希望申办冬奥会成功。如果能继续服务冬奥会,我会像2008年奥运会一样全心全力,现在也时刻准备着。
任炜(原奥组委人力资源工作组成员):我特别希望北京成为第一个举办过夏奥会、冬奥会的城市。我会努力向身边的朋友宣传一些冬奥的知识,希望以后有机会为冬奥贡献力量。
1月29日下午,由北京冬奥申委组织的“再次出发:奥友助力申冬奥故事汇”活动在鸟巢召开。故事汇活动中,十位参与2008年奥运会的工作人员一一讲述他们的奥运故事、奥运情结和申冬奥期待。
十名“奥友”中,有北京奥组委各部门负责人,也有奥运志愿者。回忆起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奥友们感慨万千,对往日辉煌追忆的同时,更多的是对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期待。其中,一位年长的“将军志愿者”陈廷军是少将军衔,以特聘专家身份担任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四年,让他意犹未尽,大声坦言“我期盼圆我一个冬奥梦”。
“最大的愿望是睡觉”
回忆起2008年奥运会期间的工作场景,夏扬情绪高涨,“那时候10天休息10小时,也没觉得累”。夏扬2006年10月加入奥组委,2008年时,负责安保指挥中心证件小组的管理工作。
夏扬说,2008年开幕式之前的十天内,工作压力很大,生怕出现一点差错,“证件不能出问题!”,而细致入微的工作需要时间打磨。8月2号最后一次演练,那十天内有三四天基本没睡,后面几天每天也只休息一两个小时,因此十天的休息时间加起来也就10个小时。
夏扬回忆,开幕式结束以后,大家都说去看一看现场,当时的他却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睡觉”。同时,从奥运会倒计时600多天起,夏扬就坚持每天记工作日记,“而开幕式前几天的日记,都是后来补记的”。
“一生可能就一次机会吧”
曾在奥组委信息中心、新闻宣传部任职的庄园说,得知申奥成功的消息后,很自豪,“当时在莫斯科申奥的很多工作人员都哭了”;而当得知自己可以加入奥组委工作时,她更激动,“第一次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联系在一起,一生可能也就这么一次机会吧!”
庄园介绍,几年前的一个8月她接到来自奥组委的电话说,“奥组委考试你的表现不错,你愿意来吗?”庄园丝毫没有犹豫地回答我当然愿意,任何时间都可以。
庄园描述着那时的心情,此前等考试结果已经很久了,那个消息就像“一种铺天盖地的幸福包裹着我”,那是自豪感、荣誉感。
【同题问答】
你对冬奥会有什么期待?
新京报:你对冬奥会有什么期待?准备做些什么?
赵东鸣(原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部长):希望冬奥会不仅是中国又一次大赛事,更是促进中国体育事业和文化发展的契机。我们一直在做申冬奥的工作,我个人也会做好各项管理和准备工作。
海振文(曾在北京奥组委体育部项目处、器材处等工作):申办冬奥会不管成不成功,希望通过申冬奥的气氛,能带动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我会做好本职工作,组织冬季体育项目,推动冬季项目的发展。
曲怀(原北京奥组委秘书行政部工作人员):希望全民都能参与运动,走进户外(微博)运动的场地,参与最重要。崇礼、北京搞的冬奥活动,我会积极参与;从奥运、城市的文化、经济建设发展角度向身边的人讲解。
夏扬(原奥组委秘书行政部、场馆管理部工作人员):希望冰雪运动不局限于东北等区域,希望国家通过申冬奥,把冰雪运动普及起来,全民冬奥。希望申办成功后,我能继续加入,冲在冬奥会最前面。
庄园(原奥组委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工人体育馆团队运行秘书长):期待能促进京津冀的发展,也再培养一批奥运人才。如果奥申委需要我,我还是会义不容辞地去。
饶杰(原信息中心、奥林匹克大家庭饭店团队工作人员):期待申冬奥成功,这不仅是国际性的体育活动,也能带动京张等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冬季项目的发展。作为广告传媒公司的从业人员助力宣传冬奥,并用以前对奥运的了解,更好地为申冬奥服务。
耿诺(原奥组委宣传部新闻处工作人员):希望申奥成功,我也坚定地相信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我自己在坚持做一件事,因为北京空气不好,一年多了,尽量不自驾车出行。
陈延军(原奥组委专家身份志愿者):我希望圆了我既参加夏奥会、又参加冬奥会的梦想。我69岁了,但还会继续为冬奥会做志愿工作。
武晓南(国家体育场(鸟巢)总经理):我希望申办冬奥会成功。如果能继续服务冬奥会,我会像2008年奥运会一样全心全力,现在也时刻准备着。
任炜(原奥组委人力资源工作组成员):我特别希望北京成为第一个举办过夏奥会、冬奥会的城市。我会努力向身边的朋友宣传一些冬奥的知识,希望以后有机会为冬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