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线
序:
早些年前,江城楼附近并没有漆红的围墙,是可以随意进出的。那时中午如果有游人的话,十有八九是江城中学的学生,或凭栏眺望,或踱步于楼上,或倚窗览景,闲庭信步,俯仰于天地山水之间,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是那群有着和长流湖的波涛一样的傲气的学生才会选择的消遣。
而现在,白鹤子正百无聊赖地蹲在江城楼售票处门外的石质阶梯上,嘴里像电视剧里的一些人物含着狗尾巴草或者衔着长长的烟卷一样叼着一支透明笔杆的黑色中性笔。他狼狈地披着江城中学的校服,看上去就像一个过早辍学或者直接被学校轰出来的混混。
我刚才说的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现在江城楼四周砌起了围墙,成为了一个公园式的景区,而且还需要门票才能进入,票价不算便宜,成人票要花掉八十大洋。就这样,江城楼用这样一种方式被动地拒绝了那群学生――这其实也算是一种对文物古迹的变相的保护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方式――只是某种意义上充满了人为的铜臭味。
若说建围墙这件事没有招致某些激进的学生任何一点怨言也是不可能的,但是他们最后还是选择一言不发忍气吞声或者用一些隐晦的方式宣泄戾气。这些学生中大部分的行动是乘公交车时盯着从围墙内露出的江城楼顶端的一角,视线目不转睛地跟着它向后飞奔,直到彻底消失在他们的眼里。
而最激进的学生中最激进的那一个选择的也不过是在开始修建围墙后不久跑到江城楼的售票处大声背诵梁鸿的《五噫歌》――
“陟彼――北芒兮,噫――!……”
当时没几个人看得懂他在干什么,或许他们认为他正在大庭广众之下搞些什么复古风格的行为艺术。至于他为什么选择背诵《五噫歌》,而不是其他的名篇,比如《将进酒》之类的,在当时也没人能弄得一清二楚。当然这也随着他毕业后离开江城的脚步而变得更加无从知晓了。
也就只是如此这般了,江城楼毕竟不是他们家的。
白鹤子就这样默默地蹲坐在石阶上,如果不是偶尔眨一眨眼睛,转一转眼珠,恐怕会有人把他当作某位雕塑大师放错位置的最新作品。
江城楼对面是一条仿古的商业街,名唤“通和古道”,视线越过那一辆辆五颜六色的汽车和石质的高大牌坊,隐隐约约可以看见狭窄街道里成片的黄色望子,就像一片黄色的硫磺烟雾。但是比起那些黯淡无光的望子,更显眼的还是光彩夺目的LED灯牌。
“太正元年四月……”
让江城楼出名的是无名氏写的一篇《江城序》,据说国庆时若能背诵全文则可以免票进入景区。这一篇序景物之间勾勒出一笔壮阔,意蕴深沉,感叹时间流逝而抱负未竟的悲哀。既然是序,定会有余篇的,但是没有,一篇都没有,甚至连作者的名字都坠入历史的长河中溺死了。
――都坠入历史的长河中溺死了。
“……浩浩乎天宇坠长流,长流泱泱将何归?噫。”
作者是不是在长流湖上遇见了自己的结局?不得而知,一切戛然而止,终于一“噫”。而“将何归”究竟是指长流湖还是他自己,也无从得知。
或许没有人看懂他们在干什么。
白鹤子起身拍了拍黑色校裤上干净的灰尘,决定先去找点什么东西吃。人也是动物,是需要觅食的。或许走进游客缺缺的通和古道里找一家店买午餐会让自己的精神再一次放空。
――在被江城楼压得喘不过气来之前。
序:
早些年前,江城楼附近并没有漆红的围墙,是可以随意进出的。那时中午如果有游人的话,十有八九是江城中学的学生,或凭栏眺望,或踱步于楼上,或倚窗览景,闲庭信步,俯仰于天地山水之间,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是那群有着和长流湖的波涛一样的傲气的学生才会选择的消遣。
而现在,白鹤子正百无聊赖地蹲在江城楼售票处门外的石质阶梯上,嘴里像电视剧里的一些人物含着狗尾巴草或者衔着长长的烟卷一样叼着一支透明笔杆的黑色中性笔。他狼狈地披着江城中学的校服,看上去就像一个过早辍学或者直接被学校轰出来的混混。
我刚才说的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现在江城楼四周砌起了围墙,成为了一个公园式的景区,而且还需要门票才能进入,票价不算便宜,成人票要花掉八十大洋。就这样,江城楼用这样一种方式被动地拒绝了那群学生――这其实也算是一种对文物古迹的变相的保护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方式――只是某种意义上充满了人为的铜臭味。
若说建围墙这件事没有招致某些激进的学生任何一点怨言也是不可能的,但是他们最后还是选择一言不发忍气吞声或者用一些隐晦的方式宣泄戾气。这些学生中大部分的行动是乘公交车时盯着从围墙内露出的江城楼顶端的一角,视线目不转睛地跟着它向后飞奔,直到彻底消失在他们的眼里。
而最激进的学生中最激进的那一个选择的也不过是在开始修建围墙后不久跑到江城楼的售票处大声背诵梁鸿的《五噫歌》――
“陟彼――北芒兮,噫――!……”
当时没几个人看得懂他在干什么,或许他们认为他正在大庭广众之下搞些什么复古风格的行为艺术。至于他为什么选择背诵《五噫歌》,而不是其他的名篇,比如《将进酒》之类的,在当时也没人能弄得一清二楚。当然这也随着他毕业后离开江城的脚步而变得更加无从知晓了。
也就只是如此这般了,江城楼毕竟不是他们家的。
白鹤子就这样默默地蹲坐在石阶上,如果不是偶尔眨一眨眼睛,转一转眼珠,恐怕会有人把他当作某位雕塑大师放错位置的最新作品。
江城楼对面是一条仿古的商业街,名唤“通和古道”,视线越过那一辆辆五颜六色的汽车和石质的高大牌坊,隐隐约约可以看见狭窄街道里成片的黄色望子,就像一片黄色的硫磺烟雾。但是比起那些黯淡无光的望子,更显眼的还是光彩夺目的LED灯牌。
“太正元年四月……”
让江城楼出名的是无名氏写的一篇《江城序》,据说国庆时若能背诵全文则可以免票进入景区。这一篇序景物之间勾勒出一笔壮阔,意蕴深沉,感叹时间流逝而抱负未竟的悲哀。既然是序,定会有余篇的,但是没有,一篇都没有,甚至连作者的名字都坠入历史的长河中溺死了。
――都坠入历史的长河中溺死了。
“……浩浩乎天宇坠长流,长流泱泱将何归?噫。”
作者是不是在长流湖上遇见了自己的结局?不得而知,一切戛然而止,终于一“噫”。而“将何归”究竟是指长流湖还是他自己,也无从得知。
或许没有人看懂他们在干什么。
白鹤子起身拍了拍黑色校裤上干净的灰尘,决定先去找点什么东西吃。人也是动物,是需要觅食的。或许走进游客缺缺的通和古道里找一家店买午餐会让自己的精神再一次放空。
――在被江城楼压得喘不过气来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