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吧 关注:825贴子:20,257
  • 10回复贴,共1

刘伯承年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892年诞生
12月4日 (清光绪十八年壬辰十月十六日) 出生于四川省开县(今属重庆市)浦里区赵家场乡张家坝村。因在出生前两个多月,祖母,祖父相继去世,故乳名孝生。后取名刘明昭,字伯承。
据《刘氏家谱》记载,刘家祖籍原在湖北省荆州府江陵县,后来随着清朝初期“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迁到四川省云阳县关口乡定居,世代务农。清朝咸丰年间,刘伯承的祖父刘正富到开县浦里河畔开荒,迁居于赵家场对面的张家坝。父亲刘文炳(字虎臣,1862-1907)读了十多年的书,潜心修订了《刘氏家谱》,但读书入仕的愿望终究落空,不得不弃文务农,成为浦里河畔有名的”泥腿文人”。刘伯承的母亲周寅香(1864-1946)出身农家,虽识字不多,却能出口成章,明事达理,对刘伯承的成长有深刻的影响。
1897年五岁
入本村私塾读书,启蒙老师为任寿田,几个月后,改拜流落本村的任贤书为师,先后学习了《三字经》,《幼学琼林》,《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同时学会了长拳,八卦拳,棍棒和投掷等武术技艺。
1903年十一岁
读完五年私塾,随应县试的父亲刘文炳赴县城。目睹父亲因被人诬告为”倡优之后,违典应试“而被逐出考场,切身感受到社会的不公平。
1904年十二岁
秋 在私塾老师任贤书推荐下,转入灯草坝汉西书院免费就读。汉西书院是由廪生刘华英设法自筹资金在四川省开县开办的。刘华英主张“教育救国”,同维新派,洋务派人士有广泛接触,受到西方文化和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刘伯承在汉西学院就读两年多,开始接触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现代科学和时事政治常识。
1905年十三岁
本年清廷下诏废除科举
1907年十五岁
2月 父亲刘文炳病逝
春 以优异成绩考入四川省开县高等小学堂,进一步接受新式教育,开始接触一些进步思想和革命书籍。
5月 四川省开县浦里镇爆发红灯教起义,竖起“反清灭洋”的旗帜。
6月 四川省开县高等小学堂体操教员邵某(湖南籍)因参加镇压红灯教起义作战身亡,知县侯桐初在县城“忠烈“祠设灵堂祭奠。刘伯承和同窗好友邹靛澄,谢南城各送挽救一副。刘伯承所撰挽联为”战马长嘶浦河岸上湘楚壮士八面威风;昏鸦悲啼凤凰山下洞庭孤魂四季寂寞“横批”鸣呼哀哉“。


IP属地:重庆1楼2016-01-18 21:44回复
    你怎么了解的这么详细?我也是刘氏后人 永字辈 父亲朝字辈 国正文明太 天朝永治安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6-05-22 16:16
    收起回复


      IP属地:江苏3楼2016-06-22 08:46
      回复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6-22 09: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