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打交道最大的失败:你愤怒,他淡定。
喊叫、唠叨、说狠话,妈妈传递给孩子的讯息是你已经失控,孩子明白这一点以后,就会失去对你的尊敬,对你的管教不以为然,甚至动不动就激怒你。最后的结果是你对他的行为很难再有所要求和控制。如果一个孩子是在失控的环境里长大的,他的行为将慢慢会变得乖戾和不受约束。
平时对孩子说话的态度也需要认真对待,学会倾听。这是人跟人沟通的第一步,不仅对孩子,对你身边任何人都一样。倾听,意味着你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注。孩子想跟你说什么,不要插嘴,不要打断,不要随意批评、下结论。听完了,听明白了,再发表意见。日常说话的语气要温和。跟孩子说话、聊家常,要求孩子做他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尽量用平稳温和的口气,保持礼貌。不要大声嚷嚷,不能低声乞求,更不必神经质地唠叨个没完。要把日常“平和的语气”和必要时的“威严的语气”明确区分开来。
请多用欣赏赞许的口吻肯定孩子。孩子有了好的行为表现,你一定要把自己的喜悦和兴奋传达给他。只有“威严”的批评,没有“欣喜”的鼓励,孩子会产生误解,以为只有跟你作对和捣蛋才能引起你的注意。父母动不动对孩子咆哮其实也是一种家庭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