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吧 关注:256贴子:1,134

中考历史 快进来瞧瞧 有你需要的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世界古代史 主题1 史前时期人类与 上古人类文明
【主题阶段特征】约公元前三四百万年前~公元前27年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史前时期人类与上古时期的人类文明。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史前时期(原始社会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非洲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等地区,从约公元前3 500年开始,陆续开始出现国家,进入了奴隶社会,大河流域的东方文明出现。此后,欧洲的希腊、罗马也相继进入了奴隶社会,西方文明开始。


1楼2016-02-05 17:58回复
    考点一 人类的形成——南方古猿 三大主要人种 母系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公社(识记)
    人类 的形成 南方古猿 特征 能直立行走、使用天然工具、制造工具
    概况 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它经过长期的进化和劳动,终于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学会了制造工具。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多万年前形成
    四个进化阶段 (1)早期猿人,主要代表: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2)晚期猿人,主要代表: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3)早期智人,主要代表: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4)晚期智人,主要代表: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


    2楼2016-02-05 17:59
    回复
      人类的形成 三大主要人种 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黄种、白种和黑种人(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3楼2016-02-05 17:59
      回复
        人类 的形成 母系氏族公社 形成原因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出现了氏族,两个或几个氏族又组成部落。在最初的氏族中,由于群婚的缘故,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且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形成了以母系血缘为纽带的稳固的集团
        特点 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以母系血缘为纽带;群婚;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都以集体为基础(该亚传说)


        4楼2016-02-05 18:00
        回复
          人类 的形成 父系氏族公社 形成原因 (1)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以及手工业的进步,部落间的产品交换和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出现了。(2)男子主要从事犁耕农业和畜牧业,在经济中开始占主导地位
          概况 婚姻关系相对固定,人们开始“既知其母,又知其父”。家族长和氏族首领都是男性。男子开始支配社会,父系氏族逐渐取代母系氏族
          特点 男子在生产和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厄瑞斯忒的传说)


          5楼2016-02-05 18:01
          回复
            雄伟的狮身人面像横卧在埃及基沙台地上,守卫着卡拉夫王金字塔已达五千年之久。终年咆哮的风沙不断侵略这座庞大的石像,在长达五千年的岁月中,大半时间都被数吨流沙深埋地底。古埃及人常用狮子代表法老王,象征其无边的权力和无穷的力量,这种法老王既是神又是人的观念,促使了狮身人面混合体的产生。


            6楼2016-02-05 18:01
            回复
              古代亚非文明也被称为大河文明,指亚非大河流域孕育的东方上古文明(奴隶制度文明),包括古埃及(尼罗河)、古巴比伦(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古印度(印度河、恒河)和古代中国(长江、黄河)四大文明古国
              (1)经济上:农业文明。(2)政治上: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


              7楼2016-02-05 18:01
              回复
                大河流域的文明——人类文明的摇篮 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历史 古代埃及 发源地 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流域
                概况 约从公元前3 500年开始,尼罗河两岸陆续出现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3 000年,初步统一的埃及国家建立。国王自称是神的化身
                灭亡时间 公元前6世纪
                历史遗迹 金字塔:是国王(法老)的陵墓,是国王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体现了埃及人民的智慧和高超的建筑艺术、独特的审美情趣,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其他文明成就:狮身人面像、纯金面具、木乃伊)[2014年12(1)题已考]


                8楼2016-02-05 18:02
                回复
                  主题2 中古亚欧文明
                  【主题阶段特征】从公元五六世纪以后,亚洲、欧洲许多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先后进入了中古时代,其社会发展呈现出各自的特征。阿拉伯半岛实现统一;日本通过大化改新过渡到封建社会;查理·马特改革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丕平献土奠定了罗马教廷在西欧的地位;10世纪前后西欧城市的兴起瓦解着西欧封建制度,孕育着现代西方文明。


                  9楼2016-02-05 18:03
                  回复
                    考点一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日本大化改新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识记)周年热点导读:2015年是穆罕默德攻占麦加1385周年;伊斯兰教创立1405周年 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大化改新


                    10楼2016-02-05 18:03
                    回复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日本大化改新 时间 7世纪中期(646年)
                      背景 (1)国内: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矛盾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局混乱;(2)国际:中国隋唐的繁荣强盛
                      人物 孝德天皇(孝德天皇的年号是大化史称这次改革为“大化改新”);中臣镰足(力主改革的重要人物)


                      11楼2016-02-05 18:04
                      回复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日本大化改新 内容 (1)政治: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废除封建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2)经济: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即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度,统一租税);(3)文化上:仿照唐朝教育制度,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
                        性质 学习和模仿中国隋唐制度的封建改革
                        意义 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12楼2016-02-05 18:04
                        回复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时间 7世纪 地点 阿拉伯半岛(麦加)
                          背景 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为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仇杀,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在这种形势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
                          创始人 穆罕默德


                          13楼2016-02-05 18:05
                          回复
                            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1) 610年创立伊斯兰教;(2)在麦加传教失败;(3)622年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4)630年征服麦加,使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
                            统一国家的形成 征服麦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半岛各部落派代表到麦加朝觐,承认穆罕默德的独尊地位。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以宗教和地区为基础的社会)。8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


                            14楼2016-02-05 18:05
                            回复
                              【易错易混】大化改新是日本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的一次改革,它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1868年的明治维新是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标志。


                              15楼2016-02-05 18: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