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一,太原市动物园内,一年一度的新春庙会如期开幕。作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形式,“背棍”演出场地被游园的人群围得水泄不通,不同主题的双人组合表演,将中国传统文化演绎得灵动活泼。
“背棍”是一种起源于山西太原徐沟镇的民间艺术,被誉为“无言戏剧”“空中舞蹈”。
所谓“背棍”,即在一个成年男子的背后竖起一根铁棍,铁棍上绑着一个儿童演员,随着男子的步伐起伏,铁棍上的小演员就会飘舞起来。
第五次参加庙会演出的“张氏背棍表演艺术团”负责人告诉记者:“背棍艺术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这次我们表演的‘狸猫换太子’‘穆桂英挂帅’‘打渔杀家’等等,都是以中国的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为主题。跟随音乐的节奏,下面成年人有节奏的舞动也会带动上面孩子一起一伏,加上孩子手部的动作,显得非常活泼、热闹、红火。这次我们一共有70多人来到太原表演,成年人基本上都有十多年的演出经验,而这些小孩子别看都只有3、4岁,但他们也都很喜欢这门艺术。在我们村里还有个有趣的说法,就是小时候上过背棍的女孩子将来都会嫁得好,而参与背棍表演的主要也都是小女孩儿。”
说话间,进园来逛庙会的市民也越来越多,很多人都会在背棍艺术表演区域前驻足、拍照。除了欣赏精彩的演出,很多人也对小孩子如何立于成年人的头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张氏背棍表演艺术团”的负责人一边帮演出的孩子换服装,一边向记者揭秘道:“其实现在的背棍设备已经进行了多次改良,成年人和孩子分别将一个铁架子绑在腰间,孩子的架子还包括脚踩的部分。两边都绑好后,再将孩子的架子插在成年人的架子上,这样表演和休息的时候都比较方便。”粉墨登场的孩子们在空中舞动水袖,身着戏服的成年人踩着锣鼓点儿扭动身躯,背棍艺术演绎出属于太原市的浓浓年味儿,营造出了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
“背棍”是一种起源于山西太原徐沟镇的民间艺术,被誉为“无言戏剧”“空中舞蹈”。
所谓“背棍”,即在一个成年男子的背后竖起一根铁棍,铁棍上绑着一个儿童演员,随着男子的步伐起伏,铁棍上的小演员就会飘舞起来。
第五次参加庙会演出的“张氏背棍表演艺术团”负责人告诉记者:“背棍艺术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这次我们表演的‘狸猫换太子’‘穆桂英挂帅’‘打渔杀家’等等,都是以中国的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为主题。跟随音乐的节奏,下面成年人有节奏的舞动也会带动上面孩子一起一伏,加上孩子手部的动作,显得非常活泼、热闹、红火。这次我们一共有70多人来到太原表演,成年人基本上都有十多年的演出经验,而这些小孩子别看都只有3、4岁,但他们也都很喜欢这门艺术。在我们村里还有个有趣的说法,就是小时候上过背棍的女孩子将来都会嫁得好,而参与背棍表演的主要也都是小女孩儿。”
说话间,进园来逛庙会的市民也越来越多,很多人都会在背棍艺术表演区域前驻足、拍照。除了欣赏精彩的演出,很多人也对小孩子如何立于成年人的头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张氏背棍表演艺术团”的负责人一边帮演出的孩子换服装,一边向记者揭秘道:“其实现在的背棍设备已经进行了多次改良,成年人和孩子分别将一个铁架子绑在腰间,孩子的架子还包括脚踩的部分。两边都绑好后,再将孩子的架子插在成年人的架子上,这样表演和休息的时候都比较方便。”粉墨登场的孩子们在空中舞动水袖,身着戏服的成年人踩着锣鼓点儿扭动身躯,背棍艺术演绎出属于太原市的浓浓年味儿,营造出了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