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井江吧 关注:107贴子:1,242
  • 3回复贴,共1

日本平安时代的服饰文化-转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这里借日本漫画家大和和纪的《源氏物语》中的彩图来加以说明
1 “裳着”时的衣装
“裳着”即女性的成人式,“裳”是古代贵族礼装的衣裙。第一次把额发向上结起,穿上绚丽的“裳”,束起腰带,是女孩子们迈向成人的标志。而负责在仪式中结腰带的“腰结役”非常重要,通常由父亲或有德望的人来担当。图中的明石姬的“腰结役”是冷泉帝的正妻秋好中宫。


1楼2016-02-20 18:01回复
    2 “斋宫”的衣装
    斋宫的衣装是在十二单上再套一层“小忌衣”,头发梳成“御垂发”,头上装饰的是金属制的“心叶”,从前额两侧垂下“日阴系”(我不懂古文,这个单词直译过来就是“背阴的线或纱”,当然原意不可能这么搞笑)。最后在胸襟处插入“帖纸”,手中再持一把“桧扇”,斋宫的形象就大功告成了

    3 “尼姿”
    这介绍的是贵族女子的出家人装束。在几层深灰色的“挂”(不是这个字,左边衣字旁右边一个“圭”字)上套上法衣——袈裟,手持念珠,将女性视逾生命的青丝斩落成“尼削”,也需要相当的觉悟吧,如图中的女三之宫(即三公主)。

    4 壶装束
    就是女性徒步外出或旅行时的装束。或是将外衣披上,遮过额头,这叫“衣被き”(泷泽秀明饰演的源义经就曾以这种形象登场,令人十分惊艳);或是戴上“市女笠”,笠下垂着薄布遮住面孔,这层薄布即“虫垂れ”。足缠“脚绊”,履草鞋。

    5 舞乐装束
    图为光源氏与头中将在赏红叶时舞的“青海波”,萌黄的袍子上装饰着青海波中的千鸟,下身着绘着波浪纹样的“下袭”,携螺钿千鸟的太刀。头上的冠是倭舞所用之物。


    2楼2016-02-20 18:06
    回复
      12 美人的条件
      在那时,女性之美是由背影来决胜负的。
      首先,头发的量须多,且直,这是美人的先决条件。
      按当时的规矩,贵族女子们即使对着丈夫也须以扇遮面,所以大家只能用背影来一争高下。走动时用膝盖,务求仪态娉婷,曰“膝行”。

      13 日常衣着
      穿上单和绔之后,再套上几枚挂,这就是贵族女性的常服。把十二单的裳和唐衣去掉后,在表着上穿“小挂”,便成了略装。夏天以另一层单来代替挂,套在单上;冬天则在挂里絮上薄棉御寒,以此来适应温度的变化。
      单:要考虑好和挂的颜色搭配再选择。一般都是白色的,和五つ衣搭配有时会用红色或蓝色等。
      挂:做的比身丈要长一些,质地是绫或其他织品,里子用平绢。夏装用较薄的材料来制作。

      14 武官的正装——束带、阙腋袍
      武官们担任宫城警备及行幸的护卫等工作,所以他们的装束相对于文官来说更便于行动。和文官不同,武官袍的两腋处是开放式的,而且裾更长,活动时折叠起来,以束带别在腰间。左腰处悬着太刀,背负盛箭用的“平胡箓”。
      卷缨冠:武官用的冠。将缨卷起,用细金属圈将黑色的马尾毛编成放射状装饰在左右。

      武官的弓与箭
      箭:举行仪式时使用平胡箓盛放被装饰过的白色羽箭。为防衣服被羽箭刮伤,在平胡箓中塞一层叫做“间塞”的纸。
      弓:日本的弓,从中间靠下的部分来握住,这是它的特征。为了提高强度及美化外形,涂上了漆之类等。

      15 贵族的日常衣着——直衣
      直衣是天皇及公卿们的日常衣着,除了禁色及象征位阶的颜色之外可自由选择颜色。平常是戴着乌帽子,手持折扇,在比较郑重的场合则是戴冠,直衣还要配“下覆”。直衣本是在私邸时穿的,但像源氏那样的位高权重者以直衣的形象参内也是被允许的。
      直衣:夏天以“罗”来裁制,通常年轻人穿“二蓝”,壮年穿“缥”(浅蓝)色。年龄及地位越高颜色越淡
      帖纸:将和纸等对折揣入怀中,可以用来写和歌的随笔,也可以像今天的面巾纸一样使用
      乌帽子:成人的男性贵族所戴之物,没有身份及文武的区别。11世纪前后分化为“立乌帽子”及“风折乌帽子”两种
      蝙蝠:是在竹骨上只贴一面纸的夏天用的扇因展开后形似蝙蝠而得名
      指贯:是一种在末端结入“括绪”(细绳)的绔。质地用绢,做得相当宽松

      16 文官的正装——束带
      束带是男性贵族参内(在内里出勤)时的职业装。根据位阶不同,束带的颜色、纹样、质地也不同。一位至四位是黑色,五位是绯色,六位是蓝色。根据衣装的颜色,地位的高低一目了然。
      笏:笏是持在右手中的细长的板,原是作以正威严之用。举行仪式等时候把相关的备忘录写在笏纸上,贴在笏的里侧
      笄:定冠的簪子
      垂缨冠:文官用的冠。武官穿“衣冠”及“冠直衣”时也会戴它
      缝腋袍:文官或武官的高位者所用之袍。腋下缝起,尾端带着“襕”
      襕:指衣服前身尾端处所连带的横裂部,是缝腋的束带独有的特征。襕的左右突出部分叫做“蚁先”
      浅沓:用涂过漆的桐木做成,内底垫着“沓敷”,配着白袜穿

      平安时代文官装束 - 布袴 仅次于束带的准礼服,广泛用于公卿,殿上人与官人间

      平安时代武官装束 - 武官之束带 多用于六卫府的武官


      4楼2016-02-20 18:17
      回复
        补充:御帻冠与御金巾子冠
        御帻冠——天皇在举行祭神仪式时所戴之冠,用“巾子”把缨扎起,在后部打结,垂下。
        御金巾子冠——天皇的日常用冠,为了固定易摇曳的缨而使用了包着金箔的巾子纸。

        自从团扇从中国传入日本以后,就受到了广泛的使用,到了平安时代更发展成了桧扇,蝙蝠等,大约产生于十世纪半前后


        6楼2016-02-20 20: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