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夏季,我来到秦岭深处一个保护区找朋友玩,在沟里转了一整天,却没有多少收获,眼看天色渐晚,乌云开始在不远的高山上聚拢起来,朋友说:要是下大雨的话,出山的路多半会冲毁,因此可能就要等好几天才能修好。这听起来非常让人懊恼,于是我们决定赶快转点,趁着还来得及赶路回县城再做打算。朋友那辆小踏板摩托车应付起山路来相当吃力,虽然马力略猛,但稳定性很差,一路上让人提心吊胆。还好不久就翻过了垭口,林子渐密,潮湿阴暗,朋友说这周边山里保护的最好的一片山林,除了修了这条盘山土路外,几乎见不到人为扰动的痕迹,他还曾在这条路上见过豹猫和羚牛。突然路边飘出这只叶黄色的蝴蝶,随车飞了几下便落到路面上。我马上叫停,倒是朋友着急赶路,有点儿不情愿的停下车来。由于气温较低,蝴蝶还算配合,虽然光线不太好,拍出的效果还算满意。

中国黛眼蝶属种类目前已记载90余种,是世界上该属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家,由于环境多样,该类群高度分化,是近年来分类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在秦岭,黛眼蝶幼虫的寄主因种类而异,有的取食禾本科杂草,另外一部分种类取食竹类,而由于寄主分布限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不同种类成虫的活动海拔;加之不同种类一年一代或多代的生存策略差异,在不同月份、不同生境,你都会见到完全不同的黛眼蝶种类。Lethe属早期被李传隆老先生翻译为国文“竹眼蝶”,突出了该类群幼生期部分种类取食竹类的特征。该类群种类翅面斑纹大多较暗较深,与艳俗相对立,却仍给人以端庄的美感,1994年《蝶志》中周尧老先生故将中文属名改为“黛眼蝶”,更具古典文学神韵。
奇纹黛眼蝶分布陕西四川甘肃湖北等地,后来我也在其他地方拍到,但并不如这张满意。这张其实拍的也一般,只做到了简单的影像记录,除了主体清晰角度略正外没有其他太多优点。这次比赛纯属打个酱油,一方面支持一下勤劳的吧务,这次比赛显然让贴吧热闹了一番;另一方面是希望大家能多关注一些并不是那么大型或艳丽的本土蝴蝶类群,毕竟美丑之分只是人类自己定义的标准,而大自然创造出的生态多样性绝对是值得人类赞美、欣赏和保护的。

中国黛眼蝶属种类目前已记载90余种,是世界上该属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家,由于环境多样,该类群高度分化,是近年来分类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在秦岭,黛眼蝶幼虫的寄主因种类而异,有的取食禾本科杂草,另外一部分种类取食竹类,而由于寄主分布限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不同种类成虫的活动海拔;加之不同种类一年一代或多代的生存策略差异,在不同月份、不同生境,你都会见到完全不同的黛眼蝶种类。Lethe属早期被李传隆老先生翻译为国文“竹眼蝶”,突出了该类群幼生期部分种类取食竹类的特征。该类群种类翅面斑纹大多较暗较深,与艳俗相对立,却仍给人以端庄的美感,1994年《蝶志》中周尧老先生故将中文属名改为“黛眼蝶”,更具古典文学神韵。
奇纹黛眼蝶分布陕西四川甘肃湖北等地,后来我也在其他地方拍到,但并不如这张满意。这张其实拍的也一般,只做到了简单的影像记录,除了主体清晰角度略正外没有其他太多优点。这次比赛纯属打个酱油,一方面支持一下勤劳的吧务,这次比赛显然让贴吧热闹了一番;另一方面是希望大家能多关注一些并不是那么大型或艳丽的本土蝴蝶类群,毕竟美丑之分只是人类自己定义的标准,而大自然创造出的生态多样性绝对是值得人类赞美、欣赏和保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