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发现的泥板上,有公元前1100年亚述人采用的古巴比伦(约公元前十九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历的12个月的月名。因为当时的年是从春分开始,所以古巴比伦历的一月相当于现在的三月到四月。一年12个月,大小月相间,大月30日,小月29日,一共354天。为了把岁首固定在春分,需要用置闰的办法,补足12个月和回归年之间的差额。公元前六世纪以前,置闰无一定规律,而是由国王根据情况随时宣布著名的立法家汉谟拉比曾宣布过一次闰六月。自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2~前486年在位)后,才有固定的闰周,先是8年3闰,后是27年10闰,最后于公元前383年由西丹努斯定为19年7闰制。
巴比伦人以新月初见为一个月的开始,这个现象发生在日月合朔后一日或二日,决定于日月运行的速度和月亮在地平线上的高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塞琉古王朝的天文学家自公元前311年开始制定日、月运行表,现选取一段如下:这个表只有数据,没有任何说明。它的奥秘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终于被伊平和库格勒等人揭开他们发现,第四栏是当月太阳在黄道十二宫的位置,第三栏是合朔时太阳在该宫的度数(每宫从 0°~30°),第三栏相邻两行相减即得第二栏数据,它是当月太阳运行的度数 。例如第二行 22°432424+30°,减去第一行23°64422,得七月太阳运行29°36402,而第二栏每组各相邻行的数据之差为一常数,即±18。若以月份为横坐标,以太阳每月运行的度数为纵坐标绘图,便可得三条直线。前三点形成的直线斜率为+18,中间六点形成的直线斜率为-18,后四点形成的直线复为+18。前两条线的交点的纵坐标=M=30°159,后两条线的交点的纵坐标=m=28°103940,而太阳的月平均行度:
[230-01]。若就连续若干年的数据画图,就可得到一条折线。在这条折线上两相邻峰之间的距离就是以朔望月表示的回归年长度,1回归年[230-02]朔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