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森林工程专业的发展前景
3.1 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1.1 加强森林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
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浪潮中,大城市、经济效益好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已开始转向高学历、专业化、名牌学校、有实践经验等,而森林工程等偏门专业的需要越来越少。所以应让森林工程专业的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人才需求趋势,扬长避短,使自己能立足本专业,能学以致用,学有所用;从另一角度来看,加强森林工程专业的自身建设,充分吸收前沿科学成果,加快专业改革步伐,以培养学生对森林工程专业学习的兴趣,这样利于专业本身的良性循环。
3.1.2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增强学习目的性
从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在1994年实行双向选择后,森林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加入人才市场的自由竞争,走出林业系统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这可以看出森林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将部分或更多地超出林业领域就业是一种趋势。随着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后。学生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林业目前处于低谷的形势下,部分学生对到林业行业就业的观念明显减弱。针对这种形势,必须加强对学生思想的了解,加强对社会就业、人才等信息的收集工作,使他们至于去为不切合实际的人才竞争而学习。这样,使这部分学生能在有目的的前提下学一些有益以后就业的知识,可使学生有安定的思想去进行森林工程专业课程的学习。
3.1.3 加强学术交流,增进学生对专业最新动向的了解,培养学生专业兴趣
长期以来,由于林业院校学术交流这个环节较为薄弱,学生对森林工程专业最新动向缺乏了解,造成学生认为该专业走进“死胡同”,对它缺乏兴趣。今后,应大力加强校内、校际、国际问的学术交流,充分展示森林工程专业的最新发展动向和未来前景,以浓厚学生专业兴趣,使专业思想和得到加强。
3.1.4 邀请有成就校友返校和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树立学习、就业信心
面对就业期望值和专业间的差距,很多学生对森林工程专业产生了悲观情绪,认为此专业毕业没什么用处,造成学生厌学情绪。针对这种情绪,可以通过经常邀请有成就森林工程专业校友返校做报告等形式,使学生能了解本专业的作用,消除其厌学情绪,加强其专业思想。
3.2 加快教学改革步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校企业化已是必然趋势,而学校也将演变成培养人才的一个企业单位。自主择业后,学生能否更多更好地分配下去,将决定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所以,应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3.2.1 更新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目标
21世纪,将是人才竞争的世纪,企业与企业之间将需要更多的高新人才,要有一个观念的转变,以解决办学教育模式问题,改革原来专业划分过窄、学科分割过细的旧模式,确立基础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综合素质的培养,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使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走向新世纪。
3.2.2 调整专业布局
调整全国的森林工程专业的专业布局,该并的并,要统筹规划。如:面向21世纪森林工程主干学科《木材生产技术与管理》,覆盖现有的《森林采伐学》《木材运输学》《贮木场学》《木材生产规划》课程;另一门学科《工程索道》拓宽知识面,包括林业架空索道、货运索道、旅游索道和缆索吊车等;开设国内外森林工程研究动态课程。从全局出发,专业设置合理,专业知识面要宽,有目的、有方向、有步骤地对森林工程进行扩展,使森林工程专业形成具有现代“宽口径” 的专业。
3.2.3 更新教学内容
为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森林工程专业应加强学生知识体系的建设,给学生宽厚的知识,建立新型的课程体系,增加新的课程内容。加强基础课的教学,减少专业课理论教学时数,提高实习经费,增加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采用选修课、学分制,扩大学生对一些课程的选修,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科技发展的新成就引进课堂,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
3.2.4 改进教学方法
面向新世纪,要求高校培养大学生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创造性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在“软件”上,要改革传统落后的“填鸭式”或“灌输式”教学方法,加强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以增加学生思维空间;在“硬件”上,校内要加强实验室建设,发挥实验室功能,校外要加强实习基地建设,采用多种渠道办学方式,让学生有综合素质教育的机会。
3.3 加强学术队伍建设
针对本学科正高职称年龄偏高的弱点,要加速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培养,除陆续选派培养对象出国深造外,主要通过在职培养的方式,如在职攻读研究生、在职学位进修等提高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同时在学术队伍的建设中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教育,不断提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使他们在业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4 发挥森林工程专业“宽口径” 的优势,走拓宽之路
改革现有的培养方向,森林工程是森林资源建设与保护、开发与利用中的非生物工程,将森林工程专业覆盖面拓展到上至森林资源建设中林中非生物工程,下至木材产品粗加工工程。一条工程主线贯穿林业生产过程,体现了新林业的思想。即人类对森林的给予与索取,辨证地、有机地统一思想。森林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真正在林业建设和林业可持续发展中大显身手。
在原来森林采运工程专业开拓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森林工程专业的内在潜力,预测未来人才的发展趋势,作好专业的发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