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吧 关注:506贴子:7,132
  • 29回复贴,共1

【权力重组】“杨瑄弹劾案”及其对天顺初政的影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信阳师范学院历史系 庞乃明撰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6-03-29 18:13回复
    摘要:“杨瑄弹劾案”是天顺初御史对曹吉祥、石亨专政的积极抗争。曹石乱政导致的zhengzhi黑暗zhengju动荡是其发生的客观原因,各路御史的职业责任感和刚正敢言的良好素质是其内在原因。“杨瑄弹劾案”促成夺门集团的分化组合,导致徐有贞内阁的垮台;促成明英宗的态度偏转,标着曹石zhengzhi巅峰期的结束;促成李贤内阁的策略调整,为其拨正纷乱创造了条件。它是天顺初政发生质变的契机。
    关键词:“杨瑄弹劾案”;天顺初政;“夺门之变”
    中国分类号:K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59-8095(2000)03-0024-06
    收稿日期:1998-08-12
    作者简介:庞乃明(1970—)男,河南信阳人,河南信阳师院历史系讲师。


    2楼2016-03-29 21:44
    收起回复
      天顺元年的“杨瑄弹劾案”是天顺初御史对曹吉祥、石亨斗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其首发者是监察御史杨瑄,继起的有十三道监察御史,并一度引起明英宗的高度重视,但最后却以失败而告终。“杨瑄弹劾案”的失败是曹石zhuanzheng下的必然结果。但它对天顺初政的影响是巨大的。
      “杨瑄弹劾案”是在曹石乱政、zhengju黑暗、动荡的背景下发生的。景泰八年正月,在徐有贞的策划下,曹吉祥、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复辟,改元天顺。天顺初,夺门等人以再造之功恃宠专权、抢预朝政,使这一时期的明朝zhengju陷入极度混乱之中。首先,他们借皇帝眷顾, 操进退之柄,打破了正常的任官程序。复辟的当月,在曹吉祥诸人的唆使诱逼下,于谦就以“谋立外藩”的罪名惨遭杀害。之后他们又任意罗织,广为株连,对原内阁诸臣或指为奸党加以杀戮,或视为不忠远谪边卫,或削籍为民,或勒令致仕,殿阁为之而空。对六部堂上等官,也以种种方式驱遣调斥。天顺元年二月,石亨借口南北二京尚书都御史员多,强求予以裁处,结果多人被外调,多人被令致仕,其中南京各部所受冲击最为严重。大臣如此,小臣外官更不在话下。陈汝言主政兵部期间,就曾秉承石亨指意,对天下都司边吏大加裁调,以至调整殆遍。在窜斥朝臣的同时,曹石又呼朋引类,趁机安插私人,以确保权力的巩固与集中。据统计,仅在天顺元年,经由曹吉祥、石亨等人奏保推荐得升尚书者就有三人,升调侍郎者十数人,侍郎一下难以数计。更有甚者,为了控制内阁,石亨还屡屡保荐阁员。夺门的当日,他就推荐了素与交密的徐彬入阁预机务,排挤出徐有贞、李贤后,又多次推荐名声狼藉的贵州左参议卢彬和南京太常少卿王谦入阁办事,只是由于英宗不允而未能得逞。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6-03-29 23:43
      回复
        楼主纯手码。。你最后一段也太长了吧。。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6-03-30 00:29
        收起回复
          完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6-03-31 00:58
          收起回复
            杨瑄,字庭献,江西丰城人,景泰五年进士。七年试贵州道监察御史。天顺改元,实授江西道。《明史》本传言其“刚直尚气节”,敢言时弊。实授宪职后,杨瑄被派往畿内印马。当时河间一带连年水涝,百姓饥疫,处境极为困难,杨瑄对此寄予了深切同情。就在印马过程中,杨瑄意外发现了曹吉祥、石亨的非法占地行为。天顺元年春,河间等地还是遍地积水,惟有一乡田在高埠,小民种麦,日望收获,石亨却派家人立标数界,将其强行霸占。该府饶阳县可堪耕种的土地只有千余顷,而曹吉祥抑逼有司,企图占为己有。一边是哀鸿遍野,一边是权佞强霸,身为御史的杨瑄,心情实难平静。强烈的义愤和责任,使他感到必须把曹石的不法行径奏闻朝廷。回京后,杨瑄立即上奏弹劾,请求朝廷严加禁止,以儆效尤。同时要求派员复勘,将所占百姓土地悉数归还。明英宗对杨瑄的弹章十分重视,立即召见阁臣徐有贞、李贤,二人皆白:“瑄所言公正,部避权佞,宜从其请”。[5]英宗也嘉其敢言,连夸真御史,并命吏部记名,以备擢用。杨瑄不畏权贵,首发曹石之恶,极大鼓舞了各路言官的斗争勇气。不久,十三道监察御史张鹏、周斌等人也准备和章纠弹曹石诸不法事。一时间形成了向曹石宣战强大的zhengzhi声势。曹石恐惧,向英宗涕泣以请,大言夺门有功,并对诸御史反行诬告。污称张鹏是已诛宦官张永之侄,声言张鹏等人的纠弹是结党排陷,是对复辟后清理张永等人的倒算,目的是为张永报仇。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16-03-31 01:18
            回复
              英宗本以夺门复位,对此不堪忍受,遂命尽逮诸御史。第二天明英宗于文华殿诘问御史,周斌等人手持弹章,且读且对,神色自若,其历数曹石罪恶,以至英宗也默然难对。但在曹石诸人的不断泣请下,英宗“以主先入之撍,竟莫能回”,[6]还是将杨瑄等人关进了监狱。为了消除政敌,打击言路,石亨又趁机兴狱,究查主使。他们嗾使王铉、门达能人弹劾右都御使耿九畴等人,诬称其阿附内阁,“排斥勋旧”。[7]结果,徐有贞、李贤、耿九畴等人被捕入狱。后来徐有贞、李贤被贬为远方参政,杨瑄、张鹏等人充军铁岭,监察御史多人外放为知县。至此,由杨瑄首发的反曹石斗争结束,“杨瑄弹劾案”画上了失败的句号。
              “杨瑄弹劾案”虽然失败了,但其对天顺初政的影响是巨大的。总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16-03-31 01:54
              回复
                新来望指点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4-02 18:15
                收起回复
                  其实,旧时汉月这一段写得比该作者精彩。。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6-04-04 13:08
                  收起回复
                    这个帖子被莫名其妙删了好几个回帖。


                    20楼2016-12-07 00:4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