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触烙画的时间不长,属于初学,以前是画国画的,感觉烙画很适合自己,便开始尝试,作为新人,难免会有各种懵懂,因此发文以探讨,望有识之士不吝赐教。
在烙画之前,我查阅了很多资料,最终选择了椴木板作为材料,按照网上教习的流程,先打磨,再用玛瑙刀压一遍,我用的不是玛瑙刀,而是替代品,边缘比较光滑的木梳。打磨工具用的是某宝买的打磨专用品(四面三级抛光块又叫打磨块),这小东西很好用,抛光之后非常光滑,可不是做广告,就是介绍一下过程。
抛光之后,用木梳刮一遍,我个人感觉作用不是很大,椴木板比较软,烙画的时候笔痕比较重,我用的烙画笔是台湾款的,价格挺贵,用起来也不是太理想,主要是笔头不合意,我正打算自己做几个笔头。
精细的画面需要打底稿,我一般是把画作打印出来,背面用铅笔涂匀,然后拓在画板上,这个没什么技术含量,也比较简单。
接下来就是实际操作了,初学者最难掌控的是温度,这个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说多了也没用,关键是自己体会,我第一幅作品就是这样摸索中画出来的,就是之前发的枯树枝那副,到了第二幅鹰,对温度的掌握已经有了些许了解,同时,对笔尖愈加的不满意,台湾这款产品,笔尖不大适合勾线,必须得自己做一个勾线专用的。
下面说说烙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大家探讨。
以前画国画工笔的时候,都是先用墨定色,确定基调,然后再染色,烙画我是不染色的,也是从浓到淡,这需要对烙笔比较熟悉才行,而且我发现,烙画到一个小时之后,就不太好上颜色,但笔的温度却又很高,不知道为什么。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烙画的时候,下笔时,要先在废木板上点一下,这是为了给笔降温,避免颜色过重,毁了作品,当然这也不是必须要有的步骤,还是要看个人对烙笔性能的掌握。
因为我的烙画,都不大,人物或动物的眼睛非常难画,主要原因是烙的颜色不是太重,吧里的其他大神们,点睛的时候,是不是要辅助黑色的马克笔对眼睛进行修饰呢?再用白色的马克笔点高光?如果是单纯的用烙笔,如果烙画的眼睛太小,几乎无法画的太细腻,这可能和我的烙笔描线太水有关。希望有大神为我解惑。
烙画就像素描,需要反复修正画作,但我感觉只要是上了颜色的地方,再加深时候,就不太好着色。
描线的时候,由于椴木板木质比较软,真心不太好把线走直,再加上我的笔头不好用,效果离我的要求差了不少。
烙字看着简单,其实是有很多讲究的,要考虑书法中的笔意,浓淡渐变,字要是较小也就算了,要是比较大,就得非常小心的烙。
画完之后,需要喷漆,我买的喷罐,第一次喷的不是很成功,主要是喷的比较薄,烙画喷漆之后,颜色会变深,也更加有立体感,大家还记得周星星在《唐伯虎点秋香》里面画画之后,喷了一口仙水,然后画面就变得有质感起来,烙画上清漆大概也是这种感觉,最近这幅,我打算把清漆喷的厚一下,喷一次,抛光一次,过几天让大家看效果。
下面问几个问题,希望有识之士能解惑:
一是我打算用金色楠木烙画,那玩意行吗?
二是贴吧里有人说,椴木板都是用胶粘的,高温加热有致癌物,用什么木头致癌物能少点呢,不是说没有,少点就行。
三是我用素描纸试了试,感觉还行,不过烙画还是在木板上有感觉,看着高大上,大家认为呢?
在烙画之前,我查阅了很多资料,最终选择了椴木板作为材料,按照网上教习的流程,先打磨,再用玛瑙刀压一遍,我用的不是玛瑙刀,而是替代品,边缘比较光滑的木梳。打磨工具用的是某宝买的打磨专用品(四面三级抛光块又叫打磨块),这小东西很好用,抛光之后非常光滑,可不是做广告,就是介绍一下过程。
抛光之后,用木梳刮一遍,我个人感觉作用不是很大,椴木板比较软,烙画的时候笔痕比较重,我用的烙画笔是台湾款的,价格挺贵,用起来也不是太理想,主要是笔头不合意,我正打算自己做几个笔头。
精细的画面需要打底稿,我一般是把画作打印出来,背面用铅笔涂匀,然后拓在画板上,这个没什么技术含量,也比较简单。
接下来就是实际操作了,初学者最难掌控的是温度,这个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说多了也没用,关键是自己体会,我第一幅作品就是这样摸索中画出来的,就是之前发的枯树枝那副,到了第二幅鹰,对温度的掌握已经有了些许了解,同时,对笔尖愈加的不满意,台湾这款产品,笔尖不大适合勾线,必须得自己做一个勾线专用的。
下面说说烙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大家探讨。
以前画国画工笔的时候,都是先用墨定色,确定基调,然后再染色,烙画我是不染色的,也是从浓到淡,这需要对烙笔比较熟悉才行,而且我发现,烙画到一个小时之后,就不太好上颜色,但笔的温度却又很高,不知道为什么。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烙画的时候,下笔时,要先在废木板上点一下,这是为了给笔降温,避免颜色过重,毁了作品,当然这也不是必须要有的步骤,还是要看个人对烙笔性能的掌握。
因为我的烙画,都不大,人物或动物的眼睛非常难画,主要原因是烙的颜色不是太重,吧里的其他大神们,点睛的时候,是不是要辅助黑色的马克笔对眼睛进行修饰呢?再用白色的马克笔点高光?如果是单纯的用烙笔,如果烙画的眼睛太小,几乎无法画的太细腻,这可能和我的烙笔描线太水有关。希望有大神为我解惑。
烙画就像素描,需要反复修正画作,但我感觉只要是上了颜色的地方,再加深时候,就不太好着色。
描线的时候,由于椴木板木质比较软,真心不太好把线走直,再加上我的笔头不好用,效果离我的要求差了不少。
烙字看着简单,其实是有很多讲究的,要考虑书法中的笔意,浓淡渐变,字要是较小也就算了,要是比较大,就得非常小心的烙。
画完之后,需要喷漆,我买的喷罐,第一次喷的不是很成功,主要是喷的比较薄,烙画喷漆之后,颜色会变深,也更加有立体感,大家还记得周星星在《唐伯虎点秋香》里面画画之后,喷了一口仙水,然后画面就变得有质感起来,烙画上清漆大概也是这种感觉,最近这幅,我打算把清漆喷的厚一下,喷一次,抛光一次,过几天让大家看效果。
下面问几个问题,希望有识之士能解惑:
一是我打算用金色楠木烙画,那玩意行吗?
二是贴吧里有人说,椴木板都是用胶粘的,高温加热有致癌物,用什么木头致癌物能少点呢,不是说没有,少点就行。
三是我用素描纸试了试,感觉还行,不过烙画还是在木板上有感觉,看着高大上,大家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