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sa.baidu.com/forum/w%3D580/sign=08b796e8560fd9f9a0175561152cd42b/a910d158ccbf6c816345957cbb3eb13532fa4042.jpg)
(给李宗盛大叔写了点东西)
喜欢听李宗盛也是最近两年的事,最初有印象的是高三的时候听《领悟》,看辛晓琪那个哭得狼狈至极的MV,听她说这首歌背后的故事。
大概就是学古典乐的她觉得自己不适合歌坛,李宗盛说你别退出我好好给你写首歌。但是当《领悟》写出来后李宗盛很抱歉的对辛晓琪说,晓琪不好意思,这首歌可能不会让你红起来。这首歌太难唱了,音域太广,旋律也不够朗朗上口。辛晓琪当时正面临情感挫折,几乎没法好好录这首歌,演唱会上也是一唱就哭。
李宗盛为什么就可以,写出这样的歌。让人一听就想哭,听了很多次以后,更想哭。
后来听他的《匆匆》和《山丘》,更是钦佩得五体投地。在轻描淡写之间,把无数难以启齿的情绪和哀愁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样的功力不仅仅是遣词造句的登峰至极,更是对生活的彻底感悟。
山丘
越过山丘
虽然已白了头
喋喋不休 时不我予的哀愁
还未如愿见着不朽
就把自己先搞丢
匆匆
那些褪色青春梦 普通的不能再普通 你肯定懂
青春期 熬夜 冲锋 上小县城的高中 已光荣
路的尽头的少年宫 兀自沉默在风中 无言相送
那一年一首远方的歌 说什么往事如风
我离家读书早,每次听到《匆匆》的这一段,儿时妈妈送我上车目送我远去的场景都历历在目。青春期的那些故事都已经可以成为笑谈,仿佛太把一切当回事会显得落后。偶尔想起时,遥远的背景都蒙上一层轻柔的烟雾,就像那个小县城的灰蒙蒙的空气,飘在天空中的灰尘,还有旧旧的墙壁的颜色。
李宗盛这两年动笔越来越少了。他给New balance拍的过一个广告叫《致匠心》,在里面娓娓说着自己做吉他的心得,我很少把一个广告看这么多遍。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做什么都让你觉得认真动情。唱歌是,做吉他是,写词也是。
《给自己的歌》首唱于纵贯线巡回演唱会台北站(告别演唱会)上,甫一唱出,这首歌就在华语乐坛引起了巨大轰动。李宗盛停笔多年,一出手,便是不凡,这首歌获得第二十二届台湾金曲奖最佳作词,最佳作曲,最佳歌曲三项大奖。
《给自己的歌》一推出就大获成功,歌词依然是字字珠玑,每一句都生生砍到人心里去。
马上就要毕业了,才发现时间过得太快,很多事还没有来得及做,自己依然没有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太多宏伟的愿景,依然是愿景。
往事并不如烟,是的。
很多事虽然已经忘记,甚至都不会想起。但是它细微的影响一直都存在,会在你听到一首歌的时候,一句话的时候,或者夜深人静的时候,忽然催发你心底所有的情绪。这时才会惶恐地发现,自己原来依然和当年的自己有着联系,所谓的前进,原来是放风筝,身上一直系着一根看不见的线。
可惜在恋爱里不像写歌,再认真也成不了风格。
李宗盛对于感情最有研究,往往一句话揭开所有的真相。人最容易麻痹自己,经过一次伤害,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再也不……再也不……然而还是会犯各种错误。远去的旧爱,现在的新欢,时间在你身上翻滚,来来往往,熙熙攘攘。
爱过的人都是身上的伤疤,每一句誓言说出来就变成了枷锁。说的时候都是认真的,可是违背的时候,也是认真的。说到底,人都是要往前看,如果做不到对过去的放下,那就不要拿起未来。情爱里无智者。
给自己的歌,更像给自己的警示录。
是李宗盛给自己的,也是给每个人的。
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我的微信公众号“没有烟也有花”,更完整的视频什么的。
![](https://imgsa.baidu.com/forum/w%3D580/sign=8fcff554f036afc30e0c3f6d8318eb85/10bfd42a2834349b8fbbd611ceea15ce37d3be73.jpg)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f01700a40d3387449cc52f74610ed937/fc086e061d950a7b043b10300bd162d9f2d3c93c.jpg?v=t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