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吧 关注:1,883贴子:70,051
  • 14回复贴,共1

应吧友要求谨开贴讲一下伪华粉真汉奸群体的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个人观点,以下内容纯属口胡,不喜勿喷;并且就个人而言,我是更加倾向于戳洋奴G点的。
不过伪汉系伪华粉汉奸陕蛋蛋群体造成的危害已然不容小觑,那就不得不把问题谈清楚了。
纯手打,也可能打不完就太监了,吧友请轻喷,洋奴退散


1楼2016-04-20 14:12回复
    其实关于伪汉系伪华粉的问题如何,以前在谈论“扁平化”的时候本人就曾提到过。
    网络社交平台“扁平化”其好处自然毋庸置疑,上位没有真才实学之徒如坐针毡;但其坏处也是明显的,让一些本没有发言权的装逼犯变得可以兴风作浪——现实生活的秩序几乎被完全打乱,复杂的关系,如钱、权、地位、交际圈、关系、个人学养等等,在网络上就简单地变成了:一方面是感性层面的,情绪化的振臂高呼,响应者的多少,即煽情能力和对网民意愿的把握程度;另一方面则是理性层面的,“干货”的多少,以及把“干货”转化为“战斗力”的语言能力,以及如何在别人冷嘲热讽下保持视而不见的脸皮厚度。
    最终的结果就是形成了以合法性认同(将自己的观点合理化)和抵抗性认同(将别人的观点非合理化)共同作用为基础的,“小人比而不周”的网络“利益”共同体。扩大共同点的同时消解不同点,形成病态的共识和基础。在不比别人高明多少的情况下,“党同伐异”。


    2楼2016-04-20 14:15
    回复
      然而但从传播学角度进行分析,简单地将伪汉系归为“小人比而不周”的网络“利益”共同体——然而这似乎是在对现象进行浅尝辄止的分析,抓住其“共性”进行简单的归类,个人认为,这还难以触及本质。在谈及社群、认同、合理性、ought to和ought not to等问题的时候,那就不得不清楚罗尔斯这尊神了——其对于政治学和伦理学的贡献,可谓划时代的。
      根据罗尔斯正义的观点,在处于“原初状态”以及“无知之幕”下的人,根据自由平等、差别、公正平等机会等原则,在充分考虑群体内部各个人偏好得失以及“最大最小值”规则——使选择方案的最坏结果优于其他任何可选方案的最坏结果的前提下,据此即可建立永恒正义的“共同体”——作为逻辑造物其本身是“至善”的,无法推导出与之相左的反对意见的合理性。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任何一个这样的“共同体”——不存在一个共同体,它的“准则”,是由该共同体之前之中以及之后的成员共同商定得出的。正因为如此,任何完美的“共同体”的“准则”可以说在实然世界中都是不存在的——无法完备地论述其正当与否,只能承认其客观存在,更进一步的,就是分析其存在的深层原因,至于合理与否,sorry,任何看似再正当的命题都有可能被构造出平行于它,不可证伪的,几乎无法讨论出结果的命题——例如最有名的电车悖论,压一个还是压五个?没准那一个人是有希望做出革命性贡献的科学家,另五个是马上要被被行刑杀人犯呢?共同体准则的合理性都受到怀疑,那凌驾于共同体之上的,普适于全人类的准则,就更不可能出现了。


      3楼2016-04-20 14:38
      回复
        在论述了共同体在正义性方面的缺陷后。
        那社群主义的问题就显而易见,一个人的自我最终是由其所处共同体决定,那么首先共同体本身的正义性就有缺陷,共同体的正义无法证明,那服从于一个这一共同体的必然性也是需要打上一个问号的。罗尔斯的正义“理想国”毫无疑问将自己定位在了应然世界;而各大共同体则是更加毋庸置疑地,想与实然世界产生更多的交集,就不得不面对休谟的诘难。实然和应然的距离,在网络各大共同体中,就是论事的讲,就是,在真正能用自己理智思考是否应该加入共同体成为共同体之前,就不得不屈服于网络的舆论暴力,而在加入之后潜移默化间成为了制定“准则”的前人的奴隶——这不符合任何一种有关“正义”的讨论。


        4楼2016-04-20 14:57
        回复
          这样以后,共同体本身的准则就变成了一种“边划船边修”的状态,即共同体内部的人受前人规则的制约,而在此基础上,今人对不满意之处进行修改,成为新的规则制约后人;在规则之外,既然共同体本身的正义性亦有缺陷,那么对共同体本身的修改也必然存在。前者就比如华粉内部讨论求同存异,华粉汉系力求客观理智地维护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地位,那么怎么样算不极端,度在什么地方类似这种讨论;而后者的实例就是伪华粉陕蛋蛋之流脱离了人的范畴,走向狗的人品和智商。


          5楼2016-04-20 15:07
          回复
            在政治学学理的基础构建完毕后,我们不妨将视野转向现实。比如陕蛋蛋之流为什么会放着好好的人不做去做狗。行为经济学上理性人的假设,由于风险厌恶等等原因被修正成为了趋于让自身获得最多的效用,简而言之,趋利避害,让自己感觉最好——人总有一种希望让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并且优于他人的需求(看看废宅装逼犯就明白了),在各大共同体中具体就变现为,为什么我是我,而我不是他的困惑。在纷乱的社会当中有共同体,一个精力有限的个人,不可能永远是“他”,因而最廉价的解决方法就是,找出“我优于‘他’”的理由,我的共同体优于他的共同体就很容易让人产生这种感觉,当然也只是感觉。


            6楼2016-04-20 15:19
            回复
              浪潮实验告诉我们,人们一旦被划定了所属,强烈的忠于团体的合法性认同和排斥异己抵抗性认同就马上会产生。而同样的大共同体之中也会产生各种观念不同的小共同体,小共同体的观点具有特殊性。在同一大共同体下,小共同体的观念冲突与大共同体之间的别无二致。其惯用手法是,瓦解原先对于大共同体准则的认同,“你的这个小共同体的所谓大共同体准则”是错的,“我的这个小共同体的大共同体准则”才是对的——这是一种对于大共同体准则意义的多重化。当人们不可避免地面对认知失调时——比如陕蛋蛋病态认知中的陕西最古老最牛逼,以个人价值观评价大共同体中每个小共同体的特殊“准则”,选择最让自己满意,最贴合自己立场的一种。当然,小共同体的准则特殊到一定程度就变相脱离大共同体了,量变引起质变,人狗殊途于是就产生了。


              7楼2016-04-20 15:34
              回复
                这也是为什么,陕蛋蛋是网络之癌


                9楼2016-04-20 15: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