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写写唐对外战输得灰头土脸,结果众人都不愿意,隔了快一年还有人翻出来讨论。
顺便最近有空,简单写写唐宋对外的三个敌国。
当年读史,看到王玄策借兵破天竺,看得是血脉喷张,天朝威风得彰,了不得啊。
然而仔细推敲才发现一点不大一样的味道来。
吐蕃在刚刚统一青藏高原的时候差不多是300W不到的人口,吐蕃要扩张是需要资源的,高原就这么大不到外面去抢,是发展不起来的。刚好王玄策带来了借口,松赞干布就趁机出兵了印度,天朝虽然没出兵,但是资源、土地、人口这些实惠也是吐蕃自己给得了。
根据对吐蕃人口的研究,吐蕃不断的掠夺和占领高原周边的土地和人口,比如南诏的蛮族、剑南道、陇右的汉人、羌人、吐谷浑故地的部落、西域、河西、回纥人,林林总总控制了外围人口300余万,算是越打越强。以至于安史之乱后,为了防备吐蕃,导致收尾不干净,出现了藩镇割据。
总来的来看,唐对吐蕃虽然有过一些胜利,但是在战略上随着唐国力的衰弱,控制地盘的收缩,以及对吐蕃政策的摇摆不定,导致吐蕃实力越来越强。 当然吐蕃也因为一味的外战,导致核心人口数量下降,加上不重视农业,奴隶起义又频发,终于和唐一起寂灭了。
至于南诏,南诏国的人口巅峰是稳定在400万到450人之间,虽然和唐作战损失惨重,但是人口数量一直没有跌破过350W。毕竟还是从唐掠夺了一些人口,再加上后期吞并蛮族带来的人口,使得人口数量一直比较稳定。
唐和这两个国家的战争旷日持久,实际他们的实力并不强劲,总共才1000万人口的势力,然而唐内部的政局不稳定,战争双方都是有来有回,使两个小国的国祚延续了很长时间。
这是也我要诟病唐对外战争的一个原因,两个小国都弄的唐灰头土脸,唐的名将能臣君主们和汉代直接把匈奴人赶到西亚去吃土的团队还是要有点差距吧? 当然了,数据大家都知道。
弱宋在攻打辽国无望的情况下,一个不算完全统一的王朝要彰显自己的存在和武力当然要找个目标,非常不幸的是他们找到了西夏。
西夏的人口巅峰时期一般认为不超过350W,然而从宋夏战争开始,到北宋灭亡,西夏的人口一直是维持在300W左右,甚至有些时期还要低于这个水准。
弱宋的野战能力捉急,到了后期有堡垒战术将将要打爆西夏的时候,辽国爸爸出手了,宋只能认怂。
从唐宋的外地的人口来看,宋对西夏的战争基本是将西夏的所有力量都压到了这个战争中,以至于一段时间内西夏的河西走廊的农业生产非常惨,人民完粮之后,基本只能吃草度日。"其民春食鼓子蔓、碱蓬子;夏食苁蓉苗、小芜(荑);秋食地黄叶、登厢草;冬则蓄沙葱、野韭、拒霜、灰条子、白蒿、碱松子以为岁计"。
宋和西夏的烂战,使西夏没有开拓进取的能力。
而唐和吐蕃的战争,唐既不能压制吐蕃对西域的控制,也不能防御对陇右、剑南、关内道的掠夺,胜仗虽多,却不能让他伤筋动骨。直到吐蕃内部爆炸,唐才终于能从几个方向压制住吐蕃,同时自己也死于了军阀之手。
所以,唐的外战看着热闹,和汉朝就基本不需要比较了,和宋比起来,实际上实惠也并不多。
顺便最近有空,简单写写唐宋对外的三个敌国。
当年读史,看到王玄策借兵破天竺,看得是血脉喷张,天朝威风得彰,了不得啊。
然而仔细推敲才发现一点不大一样的味道来。
吐蕃在刚刚统一青藏高原的时候差不多是300W不到的人口,吐蕃要扩张是需要资源的,高原就这么大不到外面去抢,是发展不起来的。刚好王玄策带来了借口,松赞干布就趁机出兵了印度,天朝虽然没出兵,但是资源、土地、人口这些实惠也是吐蕃自己给得了。
根据对吐蕃人口的研究,吐蕃不断的掠夺和占领高原周边的土地和人口,比如南诏的蛮族、剑南道、陇右的汉人、羌人、吐谷浑故地的部落、西域、河西、回纥人,林林总总控制了外围人口300余万,算是越打越强。以至于安史之乱后,为了防备吐蕃,导致收尾不干净,出现了藩镇割据。
总来的来看,唐对吐蕃虽然有过一些胜利,但是在战略上随着唐国力的衰弱,控制地盘的收缩,以及对吐蕃政策的摇摆不定,导致吐蕃实力越来越强。 当然吐蕃也因为一味的外战,导致核心人口数量下降,加上不重视农业,奴隶起义又频发,终于和唐一起寂灭了。
至于南诏,南诏国的人口巅峰是稳定在400万到450人之间,虽然和唐作战损失惨重,但是人口数量一直没有跌破过350W。毕竟还是从唐掠夺了一些人口,再加上后期吞并蛮族带来的人口,使得人口数量一直比较稳定。
唐和这两个国家的战争旷日持久,实际他们的实力并不强劲,总共才1000万人口的势力,然而唐内部的政局不稳定,战争双方都是有来有回,使两个小国的国祚延续了很长时间。
这是也我要诟病唐对外战争的一个原因,两个小国都弄的唐灰头土脸,唐的名将能臣君主们和汉代直接把匈奴人赶到西亚去吃土的团队还是要有点差距吧? 当然了,数据大家都知道。
弱宋在攻打辽国无望的情况下,一个不算完全统一的王朝要彰显自己的存在和武力当然要找个目标,非常不幸的是他们找到了西夏。
西夏的人口巅峰时期一般认为不超过350W,然而从宋夏战争开始,到北宋灭亡,西夏的人口一直是维持在300W左右,甚至有些时期还要低于这个水准。
弱宋的野战能力捉急,到了后期有堡垒战术将将要打爆西夏的时候,辽国爸爸出手了,宋只能认怂。
从唐宋的外地的人口来看,宋对西夏的战争基本是将西夏的所有力量都压到了这个战争中,以至于一段时间内西夏的河西走廊的农业生产非常惨,人民完粮之后,基本只能吃草度日。"其民春食鼓子蔓、碱蓬子;夏食苁蓉苗、小芜(荑);秋食地黄叶、登厢草;冬则蓄沙葱、野韭、拒霜、灰条子、白蒿、碱松子以为岁计"。
宋和西夏的烂战,使西夏没有开拓进取的能力。
而唐和吐蕃的战争,唐既不能压制吐蕃对西域的控制,也不能防御对陇右、剑南、关内道的掠夺,胜仗虽多,却不能让他伤筋动骨。直到吐蕃内部爆炸,唐才终于能从几个方向压制住吐蕃,同时自己也死于了军阀之手。
所以,唐的外战看着热闹,和汉朝就基本不需要比较了,和宋比起来,实际上实惠也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