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楼主的思维里有一个误区。苏历采取的游说方案一定是正确的吗?战国策就应该只录取成功方案?
我记得我早年看过的大概成语故事里,讲“百战百胜”的 里面就有白起听到后大笑,大概说自己百战百胜,何愁不成,根本没听。
结合下面史记看,我觉得苏厉从一开始就判断失误。兵者诡道,白起真的是要攻打大梁城吗?会不会白起假意兵向大梁,实则诱使魏国重兵回守,趁此避实击虚。因而,能够拔取魏国大小六十一城之多。
史记:昭王十三年,而白起为左庶长,将而击韩之新城。是岁,穰侯相秦,举任鄙以为汉中守。其明年,白起为左更,攻韩、魏於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又虏其将公孙喜,拔五城。起迁为国尉。涉河取韩安邑以东,到乾河。明年,白起为大良造。攻魏,拔之,取城小大六十一。
假设我的猜测成立。那该如何游说白起?
首先是点破白起的计谋,之后讲魏国的应对措施,最后讲适可而止以保全功的话,也许能够打动白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