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古镇吧 关注:52贴子:391
  • 0回复贴,共1

一家羊肉店传承三代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家羊肉店传承三代人
在新市镇的仙潭食坊,有一家元松羊肉店,羊肉的味道已经保鲜了近三十年。已经68岁的许元松一手创办了元松羊肉店,如今是女儿许杏琴和女婿陈建荣在负责打理。儿子许建新则在南浔开了一家分店,孙子在店里帮忙。许元松是谷门村人,40岁那年拜师张一品羊肉店的老师傅“羊肉阿四”,学成后在新市北街开了羊肉店,并且添加了自己琢磨的配方。他有一个愿望:“希望我的羊肉店能够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女儿许杏琴十六七岁就在店里帮忙,她回忆说:“那时候天天都很忙,一到周末和假期我们兄妹俩就打下手。”看样学样,几个月时间兄妹俩也学会了羊肉制作。“火候、时间和佐料是最要紧的。”2008年在南浔开出元松羊肉分店的许建新告诉记者。原本许建新在南浔和朋友合伙办起了水泥砖厂,但父亲始终希望儿子能够传承手艺,所以许建新保留了股份,把手头的工作移交给朋友后,在南浔万顺路开始第二轮创业。“这条街上原来有一家羊肉店,但做法不及新市羊肉好吃。”许建新的元松羊肉分店入驻以后,很快凭借着独到的口味聚拢人气,原有的那家羊肉店生意一落千丈,如今已转让多次。一般羊肉店在淡季夏天是不开张的,但两家元松羊肉店却一年四季对外营业,全年只有过年能休息三天。平日里,南浔分店更是24小时不打烊,每天能够卖出六七只羊的量,多的时候有十几只。“高峰期排队等上一个小时也是常有的事,凌晨来吃夜宵的人也不少。”许建新说。同样,在新市的元松羊肉也是紧俏得很,店里平均每天能够卖出3只羊,多的时候卖出七八只羊不在话下。四年前,许杏琴和陈建荣夫妇继承了父亲的店,开始独立制作。每天晚上7点多,夫妻俩就要准备烧羊肉,把170斤左右的羊肉切好放入大锅中,用开水烧好去沫,接着放入调料烧滚焖熟,要焖上一个晚上,第二天的羊肉吃起来就会入味,酥而不烂。许杏琴说,早晨人多的时候要在店外多摆几个桌子才行。一锅羊肉一般上午就能卖完,白天还得再烧一锅。店里的老主顾不少,有的本地顾客每天早上固定到店里吃上一碗羊肉面,配上一杯黄酒,才算迎接了新的一天;还有杭州、上海的顾客专程赶到店里购买羊肉。有一位杭州客人,连续三年冬天都会来买羊肉回去饱口福。三十多年的元松羊肉店,从北街搬到西安街,再搬到仙潭食坊,如今又增开了南浔分店,一碗羊肉面的价格也从最初的5元涨到现在的20元,但这其中不变的,就是羊肉的味道,始终是唇齿之间记住的那抹香气。许建新的儿子今年25岁,一直在店里帮忙,也学得了羊肉烧制的手艺。许建新考虑,接下来让儿子接手羊肉店或者另开新店,按照老父亲的心愿,把新市羊肉的味道传承下去。
作者: | 记者 陆晨晖 通讯员 俞大庆


1楼2016-05-03 16:3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