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8年期间共收养了3万多难童,他们都是国家的财富】
1940年下半年,第一批学员小学毕业了,愿意升学的,可到教养院办的中学———实验中学(后改“力行中学”)、北江师范、农艺院和工艺院再读,也可以到工厂当工人,或者参军。离校之前,各校在韶关中山公园,搞一次为期10天的大型展览,都围绕“家、校、场、营”四个重点,用图表、照片、数字来标示办学成绩,震动整个粤北。
行军训练中的儿教院孩子们;他们在训练过程中用勇气和笑脸代替了眼泪。
从元旦到4日,许多单位不但参观,也购买展览中学员做的用品和食品。可惜后几天,日本飞机天天来骚扰、轰炸,韶关许多地方被炸成残垣断壁。展览虽未被炸中,也不得不提前闭幕。
1944年底到1945年初,日本急于打通粤汉铁路,向韶关发动猛烈进攻。教养院的一二三四分院在连县,相对安全,暂时不撤。五院在仁化解散了,韶关南雄的的六院七院、校本部、以及中学、师范等一律要东撤。“交通工具”就是两条腿,已不容细致地部署,吴菊芳就意图“用最坏的打算来争取最好的希望”。她下发指示,迁移要“尽量保证每个学生的安全,不让任何一个挨冷受饿。选择小路,避开交通线,争取早日到达龙川”。到龙川,是因为省政府也搬到那儿。
长途行军当然是辛苦的,何况那么多小孩。教养院总办事处不敢怠慢,先派人在沿途的大坑口、翁源、连平、和平分别设站,准备物资。在适当距离,也派联络员负责联系,互相呼应。每个工作人员必须记住四个字:“孩子第一”。
从韶关出发开始,就拉着长长的队伍,每支队伍开头走的是伙房,殿后的是医疗队,每天要走40到50华里。因为单位多,每条队都有一千多人,因为不可能都到一条村过夜,先头部队要先安排好远近不同的村子做营地,所以走的路程有短有长。粤北冬天也是下雨的,潮湿的严冬给行程带来困难重重。有时翻山越岭,有时渡水涉河,许多地方仿佛是原始地带,雨雪纷飞,山原寂静,孩子真是不容易,走几十里的地,还有背包,脚都起泡了。
幸而组织严密,一到宿营地,立即埋锅做饭,大家就地休息,还燃起篝火让大家取暖。值得欣慰的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孩子们,一直保持良好的纪律、饱满的精神,吴菊芳想,这回是我们战胜了冰雪,而不是冰雪战胜我们。后来连县也受到日寇攻击,教养院也全部迁移到阳山,为胜利后向广州提供一批力量。
1945年8月,抗战胜利的消息终于传来。
9月,儿教院终于决定回广州。当大船沿着粤北的大河走向珠三角洲时,沿岸已宣布投降的日本兵向他们立正敬礼。这时他们才感到:八年里,儿教院也打了一场胜仗。是的,八年共收养了3万难童,这些都是国家的财富。
李汉魂夫妇忙于工作,他们不足6岁的小儿子却感冒转肺炎89天,加之无人悉心照顾,卒之病死,夫妻俩抚尸惨号,闻者无不落泪,他的儿子葬于南华寺,曾建有一小室专门放置其生前衣物玩具。先国后家固然是美德,但代价过于惨烈,乃让阿聋终生难以释怀,生既不能,死亦于此,大概是陪伴他最喜欢的儿子吧。
呜呼!上天何以如此弄人...........
儒家说“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千百年来儒子涛涛,又有几人能做到?
李汉魂与吴菊芳
吴菊芳夫妇失去爱儿的信息,瞬时传遍校园,在校学童得知院长为救难童而失去爱儿的感人亊迹后,纷纷到吴菊芳面前表示深切的安慰,并异口同声的说:“院长,你为我们失去了你的爱皃,你不要悲伤、不要流泪,我们成千上万的学生都是你的孩子,你是我们最敬爱的院长妈妈......"
从此,吴菊芳院长,就被孩童亲切地称为"院长妈妈",这一称呼到亊隔数十年后的2015年,当年的孩童已垂垂老已,仍向天呼唤院长妈妈,其情感人,其心至诚。在上世纪70年代在台的学生,还淮备集资置业,请李汉魂、吴菊芳夫妇到台颐养终生。惜被惋言谢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