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专栏作者:羽戈
我读高中那些年(1997-2000年),毛坦厂中学不消说在中国,哪怕在安徽省,尚且籍籍无名,罕有人知。彼时安徽境内,经营高考最成功的学校,大概分布在合肥、铜陵、桐城等地,毛坦厂所在的六安市,有个六安一中,也是大名鼎鼎的所在。我们学校的高中教师,每年都要组团,去铜陵一中、桐城中学取经,看看人家怎么教学、押题。话说回来,那时虽然没有毛坦厂中学这样的“高考集中营”“亚洲最大高考工厂”,却不妨断言,几乎每所中学,都是毛坦厂中学,因为那个年代的高中教育,都出自同一模子,包括高考,还是全国统一命题,远不像今日多元化(当然这个多元,十分有限,并非真正的多元,依旧在一元的严密统治之下)。基于此,尽管我不曾读过、不曾去过毛坦厂中学,对其种种教育景致,却一点都不陌生,甚至有亲历之感。譬如毛坦厂中学教室墙上张贴的红色标语,与我们当年读书之时并无太大差异,有些标语简直一字不易,扑入我眼目那一刻,竟使我误以为时光停止了流动,时代并无一寸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