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原则:城市>学校>专业
第一点,城市>学校。选大学先选城市。
上大学不仅仅是学习(何况很多人大学根本不学习),更是要走出校园,争取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机会,积累人生经验和资源。找到好的实习机会,才会为毕业找到好工作铺垫。而大城市里的这些机会,要比小城市多得多,除开实习工作机会,学校请来做讲座的校友嘉宾,数量也会比小城市多得多。
我自己在南京,就感到几乎没有什么好的实习机会。很多时候只有上海才有实习机会,为了争取实习,每周都要上海南京两地跑,实习挣的工资,只够自己吃饭睡觉通勤,有时候还得自己贴钱。这个时候,就特别感受到北上广深的同学的优势。
另一方面,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难免受当地的影响,从而自己也带有类似的气质。比如明显的,北上的学生,一般都比内陆城市的学生多一些大气和视野,哪怕是一些不是最顶尖的大学里的,比如上财,北师,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不弱于一些内陆的高校。所以完全没有必要为了读稍微好一点的学校而跑去很内陆的城市,比如为了读985去兰州什么的。。
(仅仅是对选大学的参考,我本身对这些城市和地区,大小也好,沿海或者内陆也好,都没有偏见和歧视的意思)
第一点,城市>学校。选大学先选城市。
上大学不仅仅是学习(何况很多人大学根本不学习),更是要走出校园,争取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机会,积累人生经验和资源。找到好的实习机会,才会为毕业找到好工作铺垫。而大城市里的这些机会,要比小城市多得多,除开实习工作机会,学校请来做讲座的校友嘉宾,数量也会比小城市多得多。
我自己在南京,就感到几乎没有什么好的实习机会。很多时候只有上海才有实习机会,为了争取实习,每周都要上海南京两地跑,实习挣的工资,只够自己吃饭睡觉通勤,有时候还得自己贴钱。这个时候,就特别感受到北上广深的同学的优势。
另一方面,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难免受当地的影响,从而自己也带有类似的气质。比如明显的,北上的学生,一般都比内陆城市的学生多一些大气和视野,哪怕是一些不是最顶尖的大学里的,比如上财,北师,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不弱于一些内陆的高校。所以完全没有必要为了读稍微好一点的学校而跑去很内陆的城市,比如为了读985去兰州什么的。。
(仅仅是对选大学的参考,我本身对这些城市和地区,大小也好,沿海或者内陆也好,都没有偏见和歧视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