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般若在那里?
这一品经文,非常朴素的介绍了佛陀的日常生活——和弟子们一起居住在孤独园,也同样出去托钵乞食,也同样洗脚,自己打理座位,然后安然端坐。
这一品经文看似简单,其实已经把最奥秘的佛法含藏无遗!《金刚经》是谈般若实相的经典,这一段就是代表实相般若!
许多人学佛,一直在向外找自己的佛性、找自己的般若,而不知道金刚般若就在当下,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里!所以,中国的圣人孔老夫子再给《易经》写说明文章的时候,就有这样的句子:‘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并且说:‘百姓日用而不知!’——我们就是典型的‘日用而不知’!
佛性也叫觉性,人的一切作为都离不开它!我们吃饭、拉屎、送尿,我们说话、穿衣、咳嗽......背后全是他的作用!所以它是我们的主人公——而我们无量劫以来,从来不懂的回光返照自性!佛陀用的是它,我们用的也是它!这就是金刚般若!
但是,你不要想见到——因为它是无相的实相!没有面貌,但是却真实存在!你只能在它的作用处体会——在日常的生活中体会!只要那一天你知道它了,用智慧眼见到它了——你就再也不会迷惑了!你就再也不会背离它了!只要你时刻和它在一起——当本性的清净作用彻底显露之时,就是你完全证明自己的本性的时候!这个时候,自私的小我彻底没有了,你完全融入了法界全体之中——你就是整个法界,整个法界就是你;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自然生起!
唐代的无尽藏比丘尼(六祖曾为解说《涅盘经》)在悟道之后写了一首诗:‘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归来笑捏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这首禅诗告诉我们,学习佛法的人都走过这样的路子——都拼命地在外边找,结果草鞋把岭头的云都踏破了,还是没有找到!最后累了,回到家乡,见梅花盛开,捏着(不是折枝啊)用鼻子嗅嗅,好香啊——突然大悟:这知道梅花香的是谁啊?这看到春色在枝头的又是谁啊?就是我们的自性佛啊!我们的自性佛时时刻刻都在用金刚般若照着这个世界啊!
般若——金刚般若,就在我们的生活里、作用处,不要每天瞎找!
般若在那里?
这一品经文,非常朴素的介绍了佛陀的日常生活——和弟子们一起居住在孤独园,也同样出去托钵乞食,也同样洗脚,自己打理座位,然后安然端坐。
这一品经文看似简单,其实已经把最奥秘的佛法含藏无遗!《金刚经》是谈般若实相的经典,这一段就是代表实相般若!
许多人学佛,一直在向外找自己的佛性、找自己的般若,而不知道金刚般若就在当下,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里!所以,中国的圣人孔老夫子再给《易经》写说明文章的时候,就有这样的句子:‘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并且说:‘百姓日用而不知!’——我们就是典型的‘日用而不知’!
佛性也叫觉性,人的一切作为都离不开它!我们吃饭、拉屎、送尿,我们说话、穿衣、咳嗽......背后全是他的作用!所以它是我们的主人公——而我们无量劫以来,从来不懂的回光返照自性!佛陀用的是它,我们用的也是它!这就是金刚般若!
但是,你不要想见到——因为它是无相的实相!没有面貌,但是却真实存在!你只能在它的作用处体会——在日常的生活中体会!只要那一天你知道它了,用智慧眼见到它了——你就再也不会迷惑了!你就再也不会背离它了!只要你时刻和它在一起——当本性的清净作用彻底显露之时,就是你完全证明自己的本性的时候!这个时候,自私的小我彻底没有了,你完全融入了法界全体之中——你就是整个法界,整个法界就是你;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自然生起!
唐代的无尽藏比丘尼(六祖曾为解说《涅盘经》)在悟道之后写了一首诗:‘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归来笑捏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这首禅诗告诉我们,学习佛法的人都走过这样的路子——都拼命地在外边找,结果草鞋把岭头的云都踏破了,还是没有找到!最后累了,回到家乡,见梅花盛开,捏着(不是折枝啊)用鼻子嗅嗅,好香啊——突然大悟:这知道梅花香的是谁啊?这看到春色在枝头的又是谁啊?就是我们的自性佛啊!我们的自性佛时时刻刻都在用金刚般若照着这个世界啊!
般若——金刚般若,就在我们的生活里、作用处,不要每天瞎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