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吧 关注:2,140贴子:8,376

终南山已不再是隐居者的天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提起隐居修行,人们往往首选终南山,因其有灵气,的确,古代有很多得道之人都在终南山修行过。比如 老子、姜子牙、钟离权、吕洞宾,但他们都是修成后或者已有相当功底后才上终南山。老子去终南山是因为早已修成,观周朝气数已尽,去西域渡化天下,途径函谷关,被守将尹喜强留,做《道德经》,才不得意停留。姜子牙却是在昆仑山修成后,遵师命辅佐周文王,才居渭河边。种离权本为汉朝大将,与胡人作战中,其师欲度其修道,恐其留恋世间荣华富贵,作法飞沙走石,大雨滂沱,顷刻之间,浮尸遍野,兵败慌山,无奈逃亡深山修行。修成后,为度人方便,才隐居终南山。后来在长安酒馆遇到上京赶考的吕洞宾。黄粱一梦的典故就因此而来。而吕祖上终南山跟师傅学道仅一个月时间,就去了华山修行。在华山期间化名麻衣道长度化陈抟。陈抟就是传说中一睡千年不醒的神仙。陈抟为感谢师恩,写下《吕洞宾全传》,吕祖的所有心法都囊括其中,看懂此书,道门大开。 陈抟后来与宋太祖赵匡胤打赌赢得华山,此后华山一带免去赋税,直至今日。 剖析上终南山隐居者情结。有正修的;有贪图名利的;有因疾病缠身的;有因事业迷茫不得其解的;有因仕途蹇滞壮志难伸的;有文人墨客撰文想一鸣惊人的;有所谓精英们潜伏山上想颠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想传播国学文化取经的;有想拜访高人给自己做幕僚的;也有看了几本书冒充大师骗财骗物的,林林总总。 就正修者而言,有修静土宗,只知念经,不知泄气脱神者;有修静坐,不知久坐伤骨。气血不通,伤身者,南怀瑾因久坐成腰间盘突出,终身不能超脱,只修成了一个学者而已;有服食丹药的,不知药能治病,不能超脱生死;有劳作苦修的,以致虚脱难救的;有闭生死关的,导致阴阳阻滞,气绝身亡的;有住寒窑者,因阳气不足,早赴黄泉的;有只知采阳,中午对太阳采阳气,使独阳上亢,致神经癫狂的;有穷究经书,堆书如山,却越读越迷茫的;有习吐纳功,却不能气聚丹田的;有练周天,却不能打通关元的;有知“采药”而不知“黄芽”的;有懂龙虎却不知铅汞的;有知五气朝元却不知三花聚顶的;有懂三花聚顶却不知凡仙转化的。非道难修也,只是名师难寻啊。只能皓首白头,蹉跎岁月,虚度光阴,老死山林。[图片]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6-07-09 15:29回复
    终究还是靠緣这个字,对道教感兴趣是缘,能遇到名师是缘,抛弃凡尘专心修道也是缘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6-07-12 23:58
    收起回复
      书上不是说要先做好事,感动神仙,然后神仙再给安排师傅,不知这样理解对吗?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7-19 20:50
      回复
        这样理解很正确,德感天地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6-07-19 23:22
        回复
          总结的很好,也有守下丹田而不得其功者,因其不懂抽添也。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6-07-21 07:41
          回复
            写得好。生活也是一种修行。红尘中更能考验人的意志,适者生存。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7-29 00:55
            回复
              随自己根器而定,适合那种修行方式。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6-07-29 07:26
              回复
                有很多人遇到真仙却不相信,左慈一直想度曹操,但曹操死活不相信。所以人太聪明了也不好。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6-08-10 14:44
                回复
                  刚从终南其中一个峪回来。上山修确实有用。也有访道人仕。总的来说,在终南人所见人群,有意修道修仙的人概率比山下城市里的高多了。算是个访友交流的好去处。至于住山修炼,难道你不知以这副后天肉身,修到哪一程度,便相应遇到那一层面的缘份,包括人与地。这人,这地,是不是终南,又或哪儿的洞天福地,又或是该修者心结难解的人与地,这就是“命由己造,祸福自召”的现实版写实了。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6-08-20 12:45
                  回复
                    道友分析的更有见地。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6-08-20 17:50
                    回复
                      道友真知灼见,人太多了,深山有修练的好地方,不过找清净地方要走很远很远的路。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11-14 09:55
                      收起回复
                        有心得都记录这个贴,让大家受益。
                        言语也要守中道,不要偏左右。
                        讲究阴阳相济。


                        15楼2016-11-16 17:40
                        收起回复
                          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谓之逍遥!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6-11-25 01:03
                          收起回复
                            终南山2015死了两个隐修的,大峪口的雷鼓石、嘉午台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7-03-06 14: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