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会说很多,也行会有很多人来吐槽,可是我先言明所有评论或者是否会有评论我都不会去回复,赞同也罢,吐槽也可,我发这贴这是想说出我的看法与观点,不求同行,不求理解,只求心安。但愿你能耐心看完我的这些“长篇大论”,然后世界已经不变,明天也依旧来临。
学校的线降多少我不清楚,也不怎么上心这个问题。学校现在是基础的设备不够健全,交通不是太好,但是学生们的学校热情与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热情也并不是太高。话说学校现在没有一届是毕业出去了,因为最高的也就是即将大三,说真的很凄惨。地理位置偏僻令很多人望而止步,学校大小甚至不如一些好的高中更是让无数人都选择其他。包括我自己在内也觉得这个学校太小,太差。可是我很少去吐槽这一切,因为我知道尽管我吐槽再多,学校其实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变化太多。
但是我清楚的明白,我来这个学校所有的因由都是在我自己,如果你的高中足够努力,如果的选择深思熟虑过,那么也许你会在9月走在某所高校的绿荫大道上,看着历经百年风雨不倒的建筑,翻看这带有岁月和前人留下痕迹的书,抚摸着大批的崭新带着印刷油墨香的新书,行走在要花半天才能勉强逛完的校园,看着衣着靓丽的学长学姐在校园穿行,看着外国留学生在草坪嬉戏。但是或许你倒霉,但我相信大多数还是因为我们高中不够努力,高考没有多大优势,最后选择三本,然后阴差阳错来到城建学院。这里的树不足以让道路蒙荫,这里的书很多都是残缺的,但年份却很近。这里的学长学姐大多天天在抱怨吐槽,但已经偶尔有一些保持着向上的心态,这里你看不见外国留学生,这里也没有什么标志性建筑,如果非要说有那大概只有图书馆了吧,一个只有5 层建筑规模小的可怜的建筑。是的这是你三年或四年努力得来的。
这里我借用一下龙应台所写的文章中的一些话:“真正有信心的人不怕暴露自己的缺点,更不忌讳承认自己的丑陋。试图遮掩粉饰才真是没有信心的表现。四十年后的台湾固然已经脱胎换骨,却明明白白的一身病痛:根本的政治问题,烧在眉睫的环境问题,需要急诊的经济转型问题,影响深远的教育问题,还有,使每个人不是咬牙切齿就是摇头叹息的道德沦丧现象。可是,如果我们有能力,我们就不怕面对这些病痛;如果我们有自信,我们就不怕大声承认:是的,我们的确有这些病痛。避讳或遮掩都是自欺,自欺意味信心不够,这,才是真正的危机。”
我不会忌讳大声说出我是城建的学生,哪怕它现在在你们口中,笔下,甚至有可能现实中就是那么不堪,也依然毫不犹豫的告诉你城建很小小到没有一些高中大,城建很偏,偏到郊区都不算,在一个农村。更不在乎对你说,他的制度不完善,很多都是随意的东西——不怕你觉得恐惧。我还可以恨恨的告诉你,它很少与外界的学校和社会沟通——不怕你骂我暴露学校。说这些因为我对它依然有信心,因为我知道始终有一群人在默默努力着,他们承受着很大压力,有学生有老师,他们就像小草拼命要突破龟裂但依旧坚硬的水泥板。
很多人看到这,如果有耐心看到这的话,我很开心,因为无论你抱着如何的心态,但是我知道你对学校仍充满期待。有可能你会慷慨激昂的说道“你就会满嘴的说着这些大道理,官腔话!”也行你会不屑一顾的说道“说的笔唱的好听!”也行你比较善良会留下一句“我觉得也是这样!”但是我相信你们,就如同相信未来,你们只在现在,在这个你的能力不足以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借此宣泄内心的失落。
真正的大学,不是关注那些外在的环境,更何况我们远离城市喧嚣(这么说好像是在夸学校了,其实是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而且师资力量也不算差(毕竟很多是建大的老师)。那么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回到自己,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条件,在这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再进一步,生活品质是因长久培养了求好的精神,因而自信,有丰富的心胸世界。
不与外界比较,而是那你不断超越你自己。就像有句话明天的你能比今天更好一点你就是成功的。当学校大多数人开始这样,我不觉得学校还会如此,百年名校屹立风雨之中不到,有些甚至走过文革时期,却依旧名列国内名校一线,虽然说外在的物质与设备支持是一分泌物,可是最重要的事一种精神和始终有那样一大群人在!而今天我们缺的是外在物质,是外在环境,但是我相信在几年以后或者十几年后都会好,但是那种精神从什么时候才会出现我却不知道,我们能传递给以后的同学的是什么,我也不知道!
今天我以一个15届,新校区第二届学生的身份问所有看完这贴的人问一句:“你将留下什么给这个学校,在你毕业之后?”




学校的线降多少我不清楚,也不怎么上心这个问题。学校现在是基础的设备不够健全,交通不是太好,但是学生们的学校热情与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热情也并不是太高。话说学校现在没有一届是毕业出去了,因为最高的也就是即将大三,说真的很凄惨。地理位置偏僻令很多人望而止步,学校大小甚至不如一些好的高中更是让无数人都选择其他。包括我自己在内也觉得这个学校太小,太差。可是我很少去吐槽这一切,因为我知道尽管我吐槽再多,学校其实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变化太多。
但是我清楚的明白,我来这个学校所有的因由都是在我自己,如果你的高中足够努力,如果的选择深思熟虑过,那么也许你会在9月走在某所高校的绿荫大道上,看着历经百年风雨不倒的建筑,翻看这带有岁月和前人留下痕迹的书,抚摸着大批的崭新带着印刷油墨香的新书,行走在要花半天才能勉强逛完的校园,看着衣着靓丽的学长学姐在校园穿行,看着外国留学生在草坪嬉戏。但是或许你倒霉,但我相信大多数还是因为我们高中不够努力,高考没有多大优势,最后选择三本,然后阴差阳错来到城建学院。这里的树不足以让道路蒙荫,这里的书很多都是残缺的,但年份却很近。这里的学长学姐大多天天在抱怨吐槽,但已经偶尔有一些保持着向上的心态,这里你看不见外国留学生,这里也没有什么标志性建筑,如果非要说有那大概只有图书馆了吧,一个只有5 层建筑规模小的可怜的建筑。是的这是你三年或四年努力得来的。
这里我借用一下龙应台所写的文章中的一些话:“真正有信心的人不怕暴露自己的缺点,更不忌讳承认自己的丑陋。试图遮掩粉饰才真是没有信心的表现。四十年后的台湾固然已经脱胎换骨,却明明白白的一身病痛:根本的政治问题,烧在眉睫的环境问题,需要急诊的经济转型问题,影响深远的教育问题,还有,使每个人不是咬牙切齿就是摇头叹息的道德沦丧现象。可是,如果我们有能力,我们就不怕面对这些病痛;如果我们有自信,我们就不怕大声承认:是的,我们的确有这些病痛。避讳或遮掩都是自欺,自欺意味信心不够,这,才是真正的危机。”
我不会忌讳大声说出我是城建的学生,哪怕它现在在你们口中,笔下,甚至有可能现实中就是那么不堪,也依然毫不犹豫的告诉你城建很小小到没有一些高中大,城建很偏,偏到郊区都不算,在一个农村。更不在乎对你说,他的制度不完善,很多都是随意的东西——不怕你觉得恐惧。我还可以恨恨的告诉你,它很少与外界的学校和社会沟通——不怕你骂我暴露学校。说这些因为我对它依然有信心,因为我知道始终有一群人在默默努力着,他们承受着很大压力,有学生有老师,他们就像小草拼命要突破龟裂但依旧坚硬的水泥板。
很多人看到这,如果有耐心看到这的话,我很开心,因为无论你抱着如何的心态,但是我知道你对学校仍充满期待。有可能你会慷慨激昂的说道“你就会满嘴的说着这些大道理,官腔话!”也行你会不屑一顾的说道“说的笔唱的好听!”也行你比较善良会留下一句“我觉得也是这样!”但是我相信你们,就如同相信未来,你们只在现在,在这个你的能力不足以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借此宣泄内心的失落。
真正的大学,不是关注那些外在的环境,更何况我们远离城市喧嚣(这么说好像是在夸学校了,其实是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而且师资力量也不算差(毕竟很多是建大的老师)。那么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回到自己,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条件,在这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再进一步,生活品质是因长久培养了求好的精神,因而自信,有丰富的心胸世界。
不与外界比较,而是那你不断超越你自己。就像有句话明天的你能比今天更好一点你就是成功的。当学校大多数人开始这样,我不觉得学校还会如此,百年名校屹立风雨之中不到,有些甚至走过文革时期,却依旧名列国内名校一线,虽然说外在的物质与设备支持是一分泌物,可是最重要的事一种精神和始终有那样一大群人在!而今天我们缺的是外在物质,是外在环境,但是我相信在几年以后或者十几年后都会好,但是那种精神从什么时候才会出现我却不知道,我们能传递给以后的同学的是什么,我也不知道!
今天我以一个15届,新校区第二届学生的身份问所有看完这贴的人问一句:“你将留下什么给这个学校,在你毕业之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