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尽头的游泳池吧 关注:282贴子:30,609

【精神胜利】侠女李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坛子不稳定,这里备个份


1楼2016-09-04 12:16回复
    侠女李愚,山阴人,生逢乱世,幸得高人指点并将其收入门中,在余杭秋水观学习收妖之术。
    历五年,小有所成。被师父打发下山来。
    听闻松江府不太平,特来领教一二。


    2楼2016-09-04 12:19
    回复
      我是颇喜欢余杭那小道观的。下山了以后更喜欢。
      行走江湖,风餐露宿席地盖天,就尤为想念那四人住的小屋子。
      师姐师妹们也好,再凶神恶煞也都是些小打小闹,头上老师父管着,闹不出大动静。
      不像这会儿,路上遇到的妖魔鬼怪,动辄就要你的命来。睡也睡不踏实。枕着桃剑、攥着符咒,雄黄画地为牢洒一圈,摒退妖魔、五毒不侵了,还要怕小人背后捅你一刀。啧,实在费心。
      江湖行不易,师父诚不我欺。


      3楼2016-09-04 12:20
      回复
        惊喜自然也是有的。
        感慨于世上毕竟是好人多时,竟有些热泪盈眶——毕竟下山两月被骗的实在是不少。
        师父配给我那把开过光的宝刀刚到富阳就遭了窃,无奈只好砍了桃枝来削木作剑,谁知那没挂几片叶子的瘦巴巴的桃树竟然是人家种的,赶来的主人家是个胖大婶,看着慈眉善目,竟也坐地起价,讹了我五两白银。倒是可以逃,谅那胖大婶也跑不过我,后来一想这世道本来就够乱了,我就别跟着捣乱了,就乖乖照数给了银子。
        还不算完。
        往临安去的时候,一路城防都查得甚严。城门紧闭,只留边上的耳门开着,兵官的大刀亮晃晃,进进出出都排着老长的队接受检查。那天我到了城下,排到了宵禁的点也还没能进城。事倒也不急,就是怕在郊野遭强盗,再给人偷了盘缠——世道这么乱,想来银子也是不好赚的。于是找个墙根躲到月黑风高,寻思半夜翻进去。
        眼看着一大片黑云飘过来,抖松了筋骨,正要翻上墙去,一大坨东西就从头顶砸了下来。


        4楼2016-09-04 12:22
        回复
          那玩意儿不偏不倚砸在我跟前。
          我懵了三秒,然后城墙上开始骚动,火光很明显地开始往这边聚集,有人在喊“人呢!哪去了!”
          我明白过来了,这是个人。拿脚踢了踢,不会动。
          城墙上火光摇乱,我听到有人下令打开城门到城外来搜。
          黑云很快就要移开。
          当机立断,我提步就走。世道这么乱,谁晓得这是哪路妖魔鬼怪。
          那个人一把拽住了我的脚。一声不吭。手上力道却挺大,不是小毛贼,是个练家子。这表示这趟浑水很可能不是一般的浑水。
          深更半夜的,非奸即盗,被抓了我也没好果子吃——这人好生凶恶,临死还要拉个垫背的么?
          或者不过是出于害怕,随便抓了根救命稻草?
          我于是心平气和了许多。
          便蹲下来,拍拍他手,同他讲道理:“这位贼兄,我一介女流,手不能提肩不能抗,实在救不动你的。你若强留,不过是以后多一个狱友罢了。这又何苦?”
          贼兄不晓得有没有听到,大概是没有听到,也大概是昏了过去,也大概是干脆断了气。总之他没说话,也没松手。
          在秋水观,其他招式都学得稀松,唯独一招障眼法,我使得最好——我若是想躲起来,十天半个月都不见得有人能找到我。
          所谓救命一招,就是用在这时候的。


          5楼2016-09-04 12:30
          回复
            无可奈何,我把他拖到墙根,捡几块石头在周围摆了个阵型,同他一起躲在阵里。
            黑云移开去,月光洒下来,四野茫茫如被了霜。搜查的官兵举着火把在眼前来来去去,没一个往这边看的。倒是意料之中。阵法的原理我不是很懂,好用就行。
            等搜查巡逻的风头过去,那人重重地喘了口气,提剑起身。是要走的意思。
            我按序撤去阵石,打个手势。是不送的意思。
            他个子挺高,低头看了我一眼,也就走了。
            救命之恩,没齿难忘,他日再报。如同后会有期。这都是太平年间的话。现在他日相逢,认不认得是一回事,是不是还活着又是另一回事。
            我这人大概是挺悲观的。悲观的人不容易失望。


            6楼2016-09-04 12:47
            回复
              这个人是不是坏人不晓得,但总归不是好人。
              好坏这件事的定义挺私人的。比如对我来说,秋水观的老师父是好人,观里的师姐师妹是好人,隔壁仙姑山的小子们是坏人,秋雪庵的婆婆则时好时坏。但世上除了好坏,还有善恶。善恶这件事就比较难说了,一般人很难下定论。不过照我理解,大概就是大部分人觉得好的就是善,大部分人觉得坏的就是恶。但往往大部分人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观人观事,还是得亲力亲为,说个小好小坏实在比论个大善大恶要安全多了。
              秋水观里没什么大规矩,不过听说寺庙里的和尚常有“阿弥陀佛”的善恶之论。
              和尚猛于虎,我想以后遇到和尚,还是得躲着走。否则一不小心被扣个“恶”的帽子,恐怕难以翻身了。


              7楼2016-09-04 13:06
              回复
                师父打发我下山的时候我挺忐忑。
                同辈里有个祖籍胶州的师妹,叫何路的,性子极不安定,打入门起就在观中宣扬“体验论”的歪风邪气。她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贯彻执行了体验式的人生原则,每天都有新点子,上蹿下跳的,师父的责骂和王婆婆的鞭子俱未少吃,吃了也不长记性,还是三天两头触犯老人家的底线,皮开肉绽也还笑嘻嘻地,说这也是体验的一种。我说体验一次也就够了。她说一次和两次那是不同的体验。我哑口无言。
                并敬而远之。
                因此师父对我说下山去体验体验的时候,我狠狠地抖了一下。
                我想说我在观里待着挺好的,不想体验什么江湖。
                师父就塞给了我一封信,说是写给一个故友的,还叫我送完信可以去自己家乡看看,观里待久了人都不像人了。
                我问那像啥。
                他捋着胡须笑眯眯:“像笨蛋。”
                我名字的这个梗玩了十多年还没厌,也是没脾气了。
                不过他后来又说了句:“天下无不散之筵席。饭菜再合胃口,同席诸友再对脾气,也总有告别的一天。人生在世啊,什么都会变,唯独不变的,是这条路最终要你一个人走。”
                同行的人,陪一段也就够了。


                8楼2016-09-04 13:37
                回复
                  年纪大的老人总是特别的能唬人。但后来我也渐渐明白了这一点。别看江湖上来来往往这么多人,但大家走的却不是一条道。你往这边来,他朝那边去,都各自有事在身,偶尔同路了,问了来路与归处,问了天气,问了温饱,就无话可说。
                  谁也不敢往深了问。世道乱,各人都有秘密,谁顾得上谁呢?
                  投缘的,互留姓名,道一声后会有期,已经是尽了意气。
                  不投缘的,点头一笑,转头谁也不认识谁。
                  我心不在焉地看着周围来往的人潮,心想,谁说江湖好。


                  9楼2016-09-04 14:03
                  回复
                    若是搁活人里,这位师伯恐怕能得个“李大善人”的称号。然而死人也不差,这些人活着的时候帮不上忙,死了能扶持一把,也很可以了。
                    师伯家院门口东西各放了两口黑乎乎的大铁锅,锅里不是粥也不是饭,而是燃着冥纸,火焰冲天,两个扎双髻的小女童各守了一口锅,一把一把地往火中洒着冥纸。师伯站在中间,口中念念有词。
                    等冥纸烧完,师伯拂尘一挥,道:“明天再来。”
                    鬼魂们便散了。
                    原来师伯是真的师伯,只不过嫌一人得道无用,想带着大伙儿一起升天,才辞别师门下山传道。未料道未传成,人却死光了,只好改行喂起野鬼来。
                    我把师父的信给他,他接了也不看,只说:“陈词滥调。又要我回山吧?”
                    我说:“恐怕不是。”
                    师父既然说我的路要一个人走,自然明白师伯的路也要一个人走。回山,何必呢?
                    师伯闻言微诧,这才拆了信看,看着看着,两道浓眉就锁了起来。
                    “还说不是。”又问我,“你什么打算?”
                    “回山。”
                    师伯说:“别回了,我要离家几天,你替我照看着。”
                    “师伯去哪里?”
                    “回山。”
                    “哦。”


                    11楼2016-09-04 18:43
                    回复
                      ͟捉到一只萌萌的十七!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9-04 19:42
                      回复
                        好在原来在山上也是打坐发呆,如今也就是换了个条件差一点的地儿,我又向来是个善于入乡随俗的人。因此坐牢这件事对我来说尚且算不上烦恼。
                        有些人活在世上无时无刻不在担惊受怕,今天愁吃明天愁穿,愁话说的不对得罪大人物,愁可能会发生的困顿苦厄,愁战乱中丧命,愁老来无人伴……这种人即便生活幸福也无心享受,身处秋月春风仍坐立不安。真是除了可怜,别无他话。
                        幸而老师父不是这般可怜人,我也不是。
                        身陷囹圄,我只放心不下师伯家的两个丫头。不过这谢天前后溜达了几圈,师伯这几年除了喂野鬼也没闲着,活生生是把自家院子建成了个奇门遁甲的样板房。今日那官兵来抓我,两个丫头本想动用机关,我使眼色给拦下了——师伯费了这么大劲,应当有别的打算。
                        吐纳数次,正当要入定,一片白影从边上飘了过去。
                        是先前跟着我进来的那位“贵胄”。
                        这地牢中央是一条三尺见宽甬道,两边各有一排低矮的牢房。按照惯例,牢房位置不同,里头关押的犯人也不同。特殊时期,男女之防的意识已经很淡,不过重刑犯关在牢房最深处的惯例却还保持着。
                        那位“贵胄”就是往最里边飘的。
                        而这个时期的重刑犯,想来也就只有,前朝的“天潢贵胄”了。


                        16楼2016-09-05 20:34
                        回复
                          地牢的尽头,我猜他可能会见到他的某个亲戚,或远或近,掺着点血浓于水的关系,仰面垂泪,感慨家族凋零,竟至于今。也可能是某个知交好友,有着些把酒临风的过去,而如今生离死别物是人非,再伤怀也没有用,一切皆如烟云,散了就是散了。
                          当然也可能是旧时政敌,一言不合就要背后捅刀的那种,这种就比较难了,幸灾乐祸不合适,死了和活着哪个更惨,谁说得准呢。最可能的,也就是些黄雀在后的感慨了。回想当初争斗激烈,现在再看,一个死了,一个残了,面面相觑,剩了一个苦笑。
                          如此揣摩一只鬼的心理,我也确实是无聊了。然而我很快发现,执念这种东西并不随生死改变,人成了鬼,往事也不能如烟。
                          那鬼很快飘回来并要求我营救最里边的那个犯人。这件事是我始料未及的。
                          我愣了半天,问:“你认真的么?”
                          那只鬼点点头并跪在了我跟前。
                          他估摸也知道这要求的离谱,一则我同他非亲非故,二则我同里边那位非亲非故,三则我还尚未吃饱了撑着。
                          所以他只是跪着,并不恳求我什么。
                          我也不睬他,顾自闭上眼入了定。神游一圈回来,他还跪着。我于是挪了个地儿打坐,并说:“这位公子,你恐怕求错人了。牢房的钥匙不在我兜里。”
                          他说:“姑娘不是女菩萨转世吗?”
                          “……”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09-06 14:31
                          回复
                            后来我意识到上述推论有失偏颇。如今世道,大伙儿都失无可失,能给的也就只有屁事儿不顶的同情心了。并且可能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同情的给予,也让他们在战火遍地的贫瘠年代里,感到自己高于别人一点儿,好受了一点。毕竟有人活得比你惨,才有同情可言。
                            同情是一种聊胜于无的东西,它比冷漠好上一点儿。
                            唠了一会儿家常,又长吁短叹了一会儿,其中一个女囚忽然附耳过来道:“姑娘,你晚上可要当心些。这地方晚上闹鬼。”虽说附着耳,她的声音倒也不轻,话音刚落,阴暗中便有好几道视线自四面射来,森林里蛰伏的兽被踩了尾巴,警惕惊醒。
                            未及我问,那女囚接着道:“每次都是半夜的时候,牢里会吹起阴风,一个黑色的影子从门口飘过去,还有女人的哭声……他们说这牢里从前关过一个妃子,就在最里边那个牢房里,是自己上吊死掉的。据说那个死掉的妃子十分善妒,最见不得年轻貌美的女子——”
                            我谦虚地摆手:“大姐过奖了……”
                            女囚:“虽然你生得一般,也要多加小心啊。”
                            “……”我,“哦。”
                            头顶便传来“嗤”地一声,冷而幽微,像冬月里初二初三的月光。还是被我捕捉到了。
                            我抬头看到一个女人飘在空中,一眼就可以判断的是,女人长得很好看,但死得也很惨。
                            青色的长裙有半壁被血染了个透。
                            她落下来到我跟前,觑着我,柳裁的眉目间露出十分不屑。
                            “我来只想纠正一点,”她举起右手,手腕上可见一条寸长的深可见骨的刀口,“我可没有蠢到选择勒死这么丑的死法。”
                            我看着这个女人,想告诉她她的选择是对的。


                            19楼2016-09-10 23:50
                            回复
                              从女人的打扮和神气看来,女囚大姐告诉我的传说就算不是真的,也八~九不离十了。
                              “怪不得。”
                              我四下一望,怪不得这牢里阴气这么重,却见不到半只鬼。
                              想着屁股便往后挪了半寸,死后能成为称霸一牢的煞,这位想必生前也不是什么善茬。我于是点头道:“我知道了。我会转告给牢里的各位。”
                              她转过手腕,自己瞥了眼伤口,冷笑说:“你知道个屁。”
                              女人身姿窈长,一身薄料子的淡青色衣裳,好似初春一株刚吐芽的绿柳。然而半边身子染了血污,暗紫色的,如凋落了一地的落花残红。寒风过处,她嘴角吊着的冷笑,便也成了回春寒里挂在叶尖的一片霜花,料峭万分。
                              人死成煞,生前必有怨恨和不甘。
                              秋雪庵里从前就有一只煞,王婆婆养着的。何路趁王婆婆出门闯进去一次,回来后哆嗦了三天。据她说,那只煞是个披甲执戟的青年,面相方正俊朗,然而那双眼睛不知怎么就是让人不敢看。他胸口护甲上被戳了个窟窿,应当是战死,不晓得为啥成了煞。也不晓得为啥会在王婆婆的屋子里。至于何路为这事儿吃的三顿竹笋炒肉,按下不提。
                              那白衣鬼求我的尚属人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只煞,当属我分内之事了。
                              我于是道:“你不说与人听,我自然只能知道个屁。”
                              她自别处收回目光,幽寒的眼冷冷看着我,居高临下。
                              “臭道士,你算老几?”
                              我:“家里独生,该算老大。”
                              她哼了一声,说:“昨儿跪在这儿的那人,你认识?”
                              我:“认识。”
                              她于是一笑:“很好。你转告他,他要再不来,别怪我对那小娘们儿不客气。”
                              我:“小娘们儿是谁?”
                              “屁话恁多!”她惨白的脸突地逼到我跟前,冰冷的手一把掐住我脖子,我感到她尖利的指甲嵌到后颈的肉里。她沉声道:“小姑娘,出门你娘没教你?少管闲事。”
                              我被掐得难受,艰难道:“我没见过我娘……”
                              “少他妈装可怜,”她说,“没爹没娘的人海了去。你娘没教你,我教你。少问少听少看,能叫你多活十年。”
                              说完她猛地撒手,我剧烈地喘息,新鲜空气一下子涌到胸中,竟然有些疼。
                              我抚着胸口:“姑娘忠告,我记住了。”
                              心中却想,好为人师这点毛病,原来真是三界通行,连鬼也不能例外。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6-09-11 17: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