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科学吧 关注:2,404贴子:18,305
  • 4回复贴,共1

1972年推荐应届高中毕业生上大学始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斯蓝


1楼2016-09-12 22:41回复
    为了适应这一紧迫的教育革命的要求,在三年文革特别是七年的继续革命时期,全国城乡的初、高中均进入了重点发展的快车道。据统计,从1966年到1976年,全国的中学数量比文革前的1965年增长了10.3倍,初、高中就读人数空前绝后。湖北省在此十年间初、高中的发展尤为迅速,到1976年,初中发展到17949所,比1965年875所增长了20.5倍;高中到1976年发展到4029所,比1965的147所增长了27.4倍。仅到1974年,我国城市就普及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十年制教育,农村大部分地区普及了从小学到高中的九年制教育。
      当年这样的办学思路和前进方向表明,这是一个真正的从精英教育向人民教育回归的大转折时期,是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中等教育直接面向工农兵子弟的一个改天换地的发展时期。改开以后,一些盲人和近视眼对这一时期的教育发展视而不见,见到的也只是今不如昔,一时间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论调满天飞,什么“全民低层次的教育白费神”啊,什么“初中不如小学、高中不如初中”啊;一些带着有色眼镜的人以“质量不高”为由,全盘否定这一时期的教育成就,只留恋于过去培养极少数人的应试教育;一些贵族老爷不仅对此成就全盘否定,还倒打一耙,说这一时期是“教育荒废的十年”;更令人痛心的是,一些祖祖辈辈都是文盲,自己享受免考免费读到初中、高中毕业的人,也跟着鹦鹉学舌地说自己是被耽误、被损害的一代人。笔者曾经气愤地质问过这样的一些人:“什么叫白费神?什么叫被耽误?学与不学是一样的吗?初中与小学的知识眼界是一样的吗?高中与初中的知识眼界是一样的吗?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还是为了成为人上人?哪个时代能保证每个人读书都成为人上人?没有成为人上人的就是受害者吗?”


    4楼2016-09-12 22:44
    回复
      大学的专业结构比没有对此深入研究过的人的想象要复杂得多,大多数专业适合于工农兵学员就读,有些有年龄段要求和连续学习要求的专业则适宜于从学校直接招收的学员就读;再者,为避免“文化不齐”的问题,除进校后的编班考试外,有些对数、理、化和外语要求较高的专业,还应该在推荐的基础上进行这方面的知识测验。这就有一个分类管理的问题。1972年春季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直招的办法是成功的,可惜没有坚持、完善下去;1973年秋季在推荐的基础上恢复文化考试是对的,但没有进行分类管理,其中一条重要的教训是没有排除文科、农林水医等大部分专业的免考问题,搞得全社会都很紧张,不利于当时上山下乡工作的开展。本来这些枝节问题都不难得到解决,可偏偏要乘兴来个上纲上线的一刀切。
        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笔者还是决定以“数学系一工农兵学员”的名义写作一张与宜昌同学商榷的大字报。鉴于当时的大环境,这张大字报避开了“回潮”问题,主要内容是申述不能一退了之的理由:
      1、当年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是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按照规定的要求和程序进行的,现在要退回原籍,也要有中央、国务院的文件规定;2、现在全国各地特别是湖北的初高中呈几何级数增长,急需大量的专业教师,不少地县教育局已提前到华师等着要人;3、这批应届高中毕业生已经在校学习了两年半,大都表现不错,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中途退学有些可惜;4、像目前这样一边倒地对一批同学进行施压,会干扰学院正常的教学秩序。
        这张大字报贴出以后,在桂子山上掀起了一股争论的热潮,一夜之间贴出了不少商榷、反对的大字报,有一个外语系的瘦个子学员还急不可耐地写作了一篇《送行小曲》。其中特别是一张署名“同单位一工农兵学员”的大字报,揭露写第一张“反对遣送”大字报的是其同班的一位应届高中毕业生所为,并说该生一向有白专倾向,由此引起了一些人的大哗。笔者沉着应战,针对这些大字报中有代表性的观点,先后写出了七篇文章进行辨析。在这些文章中,首先申明写这张“反对遣送”大字报的人不仅是回乡知青,还当过生产队会计;之后讲述了正面的意见要人写,反面的意见也要有人提的道理,不能把不同意见看作是洪水猛兽;再后提出要从当前的社会需要和这批学员就学的现实状况出发来看待这张反对清退的大字报,而不应该只从个人的动机来看待这张反对清退的大字报。这些观点陆续发表后,各系不少同学贴出了支持辨方观点的大字报,且随着辩论的一步步展开,支持辩方观点的同学也越来越多。
        经过了这样一个多星期的辩论与思考,到2月9日,本院外语系来自工厂、农村、部队的三名工农兵学员联名写作了一张大字报,同意笔者在第一张大字报中分析的四条意见,并郑重地向全院师生提出让这些应届高中毕业进院的学员一道学习到毕业的建议。这张大字报受到院党委的重视,很快将其意见上报给上级党委。本院数学系和中文系的一些同学还写出了一些大幅标语,支持应届高中毕业生进院的学员继续留校学习。之后辩论的声音逐渐停息。
        2月15日,学院各系传达了中央文件精神,其中有毛主席的一句:“后门进来的有好人,前门进来的也有坏人”话,这场闹剧才得以在全国各地落下帷幕。改开以后,有人借这个话证明当年推荐上大学存在“开后门”的问题,甚至说毛主席纵容开后门。这句话其实是毛主席不满意当时一些人借批“走后门”反对工农兵占领上层建筑领域,从而有针对性地发出的“胀人”的话,“胀”的就是某帅。自此之后,再也没有人提起1972年推荐应届高中毕业生上大学是“回潮”的事儿,这些同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同工农兵学员一样的待遇,没有区别谁正宗谁不正宗的问题。


      9楼2016-09-12 22:46
      回复
        值得一提的是,此人是乌有系的,里面的一些有关于社会主义时代的内容记载应该还算是客观的,但也要小心作者在里面掺了黑货


        10楼2016-09-12 22:49
        回复
          一些失去了特权的人,优越感也没有了,看不得底层人民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9-21 22: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