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知乎,看到一篇文章,讨论一些外国作品大火的原因。有个观点比较赞同,说是,为什么最近国外的一些出版了有些年头的书现在却突然地火了起来,因为这些书的作者都已经去世了,因而,出版商无须为此而支付给作者版费,加之国内读者对国外的这些过气书不甚了解,所以在默契的出版商们的大肆宣扬下,这些书就成了所谓的畅销书。知友举了《乌合之众》为例作了说明,细想之下觉得确实如此,《乌合之众》我读了大概三分之一,后来种种原因放着了,但此书版本之多确实也是事实。
其实这类书也算不上是不入流的作品,起码中等偏上的质量是有的,但就是因为为了满足出版商的利益而对作品大肆宣传反而拉低了它的客观的地位。
目前我有些觉得近日在读的《世界通史》也颇有些类似的被人为抬高身价的感觉。但具体评价还得通读完全书方作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