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吧 关注:2,144贴子:21,423
  • 6回复贴,共1

牺牲帝王权威的一纸诏书:汉武帝的“安定”之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名利到头非乐亊,风波终久少安流。稍邻美誉无多取,才近清欢与剩 求。”名利,对世人来说,是个无法摆脱的难题。尽管许多人都意识到,名利 不过是过眼云烟,但始终无法对此释怀。自古以来,能将名利看淡的人,都是人们目中的圣人,如隐居避世的陶渊明成为人们称颂的对象,最主要的原 因便是他能将名利拋开,过甘于清贫的隐士生活。对于普通人而言,名利是永远难以割舍的。对于统治者来说,名利相当于他们所拥有一切的象征,是 权力的外在表现,是崇高地位的代表,甚至是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要当权者放弃名利,无异于要他们放弃自己的性命。但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明智的君王 还是可以暂时放下尊严,换取天下的安定,但这样的君王少之又少。


IP属地:湖南1楼2016-10-09 21:13回复
    对局:著名君王造成的困局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有着雄才大略的帝王。他是一个奠定中国辽阔疆域的帝王。他所建立的汉朝版图,是秦王朝时期的两倍。在他执政期间,匈奴气焰嚣张,经常南下侵犯汉王朝。汉武帝无法像他之 前的汉朝帝王那样,通过和亲来换取暂时的和平,他希望永远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他也有解决问题的实力。所以,他对匈奴用兵40多年,这样的旷世武功,在中国的历代君王中是绝无仅有的。汉武帝派遗张赛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与文化的交流,使汉朝的政权力量延伸到了今天的 新疆以西。他不仅重用卫音、霍去病、李广等军事奇才帮助他实现大志,还亲自披挂上阵,其中对匈奴的重要战役——河南之战、漠南之战、漠北之战都是 由他亲自决策和部署的,他甚至对用兵的时间、地点、攻击的方向都总揽无遗。


    IP属地:湖南3楼2016-10-09 21:46
    回复
      在对匈奴作战的同时,他还剑指东方、南方、东南方、东北方,使当时. 汉朝的版图到达了今天西方的中亚、西南的云责川、东北的黑吉辽、南方的 海南与福建,形成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本框架,实现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国的崛起。他在武功上所表现出的勇气和魄力,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IP属地:湖南4楼2016-10-09 21:46
      回复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用懦家学说统一思想文化的皇帝。
        统一江山容易,统一人心却很难,帝王们自然也深知这个道理,汉武帝也 不例外。他为了统一人心,采取了不同于前朝和前代帝王的思想政策。秦始皇的“焚书坑懦”是一种太过残暴的统一方式,汉武帝自然不会采用。文景尊崇的黄老无为之术,也未被汉武帝采用。在即位之初,他便有了自己的想法,他 发现了一个名叫董仲舒的书生,采用了 “独尊懦术”的策略,将儒学定为官方 思想’尊儒术以约束官吏,同时,他又以法家的思想来严惩贪官污吏。在这种 思想的指导下,他创建太学、乡学,设立了察举征辟制,从根本上解决了人才匮乏的问题,也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官制度。


        IP属地:湖南5楼2016-10-09 22:22
        回复
          他在文治上所表现出的深刻与睿智,实在令人心服口服。
          汉武帝,同时也是一位独断专行的暴君。


          IP属地:湖南7楼2016-10-09 22:45
          回复
            他穷兵黩武,对匈奴40多年的征战,耗费了国家的大量人力财力物力。他派人率数万人远征大宛,历时2年,损伤七八成,只是因为艳羡大宛的汗血宝马。他穷奢极欲,经常大兴土木、修建宫殿,甚至在长安挖了一个可以容纳战 船的昆明池。农民不堪兵役和徭役的重负而流离失所,甚至铤而走险,发起暴 动。到他统治的后期,汉王朝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IP属地:湖南8楼2016-10-09 22:46
            回复
              解局:尊严也是可以舍弃的
              太子刘据对汉武帝的统治方针深感担忧,时常劝他休养生息。太子的建议 触犯了一些权臣的利益,权臣们对太子怀恨在心。随着太子和权臣们的矛盾日 渐升级,权臣们暗中部署,以种种手段诬陷和迫害太子,太子被逼造反自杀, 这使汉武帝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一生,并派人到民间进行调査。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好大喜功、贪得无厌所带来的民不聊生,已经使汉王 朝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当时,各种反对他的力量都在暗中聚积,情形已经类似秦始皇统治末年了。面对这样的局势,他担心自己的汉王朝也会像秦朝一样短 命,便作出了对于君王来说很难作出的决定。


              IP属地:湖南9楼2016-10-09 22: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