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吧 关注:14,407贴子:88,795
  • 1回复贴,共1

镀液性能和镀层性能基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什么是电镀溶液的分散能力?
分散能力是指电镀溶液形成的镀层在零件上厚薄分布的情况,又叫做均镀能力
2、影响分散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几何因素:主要是指镀槽的形状、阳极的形状、零件的形状以及零件与阳极的相互位置、距离等因素造成的尖端放电、边缘效应、阴阳极的距离不同 等,从而影响电镀的电流分布。 电化学因素:主要是指极化作用、电流密度、溶液的导电度以及电流效率等。一般来说,提高阴极极化作用,可改善分散能力;提高电流密度,能增加阴极极化作用,改善分散能力;当提高溶液的导电度不严重降低阳极极化作用时,可提高分散能力;电流效率若随电流密度升高而降低时,降低电流效率可提高分散能力。
3、怎样才能取得均匀的镀层?
取得均匀镀层的方法,除了选择合适的溶液配方外,通常使用的方法有: ①冲击电流:开始用较大的电流(比正常电流大2~3倍)进行短时的冲击电镀。 ②合理装挂零件:使零件处在最佳的电流分布状态下,同时使析出的气体不停滞在零件的盲孔、低洼部分。 ③调节阴、阳极之间的距离,缩小阴极不同部位(即零件的凹凸部分)与阳极之间的距离比。 ④利用“象形”阳极来改善电流分布。 ⑤利用保护阴极和屏蔽保护来降低零件电力线集中部位的电流密度。
4、什么是电镀溶液的覆盖能力?
覆盖能力是指电镀溶液在零件各部位镀上金属层的情况,而不研究其厚度分布情况,又叫做深镀能力。一般来说分散能力好则深镀能力也好,改善分散能力也同时可以改善深镀能力。
5、什么是电镀溶液的电力线?
电镀溶液中正负离子在外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的轨道,叫电力线。
6、什么是尖端效应?
在工件或极板的边缘和尖端,往往聚集着较多的电力线,这种现象叫尖端效应或边缘效应。尖端效应会造成电镀零件烧焦或阳极钝化。
7、什么是电流密度?
电镀生产中工件表面单位面积内通过的电流叫电流密度,通常用安培/分米2作为度量单位
8、什么是电流效率?
电流效率是电极上实际沉积或溶解的物质的量与按理论计算出的析出或溶解量的百分比,通俗讲就是镀出金属的电流与通过镀槽的总电流的百分比。 在电镀过程中,可以看到镀件上有气泡析出,这些气体主要是氢气。这表明在电镀中有一部分电流是消耗在氢的析出反应,也就是说电流并没有百分之百地用在金属的析出上,因此大部分镀种的电流效率都小于100%
9、什么是络合剂?
能与金属离子或含有金属离子的化合物结合而形成络合物的物质
10、什么是湿润剂?
能降低镀件与溶液间界面张力,使镀件表面易于被润湿的物质
11、什么是针孔?
从镀层表面直至底层覆盖层或基体金属的微小孔道,它是由于阴极表面上某些点的电沉积过程受到阻碍,使该处不能沉积镀层,而周围的镀层却不断加厚所造成。例如:零件表面除油不干净就能形成针孔、电镀时析出氢气也能形成针孔,加入湿润剂就是为了预防针孔产生。
12、什么是麻点?
在电镀和腐蚀中,金属表面上形成的小坑或小孔。 麻点与针孔的区别就是针孔深入镀层内部甚至到达基材表面,而麻点是在镀层表面
13、什么是孔隙率?
孔隙率是指单位面积上针孔的个数
14、什么是氢脆 ?
由于浸蚀、除油或电镀等过程中金属或合金吸收氢原子而引起的脆性 15、什么是PH值? pH值就是用10为底的对数的绝对值来表示氢离子浓度,也叫氢离子的指数。也就是说:当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为10的负几次方时,pH值就等于几,当pH值等于7时,溶液的氢离子浓度为10-7,溶液为中性。pH由7至0变化时,溶液为酸性,pH由7至14变化时,溶液为碱性。


1楼2016-10-25 10:53回复
    如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吧友指出


    2楼2016-10-25 11: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