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吧 关注:73,732贴子:466,194
  • 1回复贴,共1

南怀瑾老师:我一辈子为三个人伸了冤,关公是其中之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一辈子做了三次辩护人,一次替冯道,一次替孔子,就是讲了《论语别裁》,替他两个伸冤。还有一次替关公伸冤,在关公的传记上,写了一篇文章。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6-11-07 09:42回复
    《武圣关壮缪遗迹图志》序:
    老古出版社自成立以来,发行书籍皆以开继承启文化为职志。顷者,负责业务之古生国治,编辑部之曾生令伟,偕来问讯,且告知即将出版《武圣关壮缪遗迹图志》一书,嘱为之序,骤闻其请,诚有难以下笔之感。盖自元明以来,关公事迹,由史乘而衍为演义,自人位而极为帝天,迷离惝恍,家喻户晓,俗成聚实,贤者犹不免于信奉,况已成为民俗文化之中坚信仰,普为四海同钦,须欲辨别其是非有无之际,诚无益于化民成俗之旨,且徒乱于季世神道设教之风也。
    尝谓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之人物,于史册名闻之外,而独能普遍流芳于百代,且又为后世所尽知之人物,誉圣颂帝,数不多得,文如尼山之孔夫子,固不具说。武则关、岳并称,而尤以关公为普闻,其故何哉?思之再三,俗称岳武穆独以精忠报国为典训,其量止于君臣之阃,而未能化及人伦之大者。至如世所标榜关公之忠义,则于忠道之诠释,不仅施于君臣之际,且可尽于人伦纲常之间。其于义道之影响,且可概于朋友之适而及于社会之则。是诚春秋大义之微旨,故关公之典范,终能由人道而臻于神明之尊,岂偶然哉?非徒然也。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6-11-07 09: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