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带偏三观的邪书?
鲁迅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初窥金庸的读者,往往执迷于武力之高下,用情之深浅.情浓意酣时,恨不能韦编三绝,遍觅利己之章节以图攻敌伐异.似乎不兴比较之心,讨论就无法继续.
待到甫入堂室,关注点又会转移到贯穿到整篇小说的意识主线和精神骨骼中.不满足于书中写明的沟壑曲折,眉目腠理.开始探究书中架设的矛盾与碰撞,冲突与融合,一直到情节推进敷设的倚仗,凭依.
就如同中度的三国读者往往对上百三国人物的姓名,表字如数家珍,甚至还说得出大部分的官职,生平.而重度读者也许反而已经忽略了这些形而下的资料,转而研究书中人物的性格偏移和走向,以及重要人物对于历史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了.每场战役的流程,每个将领的角色扮演,这才是名著的内核价值.
金庸从书剑江山写到鹿鼎记,历时超过15年,这还没有计算后来金庸三番五次的改版,修订.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固然是一柄宝剑在磨砺保养,但能经得起磨砺的,也必须是好钢真钢.
《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说过,想成为一个畅销书作家,不仅要会写书,还要懂市场,会营销.
金庸在前期(书剑恩仇录到倚天屠龙记),还停留在纯粹的通俗小说家阶段,这个时期的他,通过自身具备的,非凡的洞察力和市场解读能力,写出了很多迎合性很强的作品,因此,在这个时期的金庸作品,热度是空前的.
代表作品如射雕三部曲,三主角在释道儒三种思维方式中的渐进,修行,不仅讲好了故事,也弘扬了伟光正的价值观.
像根正苗红的郭大侠那就不必说了,一直奋战在代表着争议的民族英雄阵线上,几十年如一日.张无忌从小遇到的事一件比一件恶心,恩将仇报的,吃活人的,但是长大以后仍然是仁厚善良的少年一枚.就连从小叛逆,偏执孤傲的杨过,最终历时16年的洗礼,也从歧路走上了飞石刺敌酋的大侠之路.
不仅主角如此,整个江湖的群众也都是很正面的,双雕时期,前后五绝中只有欧阳锋一个坏蛋,疯了以后还对杨过挺好的,后来出来个金轮实际上也是个棒槌,至于什么蒙古三杰,公孙止,李莫愁,梁子翁,灵智上人等人,主角成长起来就成了战五渣,根本不足以抗衡正义的绝对实力.至于其他灰色地带的人物,那也往往是身在阴影,心向光明.一直期待着主角对他们的心灵进行净化.
这样的大环境构筑,一方面迎合了读者对正义的向往,另一方面也为他自己的情节推进提供了便利.毕竟绝顶多如狗,一流遍地走,主角就算偶尔走走背运,前途也是光明大大的.
然而.
到了天龙八部阶段,名利双收的金庸已经渐渐厌倦了通俗小说这套对读者近乎于阿谀奉承的套路了.他开始渐渐背叛了所有在之前武侠小说中的金科玉律,开始筹谋他在武侠文学中前无古人的霸业了.
何为通俗,何为高雅?实则只在须臾之隔,一念之间.
当金庸不再迎合读者的口味,他也就一只脚踏入了纯文学与艺术的殿堂.
天龙八部中,萧峰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平生挚爱,口中大喊,不以大宋为荣,也不以契丹人为耻.成了网络中多少民族沙文主义眼中之钉?
笑傲江湖中,令狐冲被夺走最爱的女子,奄奄一息的走过一大半篇幅.酗酒赌博,耍赖被揍.化作多少键盘侠眼里的废物和撸折.
到了鹿鼎记,人们赫然发现:
这个主角简直一无是处...
论家世,他是扬州妓女的私生子,连生身父亲是谁都不知道.
论模样,他贼忒嘻嘻,情敌郑克爽比他俊雅十倍.
论武功,他是金庸笔下武功最低的主角,随便来个龙套都能把他打趴.
论德行,他坑崩拐骗,无所不为,吃喝嫖赌,无所不沾.贪污,受贿,迷奸,下毒,偷盗,杀人.别说黑了,想吹,恐怕都无处下嘴.
一代武侠宗师金庸先生的封笔收山之作,就给我们SHOW了这样的一个主角.
偏偏他混的很好,在天地会他是香主,最终还成了总舵主的有力竞争者.在神龙教,他是白龙使,执掌五龙令.在朝廷,他是一等鹿鼎公,抚远大将军.在少林寺,他是晦字辈的高僧,少林寺上下都尊敬他.甚至他到了俄罗斯,都混到了鞑靼地区的伯爵.
这样一个谈不上道德底线的人物,却在金庸笔下青云直上,飞黄腾达.小小年纪便无数丰功伟绩傍身,最终携7美归隐.
于是很多读者费解了,金庸这是要做什么?鹿鼎记是不是一个三观不正的作品?他是想讽刺小人得志的现状还是金庸压根就想写一部扭曲社会法则,让青年人学坏的邪书?
回到文章开头,鲁迅先生的那段话.
我还是想说:书读到狭隘的地步,倒不见得是书本身狭隘.狭隘的也许是读书的人.
这些年出现了很多旧书新解的文章,拿出很多成功作品大肆批驳一番,博人眼球,哗众取宠.
比如说金瓶梅腐朽淫秽的,说古惑仔诱人犯罪的,说海贼王火影忍者是鼓吹拼爹的,说红楼梦是消极奢靡的.
好的艺术作品,像一面镜子,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从中审视出什么样的自我.
韦小宝的人生,在平凡的群众眼中是成功的.他的隐居,被认为是带有功成身退兴致的虚无主义者.
然而对他自己来说,他是一个逃避者,也是一个见证者.
他逃避了他贯穿始终的痛苦——在势力夹缝中生存.
他见证了鹿鼎记贯穿始终的现实——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有人觉得《鹿鼎记》是成功学,韦小宝是一个高情商的投机分子,他的成功并不是全然取决于运气,而是利益驱使的最优解.
能说出这样话的人,对鹿鼎记的理解显然高于说鹿鼎记三观不正的.然而也未必是对的.
鹿鼎记的开篇很枯燥,但是却很有意义.他标志着金庸在开篇的时候,已经列出了整篇的大纲.
==============鹿鼎记第一章=============
那文士提笔蘸上了墨,在纸上写了个“鹿”字,说道:“鹿这种野兽,虽是庞然大物,性子却极为和平,只吃青草树叶,从来不伤害别的野兽。凶猛的野兽要伤它吃它,它只有逃跑,倘若逃不了,那只有给人家吃了。”又写了“逐鹿”两字,说道:“因此古人常常拿鹿来比喻天下。世上百姓都温顺善良,只有给人欺压残害的份儿。《汉书》上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那就是说,秦朝失了天下,群雄并起,大家争夺,最后汉高祖打败了楚霸王,就得了这只又肥又大的鹿。”
那小孩点头道:“我明白了。小说书上说‘逐鹿中原’,就是大家争着要做皇帝的意思。”那文士甚是喜欢,点了点头,在纸上画了一只鼎的图形,道:“古人煮食,不用灶头锅子,用这样三只脚的鼎,下面烧柴,捉到了鹿,就在鼎里煮来吃。
皇帝和大官都很残忍,心里不喜欢谁,就说他犯了罪,把他放在鼎里活活煮熟。《史记》中记载蔺相如对秦王说:‘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也,臣请就鼎镬。’就是说:‘我该死,将我在鼎里烧死了罢!’”
那小孩道:“小说书上又常说‘问鼎中原’,这跟‘逐鹿中原’好像意思差不多。”
那文士道:“不错。夏禹王收九州之金,铸了九口大鼎。
当时的所谓‘金’其实是铜。每一口鼎上铸了九州的名字和山川图形,后世为天下之主的,便保有九鼎。《左传》上:‘楚子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只有天下之主,方能保有九鼎。楚王只是楚国的诸侯,他问鼎的轻重大小,便是心存不轨,想取周王之位而代之。”
那小孩道:“所以‘问鼎’、‘逐鹿’,便是想做皇帝。‘未知鹿死谁手’,就是不知哪一个做成了皇帝。”
那文士道:“正是。到得后来,‘问鼎’、‘逐鹿’这四个字,也可借用于别处,但原来的出典,是专指做皇帝而言。”
说到这里,叹了口气,道:“咱们做老百姓的,总是死路一条。‘未知鹿死谁手’,只不过未知是谁来杀了这头鹿,这头鹿,却是死定了的。”
古典的侠客,以武犯禁.试图用个人的武力来捍卫自己心中认可的规则.
江湖中的群雄,自以为在逐鹿,实际上自己又何尝不是鹿?
韦小宝的恩师,鹿鼎记里正义的化身,最纯粹最忠诚的GM战士陈近南,被自己效忠的延平郡王少东家刺杀.
韦小宝的婆婆姐姐的师叔,鹿鼎记中至高武力的象征神拳无敌归辛树,死于一群武功低微的大内侍卫围攻.
陈近南,是侠的代表.归辛树,是武的代表.他们两个人,是江湖中人毕生追逐的目标.天下无敌的功夫,无人不知的侠名,不正是所有武林人物心目中的人生巅峰么?然而他们的结局又如何呢?
可侠客会成长,会腐化,要喝酒,要吃饭,他们想要更硬的拳头,更快的刀,更大的名气,更鼓的钱包.
无欲则刚,可侠客真的无欲么?
于是侠客成了鹿,可怕的是,他们自己并不知道.
侠客逐鹿,射雕里逐九阴真经,倚天里逐倚天屠龙,笑傲江湖里逐辟邪剑谱.慕容逐位,汤沛逐名.
一入红尘,就是无休止的奔跑,厮杀.又有谁记得自己当初踌躇满志之时,发了多少毒誓,许了多少壮志?
韦小宝不是所有鹿中最健壮的,也不是跑的最快的.可他却是唯一一只照过镜子,知道自己是什么东西的鹿.
他眼睁睁的从几个鹿群中看到这群健壮无比的鹿王渐渐走向死亡,便想通了.
尽管他在所有鹿群中左右逢源,甚至有无数不同花色种类的健壮公鹿愿意为他奔跑,战斗,但这只是假象.这片丰美广阔的草原四周,充溢着前来围猎的猎手,再强健的鹿最终的结局都是肉脯.
韦小宝并非没有选择,他可以做猎人的帮凶,如果他愿意,猎人可以在他的帮助下最快的肃清所有鹿群.而他也可以做所有鹿群的首领,统一各色的鹿群,做唯一的那个鹿王.
但是他没有.他假装死亡,跑出了猎人的围猎圈.
那些说韦小宝小人得志的人,你们能做到么?
韦小宝的丑陋面有很多,但基于他的成长环境和身世背景,我们并没有资格多加指摘.
当你你想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应该记住,并不是世上所有人都坐拥你的那些优越条件。
——菲茨杰拉德
他并不是完人,却是一个最为真实的侠客.至少比水浒传里,那些杀人放火,强奸吃人却被百姓众口传颂的侠客,真实得多.
有人说韦小宝也在追逐啊!他是一个逐利者,所以他才贪污受贿.
的确,韦小宝非常重视金钱,这和他出身有很大关系.他从小就穷,所以格外相信金钱的力量,他也不掩饰自己对金钱的欲望.
但在台湾闹台风的时候,韦小宝可是捐了一百五十万两的,而他的觉悟是捐二百万两.一个真正的逐利者,会这样做么?
四十二章经的藏宝图最终落入韦小宝之手,可他担心破坏康熙的龙脉,始终没有去拿宝藏,这样的做法,真的是逐利者所为么?
最后,我还是想再贴这样一个老梗.韦小宝究竟是怎样一个人,鹿鼎记究竟是怎样一本书,几乎都可以从中窥豹.
韦小宝道:“你既信不过我,为什么说了真名字出来?你头上脸上缠了这许多布条,和榜文上的图形完全不同了。你不说你是茅十八,谁又认得你?”茅十八道:“你说咱们有福共享,有难共当。我倘若连自己姓名身分也瞒了你,那还算什么他妈巴羔子的好朋友?”
韦小宝大喜,说道:“对极!就算有一万两、十万两银子的赏金,老子也决不会去通风报信。”心中却想:“倘若真有一万两、十万两银子的赏格,出卖朋友的事要不要做?”颇有点打不定主意。
茅十八一笑,又取出那只元宝,说过:“哥儿俩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拿去使便了,说什么借不借的?”韦小宝大喜,心想:“这好汉真拿我当朋友看待,便有一万两银子的赏格,我也不能去报官。十万两呢?这倒有点儿伤脑筋。呸,凭他这副德性,值得这么多银子?我也不用伤脑筋啦。”
.......................
韦小宝想托他做的,便正是这件事,哪知他话说在前头,先行挡回,心想:“皇上神机妙算,甚么都料到了。连一百万两银子都买不到茅大哥的一条命。”
2016年11月12日
鲁迅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初窥金庸的读者,往往执迷于武力之高下,用情之深浅.情浓意酣时,恨不能韦编三绝,遍觅利己之章节以图攻敌伐异.似乎不兴比较之心,讨论就无法继续.
待到甫入堂室,关注点又会转移到贯穿到整篇小说的意识主线和精神骨骼中.不满足于书中写明的沟壑曲折,眉目腠理.开始探究书中架设的矛盾与碰撞,冲突与融合,一直到情节推进敷设的倚仗,凭依.
就如同中度的三国读者往往对上百三国人物的姓名,表字如数家珍,甚至还说得出大部分的官职,生平.而重度读者也许反而已经忽略了这些形而下的资料,转而研究书中人物的性格偏移和走向,以及重要人物对于历史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了.每场战役的流程,每个将领的角色扮演,这才是名著的内核价值.
金庸从书剑江山写到鹿鼎记,历时超过15年,这还没有计算后来金庸三番五次的改版,修订.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固然是一柄宝剑在磨砺保养,但能经得起磨砺的,也必须是好钢真钢.
《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说过,想成为一个畅销书作家,不仅要会写书,还要懂市场,会营销.
金庸在前期(书剑恩仇录到倚天屠龙记),还停留在纯粹的通俗小说家阶段,这个时期的他,通过自身具备的,非凡的洞察力和市场解读能力,写出了很多迎合性很强的作品,因此,在这个时期的金庸作品,热度是空前的.
代表作品如射雕三部曲,三主角在释道儒三种思维方式中的渐进,修行,不仅讲好了故事,也弘扬了伟光正的价值观.
像根正苗红的郭大侠那就不必说了,一直奋战在代表着争议的民族英雄阵线上,几十年如一日.张无忌从小遇到的事一件比一件恶心,恩将仇报的,吃活人的,但是长大以后仍然是仁厚善良的少年一枚.就连从小叛逆,偏执孤傲的杨过,最终历时16年的洗礼,也从歧路走上了飞石刺敌酋的大侠之路.
不仅主角如此,整个江湖的群众也都是很正面的,双雕时期,前后五绝中只有欧阳锋一个坏蛋,疯了以后还对杨过挺好的,后来出来个金轮实际上也是个棒槌,至于什么蒙古三杰,公孙止,李莫愁,梁子翁,灵智上人等人,主角成长起来就成了战五渣,根本不足以抗衡正义的绝对实力.至于其他灰色地带的人物,那也往往是身在阴影,心向光明.一直期待着主角对他们的心灵进行净化.
这样的大环境构筑,一方面迎合了读者对正义的向往,另一方面也为他自己的情节推进提供了便利.毕竟绝顶多如狗,一流遍地走,主角就算偶尔走走背运,前途也是光明大大的.
然而.
到了天龙八部阶段,名利双收的金庸已经渐渐厌倦了通俗小说这套对读者近乎于阿谀奉承的套路了.他开始渐渐背叛了所有在之前武侠小说中的金科玉律,开始筹谋他在武侠文学中前无古人的霸业了.
何为通俗,何为高雅?实则只在须臾之隔,一念之间.
当金庸不再迎合读者的口味,他也就一只脚踏入了纯文学与艺术的殿堂.
天龙八部中,萧峰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平生挚爱,口中大喊,不以大宋为荣,也不以契丹人为耻.成了网络中多少民族沙文主义眼中之钉?
笑傲江湖中,令狐冲被夺走最爱的女子,奄奄一息的走过一大半篇幅.酗酒赌博,耍赖被揍.化作多少键盘侠眼里的废物和撸折.
到了鹿鼎记,人们赫然发现:
这个主角简直一无是处...
论家世,他是扬州妓女的私生子,连生身父亲是谁都不知道.
论模样,他贼忒嘻嘻,情敌郑克爽比他俊雅十倍.
论武功,他是金庸笔下武功最低的主角,随便来个龙套都能把他打趴.
论德行,他坑崩拐骗,无所不为,吃喝嫖赌,无所不沾.贪污,受贿,迷奸,下毒,偷盗,杀人.别说黑了,想吹,恐怕都无处下嘴.
一代武侠宗师金庸先生的封笔收山之作,就给我们SHOW了这样的一个主角.
偏偏他混的很好,在天地会他是香主,最终还成了总舵主的有力竞争者.在神龙教,他是白龙使,执掌五龙令.在朝廷,他是一等鹿鼎公,抚远大将军.在少林寺,他是晦字辈的高僧,少林寺上下都尊敬他.甚至他到了俄罗斯,都混到了鞑靼地区的伯爵.
这样一个谈不上道德底线的人物,却在金庸笔下青云直上,飞黄腾达.小小年纪便无数丰功伟绩傍身,最终携7美归隐.
于是很多读者费解了,金庸这是要做什么?鹿鼎记是不是一个三观不正的作品?他是想讽刺小人得志的现状还是金庸压根就想写一部扭曲社会法则,让青年人学坏的邪书?
回到文章开头,鲁迅先生的那段话.
我还是想说:书读到狭隘的地步,倒不见得是书本身狭隘.狭隘的也许是读书的人.
这些年出现了很多旧书新解的文章,拿出很多成功作品大肆批驳一番,博人眼球,哗众取宠.
比如说金瓶梅腐朽淫秽的,说古惑仔诱人犯罪的,说海贼王火影忍者是鼓吹拼爹的,说红楼梦是消极奢靡的.
好的艺术作品,像一面镜子,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从中审视出什么样的自我.
韦小宝的人生,在平凡的群众眼中是成功的.他的隐居,被认为是带有功成身退兴致的虚无主义者.
然而对他自己来说,他是一个逃避者,也是一个见证者.
他逃避了他贯穿始终的痛苦——在势力夹缝中生存.
他见证了鹿鼎记贯穿始终的现实——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有人觉得《鹿鼎记》是成功学,韦小宝是一个高情商的投机分子,他的成功并不是全然取决于运气,而是利益驱使的最优解.
能说出这样话的人,对鹿鼎记的理解显然高于说鹿鼎记三观不正的.然而也未必是对的.
鹿鼎记的开篇很枯燥,但是却很有意义.他标志着金庸在开篇的时候,已经列出了整篇的大纲.
==============鹿鼎记第一章=============
那文士提笔蘸上了墨,在纸上写了个“鹿”字,说道:“鹿这种野兽,虽是庞然大物,性子却极为和平,只吃青草树叶,从来不伤害别的野兽。凶猛的野兽要伤它吃它,它只有逃跑,倘若逃不了,那只有给人家吃了。”又写了“逐鹿”两字,说道:“因此古人常常拿鹿来比喻天下。世上百姓都温顺善良,只有给人欺压残害的份儿。《汉书》上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那就是说,秦朝失了天下,群雄并起,大家争夺,最后汉高祖打败了楚霸王,就得了这只又肥又大的鹿。”
那小孩点头道:“我明白了。小说书上说‘逐鹿中原’,就是大家争着要做皇帝的意思。”那文士甚是喜欢,点了点头,在纸上画了一只鼎的图形,道:“古人煮食,不用灶头锅子,用这样三只脚的鼎,下面烧柴,捉到了鹿,就在鼎里煮来吃。
皇帝和大官都很残忍,心里不喜欢谁,就说他犯了罪,把他放在鼎里活活煮熟。《史记》中记载蔺相如对秦王说:‘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也,臣请就鼎镬。’就是说:‘我该死,将我在鼎里烧死了罢!’”
那小孩道:“小说书上又常说‘问鼎中原’,这跟‘逐鹿中原’好像意思差不多。”
那文士道:“不错。夏禹王收九州之金,铸了九口大鼎。
当时的所谓‘金’其实是铜。每一口鼎上铸了九州的名字和山川图形,后世为天下之主的,便保有九鼎。《左传》上:‘楚子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只有天下之主,方能保有九鼎。楚王只是楚国的诸侯,他问鼎的轻重大小,便是心存不轨,想取周王之位而代之。”
那小孩道:“所以‘问鼎’、‘逐鹿’,便是想做皇帝。‘未知鹿死谁手’,就是不知哪一个做成了皇帝。”
那文士道:“正是。到得后来,‘问鼎’、‘逐鹿’这四个字,也可借用于别处,但原来的出典,是专指做皇帝而言。”
说到这里,叹了口气,道:“咱们做老百姓的,总是死路一条。‘未知鹿死谁手’,只不过未知是谁来杀了这头鹿,这头鹿,却是死定了的。”
古典的侠客,以武犯禁.试图用个人的武力来捍卫自己心中认可的规则.
江湖中的群雄,自以为在逐鹿,实际上自己又何尝不是鹿?
韦小宝的恩师,鹿鼎记里正义的化身,最纯粹最忠诚的GM战士陈近南,被自己效忠的延平郡王少东家刺杀.
韦小宝的婆婆姐姐的师叔,鹿鼎记中至高武力的象征神拳无敌归辛树,死于一群武功低微的大内侍卫围攻.
陈近南,是侠的代表.归辛树,是武的代表.他们两个人,是江湖中人毕生追逐的目标.天下无敌的功夫,无人不知的侠名,不正是所有武林人物心目中的人生巅峰么?然而他们的结局又如何呢?
可侠客会成长,会腐化,要喝酒,要吃饭,他们想要更硬的拳头,更快的刀,更大的名气,更鼓的钱包.
无欲则刚,可侠客真的无欲么?
于是侠客成了鹿,可怕的是,他们自己并不知道.
侠客逐鹿,射雕里逐九阴真经,倚天里逐倚天屠龙,笑傲江湖里逐辟邪剑谱.慕容逐位,汤沛逐名.
一入红尘,就是无休止的奔跑,厮杀.又有谁记得自己当初踌躇满志之时,发了多少毒誓,许了多少壮志?
韦小宝不是所有鹿中最健壮的,也不是跑的最快的.可他却是唯一一只照过镜子,知道自己是什么东西的鹿.
他眼睁睁的从几个鹿群中看到这群健壮无比的鹿王渐渐走向死亡,便想通了.
尽管他在所有鹿群中左右逢源,甚至有无数不同花色种类的健壮公鹿愿意为他奔跑,战斗,但这只是假象.这片丰美广阔的草原四周,充溢着前来围猎的猎手,再强健的鹿最终的结局都是肉脯.
韦小宝并非没有选择,他可以做猎人的帮凶,如果他愿意,猎人可以在他的帮助下最快的肃清所有鹿群.而他也可以做所有鹿群的首领,统一各色的鹿群,做唯一的那个鹿王.
但是他没有.他假装死亡,跑出了猎人的围猎圈.
那些说韦小宝小人得志的人,你们能做到么?
韦小宝的丑陋面有很多,但基于他的成长环境和身世背景,我们并没有资格多加指摘.
当你你想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应该记住,并不是世上所有人都坐拥你的那些优越条件。
——菲茨杰拉德
他并不是完人,却是一个最为真实的侠客.至少比水浒传里,那些杀人放火,强奸吃人却被百姓众口传颂的侠客,真实得多.
有人说韦小宝也在追逐啊!他是一个逐利者,所以他才贪污受贿.
的确,韦小宝非常重视金钱,这和他出身有很大关系.他从小就穷,所以格外相信金钱的力量,他也不掩饰自己对金钱的欲望.
但在台湾闹台风的时候,韦小宝可是捐了一百五十万两的,而他的觉悟是捐二百万两.一个真正的逐利者,会这样做么?
四十二章经的藏宝图最终落入韦小宝之手,可他担心破坏康熙的龙脉,始终没有去拿宝藏,这样的做法,真的是逐利者所为么?
最后,我还是想再贴这样一个老梗.韦小宝究竟是怎样一个人,鹿鼎记究竟是怎样一本书,几乎都可以从中窥豹.
韦小宝道:“你既信不过我,为什么说了真名字出来?你头上脸上缠了这许多布条,和榜文上的图形完全不同了。你不说你是茅十八,谁又认得你?”茅十八道:“你说咱们有福共享,有难共当。我倘若连自己姓名身分也瞒了你,那还算什么他妈巴羔子的好朋友?”
韦小宝大喜,说道:“对极!就算有一万两、十万两银子的赏金,老子也决不会去通风报信。”心中却想:“倘若真有一万两、十万两银子的赏格,出卖朋友的事要不要做?”颇有点打不定主意。
茅十八一笑,又取出那只元宝,说过:“哥儿俩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拿去使便了,说什么借不借的?”韦小宝大喜,心想:“这好汉真拿我当朋友看待,便有一万两银子的赏格,我也不能去报官。十万两呢?这倒有点儿伤脑筋。呸,凭他这副德性,值得这么多银子?我也不用伤脑筋啦。”
.......................
韦小宝想托他做的,便正是这件事,哪知他话说在前头,先行挡回,心想:“皇上神机妙算,甚么都料到了。连一百万两银子都买不到茅大哥的一条命。”
2016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