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散人吧 关注:487贴子:8,479

谈谈“附体”是怎么一回事(转发大德高道之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为什么现在这个时代被附体的人特别多?附体与神通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我们先谈第一个问题:
为什么现在这个时代被附体的特别多呢?
尤其是最近10年,到处都能听到有附体的人。
而且我们周围有附体的人,也大有人在。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7-01-02 16:29回复
    凡是有附体的人,都有一个共性,都不是高智商,往往都是自以为是的人。
    这一类型的人,他的欲望都非常强烈。
    也有极少数有附体的人,头脑简单,很善良,文化素质不太高。
    在修行的时侯,心态非常重要。
    大家现在看到的许多有附体的人,可以说他有这种现像,现在是属于“果”。
    那是什么时侯种下的“因”呢?促使他有了现在这种果呢?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7-01-02 16:30
    回复
      有的是在前世种下的因,有的就在这一世。
      如果你在因地上修行的时侯,渴望自己有功夫出现,久而久之,在你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就能够看到一些别人看不到的事物,能够预知,猜测别人猜测不出来的事情。
      最初你还以为是自己修炼出来的神通,但是旁观者都知道这个人的心态和思想,在慢慢的起变化,和他原来比,有许多地方是不正常的,但这个人本人并没有觉察到。
      到最后严重的时侯,他会说周围的人都“有问题”。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7-01-02 16:30
      回复
        他所讲的,所看到的,所听到的,都是正确的。而且周围人说的话,他都听不进去。
        一旦到了这种情况,这个人的头脑已经彻底的被无形众生占有了。
        通常附体的都不外乎精,灵,鬼,怪四大类。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7-01-02 16:31
        回复
          但是被附体的人,往往会说是大仙来了。大家想想,现在的骗子“人”都会冒充,“我是某某公司的老总”,“我是某某市委书记的秘书“。
          何况无形众生,怎么不会冒充仙佛神灵再来呢?
          无形众生又是怎么来的呢?它本身在某一世也做过人,因此他还有人的习性存在,虽然它现在没有人的身体,是以无形的身体附在人的身体上,但是他还带有过去世做人的记忆。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7-01-02 16:31
          回复
            他往往会背诵一些诗词,会讲一些历史上的故事,会做一些超乎常人不能做的事情。
            有的附体是来讨债的,有的附体是来还债的。一般来说,附体大约10-15年,就会离开。
            不论它是讨债还是还债,大部分都是这个时间就会告一段落。我们常常会听到,周围的被附体的人,他的功夫没了,失去了,实际上这是精,灵,鬼,怪已经离开他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7-01-02 16:32
            回复
              来还债的不用说,它是让你出一个名气,发个小财;来讨债的,最后的结果是,他来做人,你死后又取代了他。
              因为他附在人的身上,他就带有人的信息,或者说是带有人的加持力。
              他既然带有人的加持力(你也带有它的加持力),也就意味着彼此的相互的交换。
              他有了你的人气,你有了他的精,灵,鬼,怪之气,往往这种人命终以后,必然会到达精,灵,鬼,怪这个时空层里面去。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7-01-02 16:32
              回复
                你活者的时侯和什么相应,死后必然会到那个相应的地方去,在临终的时侯,精灵鬼怪必然会来接引你。
                即使是善缘来附体的,如果你长期和它沟通的话,你人体的阳气的力量,也会逐渐,逐渐减少。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7-01-02 16:33
                回复
                  假如一个人的阳气很旺的话,无形众生根本没办法附体。它附在你的身体上,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当你的阳气很低,阴气很旺的时候(即正气虚弱的时候),它乘虚而入。
                  你们是否听说过?
                  往往有附体人,都是在一场大病之后有了“神通”。
                  为什么会发生在大病之后呢?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7-01-02 16:33
                  回复
                    因为在生病的过程中,他的正气很虚弱,通俗的讲就是阳气很虚弱。
                    凡是无形众生,它都是属于阴性的,当我们阳气的力量降低阴气很重的时侯,自然和它相应,它也就敢和我们接近。
                    通常民间所说的煞气重的人,无形众生根本不敢靠他的边。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7-01-02 16:34
                    回复
                      如果说大家修行比较敏感的话,阴气重的人往你的身边一靠,你就能感受到。
                      我们在修行的时侯,动机一定要正确。即使你现在没有办法入道,也不要渴望有神通,当你带着一种渴望神通的心在修行时,这些无形众生,它自然会靠近你。
                      你带有这种欲望在修道,实质上是给了无形众生一个可乘之机。如果你在修行的时侯祈祷有神通,就意味着允许无形众生到你的身上来。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7-01-02 16:34
                      回复
                        往往无形众生它看得见因果,不像我们人类看不到因果,即使是看到了也不相信。
                        如果没有我们对无形众生祈祷的话,它是绝对不会附在我们身上的。
                        可是一旦附在身上,你想赶它走,它是绝对不会走的。
                        这个阶段的因缘没有结束,你使用任何办法,都赶不走。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7-01-02 16:35
                        回复
                          还有一种极少数的人,他并没有附体,而是有无形众生跟随在他的周围,这种人的磁场跟有附体的人的磁场,又是截然不一样的。往往“跟随”的这一类型的人,他可以做得了主,可以“差神使鬼”;而有附体的人叫做“神使鬼差”。
                          即然是神使鬼差,那么命终以后,必然会去做“神”。
                          说是成神,实在是高抬他了,他不可能成神,直接了当地讲,就是成为精灵鬼怪。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7-01-02 16:36
                          回复
                            为什么我们要带着一种正念去修道呢?
                            当你有了正念存在的时侯,鬼神都会来拥护你,它也希望你修行成就了以后,因为它护你的法,因此也受益,所以你能差神使鬼。在我们修行当中,对于修行人的心态,要求的非常严格,“宁可千日不悟,不可一日着魔”。
                            一旦着了魔,和这些无形众生沟通了以后,只有到你开悟的那一天,得道的那一刻,它才不会附在你的身上,而是在你的周围听你的使唤,否则的话,他永远驾驭着你的头脑。我们常常说的“护法神”,就是这个道里。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7-01-02 16:36
                            回复
                              提到“护法神”,在这里要特别强调:
                              往往在藏密里边对护法神特别重视,给护法神供酒,供肉,甚至还有整头猪,整只鸡,整只鸭的供它。
                              说的通俗一点,这实际上是修行人养的家奴。
                              他每天都要给护法神供酒,供水,实际上许多不是护法神,而是一些精灵鬼怪。
                              也确实有的护法神是神佛的化身,正是因为有一个是真的,才出现了99个假的,如果没有一个真的存在,就不会有假的出现。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7-01-02 16: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