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琛轻聊吧 关注:8贴子:1,137
  • 5回复贴,共1

【主题】静心养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其实知道是什么让我压抑的喘不过气,但是表面的平静却掩饰不住内心的狂躁。
我知道这是徒增烦恼,有期待是好的,但是欲望是过分的。
淡定是好,冷淡却是相反,一字之别,千里之差。
我这个人呐,还有一个坏毛病,那就是不喜欢听别人对我空话的说教。
没有办法,只能学会自我调整,分裂中的另一个自己告诉正在愁闷中的我,这个事这样做是不必要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1-03 19:12回复
    以下是自己对我开导的内容,内心波澜起伏的时候看看,静心养性。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1-03 19:15
    回复
      意念对健康的影响
      http://mp.weixin.qq.com/s/4pupEcBy9qRdyeovWdKljw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1-03 19:18
      回复
        戒骄戒躁戒怒
        嗔为五毒之一,是众生做出各种恶业、被生死轮回所缚的其中一个原因。愤怒的人,跟酒醉的人一样,是失去了理智的。被怒火狠狠烧灼着的人,既体会不到爱,也体会不到快乐,所有对善的向往与坚持,都会被烧得烟消云散。这时,你的心是不清净的,你也不可能安住于本元心,这就是“火烧功德林”。你不要埋怨外部世界,是外部世界伤害了你吗?不是的,不管发生什么事,只要你不在乎得失,一味地完善自己,那么你就不可能受到伤害。所有的伤害,都是因为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欲望造成了痛苦的假象看不破欲望,人就超越不了痛苦,而仇恨的原因也在于此。其实激起愤怒的那个瞬间,早就过去了。
        所以说,忍辱在六度中非常重要。要是你不能忍辱,嗔火一烧,清净心就丢掉了,功德也就没有了。比如,有人讲法讲得非常好戒律看起来也很谨严,可是有一天,他怒火中烧,大发雷霆,张牙舞爪,就原形毕露了。这时,明眼人一看,马上就明白他的境界了。
        当然,发怒有两种:一种是示现,另一种是真正生起了嗔恨心。有时,为了调伏众生,善知识也会示现忿怒相,但实际上他心里是没有半点嗔意的,玛尔巴示现怒容打密勒日巴就属于这一种。
        一点嗔心起,百千障门开。一发火,你的功德就可能消失。因为,真正的功德,不是有为之功,而是源自清净之心。比如,究竟的布施要三轮体空,施者空,受施者空,施的过程也空,三者都不执著,才能生起功德。就是说,布施仅仅是你的一种选择和经历,不是你身上的标签,也不是你用来换取尊重与功德的那个铜板。当你乐于布施而又不执著于它,心中也没有施者、受施者与布施这些概念的时候,你的行为才能真正生起功德。
        清净心最大的敌人就是仇恨。当你生起嗔心的时候,清净心就没了,不清净的心中,是生不起功德的。所以,我们说:不要让仇恨蒙蔽你的眼睛。
        ——摘自《空空之外》 雪漠著 中国大百科出版社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1-06 22:30
        回复
          不开心了不要说话,不要去想,忌浮躁,要时常保持平静心态。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3-16 15:04
          回复
            我发现我总是不能平静。
            在我看来,我的平静就是默不作声,就像空气一般的存在。
            不记得多小的时候了,我就明白我只是寄人篱下罢了,这样的生活环境怎么能内心平静!
            最平静快乐的时光我竟然想到的是第二次去电子厂,我们之间最大的默契就是我不理你,你不找我。
            是什么改变了这种格局,是小别之后的相聚,其实这只是爆发前的宁静,结局还是水火不容。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3-28 20:29
            回复